朱偉一
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貝爾斯登等華爾街券商已經挾持了美國政府,通過資本市場,他們把美國經濟綁在了自己的戰車上

對于華爾街券商,美國央行美聯儲給予了最大的關心、最大的愛護和最大的幫助。當資本市場有泡沫的時候,美聯儲應券商要求袖手旁觀,拒不加息;一旦市場出現危機,還是應券商的強烈要求,美聯儲拼命降息,出死力救助券商。
2008年1月20日,全球股市暴跌,第二天上午8:35分,美聯儲便銳減利息0.75%,為25年來聯儲局降息幅度之最。2008年3月7日,美聯儲再次向券商援手,以國債形式向券商提供2000億美元的信貸,并接受券商賣不出去的金融創新產品作為擔保。
但此招還是不能遏止信貸危機的勢頭。
整體救市不靈,美聯儲又發展到救援個體券商。3月14日,J?P摩根和美聯儲攜手幫助券商貝爾斯登。具體做法是:美聯儲通過J?P摩根向貝爾斯登放款,貝爾斯登則以它那些現在賣不出去的金融創新產品作為擔保。如果貝爾斯登最后無力償債,而作為擔保的金融創新產品又賣不出價,則美聯儲自認倒霉,決不要求J?P摩根承擔損失。
3月16日,貝爾斯登賤賣給了J?P摩根,總價2.5億美元,平均每股2美元;而3月14日貝爾斯登的股價還是每股30美元,其最高價曾經賣到每股100美元以上——貝爾斯登賣得不能再賤了。美聯儲的頭頭們似乎是方寸已亂,次債危機來勢兇猛,而且揮之不去。華爾街與其在政界的盟友們不斷施壓,非要用國家的錢救券商不可。
通常來說,美聯儲是救商業銀行而不救券商。券商風險太高。以貝爾斯登為例,其負債率或融資率(leverage ratio)是30比1。也就是說,貝爾斯登自己有1美元,就借了30美元從事資本市場的交易。交易放量,風險放量,回報放量,這就是資本市場的主要特點。
從法律上看,美國商業銀行破產時,美國政府對一般儲戶也是比較小氣的。1991年美國國會通過法律,規定必須以“最低成本救助銀行”。“最低成本”指每位儲戶至多只能有10萬美元的存款是包賠的。
相比之下,美聯儲對華爾街援手不惜任何代價。美聯儲擔心,如果貝爾斯登破產,有可能產生連鎖反應,整個局面越發不可收拾。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貝爾斯登等華爾街券商已經挾持了美國政府,通過資本市場,他們把美國經濟綁在了自己的戰車上。
美聯儲對華爾街券商關心愛護,其他國家的主權財富基金也投懷送抱,主動入資華爾街的大券商。2008年1月19日英國《經濟學家》雜志的封面是大批救援直升飛機:機群由遠而近,鋪天而來。直升飛機吊著成噸的金磚。領頭的那架直升飛機機身上分明有一幅鮮艷的五星紅旗。
這是制度的勝利。
股市利用的是人性的弱點——貪婪。那么多的投資者愿意冒險入資券商,并不是因為華爾街老大遵紀守法,也不是因為華爾街老大安安分分地掙錢。恰恰相反,投資者之所以愿意投資華爾街,就是因為看中券商敢想、敢干,能夠將其利潤最大化,同時將損失降低到最小。
1998年,格林斯潘出面,要求華爾街大券商聯手出資,為長期資本管理基金提供救急資金。貝爾斯登表示恕不從命,一毛不拔。但輪到自己闖禍告急的時候,便非要美聯儲“伸出手來拉兄弟一把”。華爾街券商辦事,大多是這種邏輯,收益歸自己,問題歸國家。這就是券商的勝利。
不錯,這回美國券商有點傷筋動骨。貝爾斯登是有85年歷史的老店了,也是華爾街券商中的五大主力之一(其他四家依次為:高盛、摩根士丹利、美林和雷曼兄弟)。不過,這次并不是貝爾斯登不小心,只不過是不走運而已。券商中也有躲過一劫的。高盛是次級債產品的創始人之一,但次級債產品崩潰的時候,高盛手中的次級債產品已經很少了。
即便貝爾斯登破產,公司內部的當權派也是贏家。次級債創新產品的收益,大部分已經被他們裝入自己的錢包。次級債中豪賭失手的人,或另有高就,或奇貨待賈,多大機構爭相禮聘。摩根士丹利損失巨大,原來負責相關業務的一位共同主席佐薇?克魯茲(Zoe Cruz)被趕出公司。但不少對沖基金、私人股權基金已經請她加盟。道?金(Dow Kim)和托馬斯G?馬哈拉斯(Thomas G. Maheras)曾經分別在美林和花旗集團擔任要職,一個負責投行業務,一個負責交易,把次級債創新產品弄的風風火火。次級債危機爆發后,兩人分別被清理出門戶。但一些券商還找上門來,愿意高薪禮聘馬哈拉斯。而金先生則忙著創辦自己的對沖基金,在全球奔走籌資。金先生的基金有個很好聽的名字,叫做鉆石湖資本基金。總之,他們的日子過得不錯。
對于華爾街來說,美國資本市場是一個“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地方。即便是那些犯過嚴重錯誤或是被追究刑事責任的人,不久之后他們又紛紛出籠,照樣生龍活虎,風光無限。
巴林銀行的尼克?萊森(Nick Leeson)欺詐交易,造成巨額損失,金額高達14億美元。萊森在新加坡被判6年徒刑,服刑3年后出獄,2007年擔任了愛爾蘭一家足球隊的隊長。
亨利?布洛吉特忽悠過網絡公司的股票,為雇主和自己賺過許多錢,后被控有欺詐行為。此兄與監管者達成和解,花錢消災,交了400萬美元的罰款。他現在也很火,又是寫專欄,又是編撰投資指南,忙得不亦樂乎。
彼得?巴卡偌維卡是美林的股票經紀人,被控欺騙證交會,定罪后被判服刑5個月,另付75000美元的罰款(對他來說九牛一毛)。巴卡偌維卡出獄后擔任一家珠寶公司的總裁。
當然,在分析券商的時候,要將決定政策的人和下面的普通工作人員區別開來。墜落時能夠雙腳落地的,都是些老大級的人物。次級債之后,華爾街券商的中、下級人員被大批解雇,日子很不好過。
確實,美國的資本市場曾經并正在給美國人民帶來巨大災難——1929年的股災、世紀之交的網絡公司虛高和各種騙局,現在又是次級債到處爆炸。但就資本市場而言,華爾街的金融寡頭已經在美國奪取了勝利,而且正在把美國的資本市場模式推向全球,尤其新興市場經濟國家。
但愿華爾街的勝利不要再在其他地方重演。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兼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