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有些奇怪/它沒有聲音,只有色彩/彩虹告訴我,雨過了天晴/綠葉告訴我,冬去了春來//我看見節日的夜空繁星點點燈火閃爍/渴望著每一朵白云都能夠掛上紅色的飄帶/我看到所有的鳥兒都在空中靜靜地飛舞/世界上最沉默的是不是藍色的大海……
《蟬·我的世界》——張悉妮
2008年5月8日,奧運火炬在深圳傳遞,當第37棒選手張悉妮手擎火炬現身廣場時,萬名圍觀市民吹呼不停,100多名書迷追隨慢跑。那一刻,作為父親的張世平流下了幸福的淚水。女兒3歲失聰,重度耳聾,但她歷經磨難,最終成為文學界一朵奇葩,著有《童言無忌·三國志》《童言無忌·成吉思汗VS骷髏CS戰隊》《假如我是海倫》《張悉妮:蟬·我的世界》等多部暢銷書和有影響的作品。16歲時,當選為中國深圳市少年科學院院士……
從一個失聰兒到“中國海倫”,張悉妮的成功之路詮釋了父親怎樣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呢?近日,本刊特約記者走近張世平,了解到他偉大的父愛和獨特的育女經。
女兒聾了不能啞,擺舌位教你學說話
1990年7月22日,河南省南陽市一家醫院產房里,隨著一聲清脆的啼哭,一個白白凈凈的女嬰降臨人世。當女嬰的父親張世平接過眉清目秀、嬌小可人的愛女時,他不禁喜出望外、興奮異常,給女兒起了一個響亮的名字——張悉妮。
在張世平、黃炎夫婦的呵護下,聰明伶俐的張悉妮快樂地成長,七八個月大時,就開始清晰地喊“爸爸”、“媽媽”、“娃哈哈”,一歲左右就能夠蹣跚學步,乖巧的她無疑是全家的開心果。
小悉妮兩歲時,一連數日高燒不退,到醫院注射慶大霉素和鏈霉素等藥物后病情好轉,但從此變得目光呆滯、沉默寡言。父母感覺不妙,1992年10月,借到廣州出差之際,張世平帶女兒到一家醫院檢查,結果讓他百思不得其解,檢查單顯示女兒患有“雙耳極重度耳聾”。
張世平不相信,又來到廣東省人民醫院耳鼻喉科,復查結果如出一轍。那一刻,張世平只覺得周圍的人嘴巴動著,卻不知道他們在講什么,眼睛也看不見了,就是呆坐著。直到妻子發出“不可能”、“不可能”歇斯底里的叫喊聲,他才緩過神來。
悲痛過后,張世平做出了改變女兒一生命運的抉擇:放棄再生一個健康孩子的念頭,親自教悉妮學說話,讓她能夠自理,能夠自立。
由于兒童語言最佳恢復期為0~3歲,張世平沒有任何猶豫,為女兒配備了價值6萬多元的進口助聽器。當時,這種助聽器的廠家只在深圳設有國內獨家代理,考慮到女兒使用助聽器的需要,夫婦決定留在深圳,將女兒送進一家聾啞學校。張世平在一家中外合資企業任職,妻子黃炎利用專業優勢,做企業的法律顧問。
沒過幾天,張世平發現這所學校老師太少,和孩子缺乏交流。于是,張世平又將女兒帶到東莞一個語訓中心,但僅僅幾天之后,他發現女兒頭上破了很大一個口子,送到醫院縫了8針才好,而此前老師竟然沒有辦法從女兒口中得知原因。
經過此事,難過的張世平決定自己教孩子說話,他跟妻子商量教學計劃時,黃炎有點不可思議地說:“那么多孩子都不能正常開口交流,你能有什么好辦法?”張世平動情地說:“孩子能否與人正常交流,關鍵在父母,只要你去愛她,她就能正常說話!”
常言道,十聾九啞,就是說人在失聰后,由于不能用“聽”來鞏固,“說”的能力就會逐步退化。而像小悉妮那樣還不會說話的幼兒,沒有“聽”來做指導,學會“說”的可能性就更小。
查過許多資料后,張世平找來一張拼音掛圖和一張人的發音器官剖面圖,開始教女兒學習漢語拼音。張世平認為,人的發聲器官跟聽覺器官是兩個系統,所以它能夠分開,聽只是讓說有了一個發聲的模板,能夠去模仿。發聲的器官就像一個樂器,只要器官的構造在一個合適的位置上,它就會發出某一個音。
張悉妮的語言訓練開始后不久,由于張世平工作忙,這個艱難而枯燥的任務就落在了黃炎身上。從早上到晚上,她對著女兒不斷重復一個音,說得口干舌燥、嗓子疼。但是,張悉妮在做這個訓練的過程當中又發生問題,因為她對說話和吹氣之間沒有概念,讓她發漢語拼音,像“a”、“o”、“e”,她以為是大人跟她玩,即便是學,也只有呼氣,沒有聲音,不知道現在是為了讓她說話作準備。
于是,黃炎想個辦法,拿著蠟燭和紙條,讓女兒知道說話的時候,這兩樣東西與吹氣的時候動得不一樣。
不知道媽媽哭了多少次,張悉妮才理解說話和吹氣之間的區別。一天下午,在學了一段時間后,張悉妮不耐煩了,因為媽媽不斷比劃重復,她覺得無聊,想去玩游戲。黃炎生氣了,打了她一巴掌,小悉妮委屈地哭了。黃炎聽到哭聲心軟了,打了一盆水給她洗腳,一邊洗腳一邊重復說“洗腳”、“洗腳”。就在這一瞬間,張悉妮似乎領悟了父母的良苦用心,此后學說話的速度得以突飛猛進。
為了讓她發出正確的讀音,一有空閑張世平就像一個初入門的鋼琴手不停地調試著女兒的舌位和口形,4 歲多的孩子常常惡心得號啕大哭。張世平采用了模仿口形、擺舌位等方法,悉妮的舌頭經常被父親的手指擺來擺去,從讓她理解口腔發聲器官開始,然后教她對口形學拼音,再把拼音對應漢字、對應實物卡片、對應她最喜歡吃的香蕉、蘋果等實物。
經過千百次的演練,張悉妮終于記住了每個字音的含義,發出了聲音。當女兒能夠含糊不清地叫出“爸爸”、“媽媽”時,張世平夫婦喜極而泣。
利用好奇心接觸新鮮事物,在放任自流中培養愛好
在張世平夫婦看來,女兒能夠通過語言交流這一關,就是最大的成功。
由于工作需要,90年代初張世平就在書房里配備了電腦,公司處理不完的業務,他就帶回家里加班完成。
1995年初秋的一天下午,下班后的張世平發現書房的燈亮著,徑直走了進來。這時,電腦已經打開,5歲的張悉妮正興奮地握著鼠標在電腦畫板上畫得起勁。電腦屏幕上,一只小船揚帆在海面上,水里的魚兒活潑地游動,幾只海鷗迎風飛舞……張世平禁不住眼眶濕潤了,原來自己平時使用電腦時,女兒一直在專注地觀察著自己,潛移默化中,聰明的她竟然學會了使用電腦畫畫。
這下張世平來靈感了,他想到孩子好奇心強,何不利用這一特點來捕捉和培養她的愛好呢?
正處在興頭上的張悉妮發現電腦打字的神奇,就纏著父親教自己打字。張世平習慣用微軟拼音,就手把手地進行了演示。借此機會,教女兒鞏固舌位發音,學習更多的漢字,小悉妮學得不亦樂乎。很快,她掌握了拼音打字方法,認字的數量要遠遠超過卡片識字和模具拆字。
自從學會用電腦之后,大大激發了張悉妮的閱讀興趣。
之后一年多時間里,在張世平的指導下,通過電腦閱讀這種方式,張悉妮不僅能夠讀書看報,還自學了小學的部分課程。
1996年10月的一天下午,張世平帶著張悉妮上街玩耍,恰逢學生上學。望著背書包的同齡人,張悉妮好奇地問:“他們肩頭背個包包干什么?”張世平回答說:“他們要到學校去,許多小朋友都在一個教室里學習功課。”聽到此言,張悉妮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央求父親說:“我也要上學,我要和小朋友在一起!”面對女兒渴望的眼神,張世平馬上答應了下來。
第二天,張世平跑遍了大大小小十多所學校,對方聽說張悉妮有先天性殘疾,個個頭搖得像撥浪鼓似的,無論如何也不肯接收。
眼看天色將近傍晚,張世平又來到了羅湖區水田小學。起初,校長也一樣不肯接收,張世平含淚講述了女兒的成長經歷,校長這才同意讓張悉妮試讀一個學期。
之前的張悉妮已經自學了小學的部分課程,課堂上發言十分踴躍,有時老師正在講解,她就主動舉手站起來將答案講了出來。面對同學羨慕的眼神,張悉妮臉上洋溢著輕松的笑容。
3個星期下來,在任課老師的要求下,張悉妮跳入二年級學習。
1999年,深圳市已經開始發展寬帶網絡,騰訊公司推出了聊天軟件QQ,激發了張世平的靈感。他要教女兒學用QQ,而且相信女兒一定會熱衷于網上聊天。果然不出所料,小悉妮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
同年9月,出差到上海的張世平正在網絡上查找資料,發現自己的QQ突然跳動了起來,點擊之后看到上面一句:“你猜我是誰?你知道我在哪里?”張世平立馬想到是女兒在搗鬼,回復說:“還能是誰,張悉妮,你在深圳!”發現父親識破自己的小把戲,張悉妮回復說:“哈哈,你猜得真準,真是聰明的老爸!”父女就這樣你一句我一句聊了起來。原來,小悉妮在熟悉QQ之后,很快申請了號碼,把爸爸加入了好友中。
一個多月后,當張悉妮將她在《特區教育》雜志刊登的《我是誰——網絡筆談》交給父親時,張世平這才知道女兒竟然發表了作品并且受到學校表揚,還被老師當作范文復印給同學們學習。
幾個月后,張悉妮收到了平生第一筆稿費——100元,極大地激發了她的電腦寫作熱情,好學上進的她決心發揮自己的“寫作特長”,用文字幫助自己和社會進行廣泛的交流。從此,她每天晚上完成學習任務后,還要勤奮地寫完一篇兩千字的文章。
支持并拓寬女兒想象力,失聰少女化身“中國海倫”
2002年7月,成績始終名列前茅并多次被評為三好學生的張悉妮小學畢業了,從網上查到深圳市東湖中學的資料后,她迫切希望入讀。
入學考試3天后,成績公布,張悉妮榜上有名,雖然因聽力不好遭到很多老師反對,但校長彭彪發現了小悉妮的過人之處,決定破格錄取。
在東湖中學,張悉妮受到了從未有過的待遇:配備最好的班主任和老師,學校還安排她擔任校園網站——《新希望》的站長、校園文學刊物《風帆》的主編。
不久,張悉妮在“中華三國在線網站”將親身感受結合現實社會萌發的幻想寫成文章,貼在網站論壇里。“……話說有一天,富爸爸張世平用了300 億美元從外星買來時空穿梭機附帶的展望器,看到了劉備、關羽、張飛三結義的場面,深有感觸地說:‘劉備這小子,真是懂得用人啊!’這時,張世平的女兒張悉妮進來了,看到此景,說:‘是啊,爸爸,劉備是懂得用人,將來他必得人心!但他一生最大的失敗就是感情沖動,結果死在了白帝城!這和劉備這小子從小單親、性情敏感有關系,他動不動就喜歡哭,但流淚從來都不是真格的,經常滿臉鼻涕。他媽怕他弄臟衣服還得自己去洗,只好跑過來給他擦臉。于是他就趁機提些平常不敢說的要求,比如買一個漢堡包,泡泡糖什么的……”
由于觀點新穎,文筆清新,很快贏得了網友們熱烈的反響,大家紛紛鼓勵、催促她趕快寫新的。
2004年11月,首屆深圳國際文博會舉辦在即,海天出版社根據社會調查,推出了60多萬字的章回小說《童言無忌·三國志》(上、下兩冊)。一經推出,這部有些荒誕不經的小說幾乎到了洛陽紙貴的地步。這一年,張悉妮只有14歲,被媒體譽為中國的海倫。
之后的張悉妮一鼓作氣,先后又推出了《童言無忌·泡泡狗》《童言無忌·小王子》《童言無忌·成吉思汗VS骷髏CS戰隊》《假如我是海倫》《菩提花開季》《張悉妮:蟬·我的世界》等多部暢銷書。其中,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假如我是海倫》一書榮獲第二屆新新文學獎、第八屆共青團“五個一工程”獎。《童言無忌·成吉思汗VS骷髏CS戰隊》已被好萊塢一家影視公司相中,目前正在前期籌拍中。
就在張世平夫婦為女兒高興時,初三下學期,張悉妮突然發覺自己的視力有些模糊了,上課時連黑板都看不太清楚!“孩子,你耳朵失聰了,眼睛可千萬不能再出問題呀!”張世平夫婦急得快要哭了,趕緊送她到醫院做了全面檢查,原來她只是近視!
小悉妮非常難過,她一遍遍地在網上搜索關于近視的知識。在網上查到很多專家的論文講到,近視與用眼衛生、坐姿和光線有關。她很納悶:真的是這樣嗎?可那些邊遠山區照明條件不好,為什么山區孩子近視率并不高呢?經她多方調查,最后得出的結論是近視90%由“光污染”導致的,也就是說“兇手”是我們日常使用的熒光燈!
為了保護自己的視力,張悉妮買來了護眼燈,可當她用輻射測試儀測試護眼燈的輻射時,其結果讓她大吃一驚:護眼燈竟然也存在著強烈的電磁輻射!怎樣才能消除輻射呢?
為了不讓自己受第二次傷害,張悉妮決定利用自己的知識和勤奮,去發明一種既不傷害眼睛又無輻射的健康環保臺燈!可是,當她與許多網友在論壇里交流這個想法時,幾乎100%的人都持反對意見,不少人還挖苦諷刺她:“你也太天真了吧?用直流電熒光燈就不閃,這地球人都知道!但直流電是點不亮熒光燈的,這是電學界的一個禁區,你還是安心當你的‘中國海倫’,做一個少女作家吧!別以為搞發明就像構思小說一樣簡單!”
張世平知道后,非常支持她,說:“孩子,只要你感興趣,就努力去鉆研吧!”接下來,還在家里布置了一個“實驗室”,而東湖中學聽說后也給她專門配置了一個“實驗室”和指導老師。就這樣,除了正常的功課外,她暫時放棄了所有的事情,一心一意搞“綠色臺燈發明”。
2006年夏,經過不斷試驗,數千次的失敗,她終于發明了《S·E·E技術及其安全環保節能直流熒光燈裝置》,并且獲取了國家專利!真是 “沒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 2007年1月20日,深圳市少年科學院根據張悉妮在科技發明、文學創作等領域所取得的優異成績,決定授予她“深圳市少年科學院院士”榮譽稱號。
目前,張悉妮已經進入高三學習,她不僅改變了自己的命運,而且也改變了打工父母的命運。2008年5月8日,張悉妮作為奧運火炬手,暢快地跑在深圳的大道上。
(責任編輯/豫良)
E—mail:jyly8@163.com
Tel:(010)51026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