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的管理,即包括物本管理、人本管理和心本管理三個層面。它們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促進,有效提升。毛澤東主席曾經寫了《為人民服務》、《愚公移山》和“向雷鋒同志學習”兩篇文章和一幅題詞,激起了全國人民的激情,現階段仍值得借鑒。本文僅就人本管理中的激勵提出幾點思考。
一、人本管理的含義
任何一門管理科學的產生及發展都是對應于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人本管理的產生也不例外。從泰羅的科學管理到以人為中心的現代資源管理,從表面看似乎是科學發展的邏輯過程,實際上是社會歷史條件的產物,是客觀社會歷史對管理科學與實踐的要求。現代人力資源管理要求以人為本的管理,它包括物本管理、人本管理和心本管理,三個層次廣泛應用,所產生的積極效果,是由現代社會歷史條件所決定。人本管理的目的既要考慮組織,又要考慮單位的個人,強調實現組織目標的同時實現個人的全面發展。
人本管理強調人的作用,管理重在對人的尊重,但要激發人的潛能,更強調心靈的外在感動。行政機關人本管理的實質就是激勵公務員的工作,滿足他們的合理要求,挖掘他們潛能。

二、人本管理現實中的困惑
人本管理實踐中,每位管理者可能都會遇到同樣的困惑:
公務員為什么不能積極主動、全力以赴地工作?
公務員工作熱情為什么難以持久?
被管理者為什么不能像管理者一樣工作?
我們探索和實踐的回答是——激勵是靈丹妙藥!
1、什么是激勵?所謂激勵,即激發與鼓勵。具體講就是,激發人的工作動機,挖掘人的身體潛能,鼓勵人的工作干勁。
2、為什么要激勵?因為人是高級動物,有豐富的情感,需要激勵,人的工作干勁來自激勵。古人言:矢不激不遠,刀不磨不利,人不激不奮。有無激勵大不一樣。
3、如何激勵?其一、激勵需要理論。自20世紀二、三十年代以來,國外許多管理學家、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從不同角度提出了相應的激勵理論。通常可分為三大類,即內容型激勵理論、過程型激勵理論和外圍改造型激勵理論。如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阿爾德弗的“生存·需要·發展”理論、赫茨伯格的“雙因素理論”、亞當斯的“公平理論”、斯金納的“強化理論”等等。這些理論各有千秋,都屬于人本管理理論范疇,需要在管理實踐中區別使用。
其二、激勵需要方法。在激勵理論的指導下,領導者需要選擇有效激勵方法,從提高公務員接受和執行目標的自覺認識程度,激發公務員實現組織目標熱情的態度,最終達到提高公務員行為效率的目的。激勵的方法通常有工資、福利、獎懲、晉升、目標、榜樣、榮譽、情感、授權、參與、自尊、贊美、批評、競爭、成就、信任、需要、期望等因素。
其三、激勵需要體系。人的積極性運動機制的復雜性、影響因素的眾多性和交叉性,決定了激勵必須采取“綜合配套”的方式。如果只抓一方面而不顧及其他,就容易產生互相抵消的能量。這就要求領導者在運用激勵手段時,即抓物質的,也抓精神的;既抓內激勵,也抓外激勵,特別要抓好內激勵;既抓組織內的因素,也抓組織外的因素,處理好組織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的關系。
三、人本管理激勵的具體實踐
人本管理的激勵,就是將愿景激勵、機制激勵和過程激勵三維一體,全方位、系統化激勵公務員的一種體系。
人之初,非善非惡,最終是善是惡,取決于后天的環境。人人都有惰性,沒有人想懶惰。通過綜合激勵作用,可以把人的激情放到最大,把惰性降到最低,讓公務員在物本管理線條中自覺、快速、持久地前進。
人本管理激勵所謂的愿景不同于簡單的目標,而是要讓全員隨時隨地都有一個明確而穩定的美好預期,光有遠愿景還不夠,還要有一套科學機制(用人機制、獎懲機制等),能夠保障愿景的實現;在每個公務員的工作過程中,如果每天每時每刻都有一種力量在推動著他,那他想不努力都很難。
愿景激勵、機制激勵、過程激勵三者是相輔相成的,這三種激勵有機結合,就形成了人本管理激勵體系。
1、愿景激勵
愿景激勵是人本管理的發動機系統,可以為公務員提供牽引力。
第一、建立愿景。我們首先培養公務員志趣,幫助其立志,在理清個人愿景的基礎上,建立共同愿景。效能型機關,法治型機關、服務型機關、陽光型機關、廉潔型機關是公務員系統建立和諧稅收的共同愿景。
第二、強化愿景。共同愿景建立后,就通過各種方式不斷加以強化。如座右銘: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團隊呼號:博覽開眼,搏擊創業;公務員之歌等各種方式時時強化,使之深入人心、融入靈魂。如此便可大大激發全員的潛能。
第三、修訂愿景。愿景制訂之后,不是一成不變的,要根據實際情況適時對遠景作出修訂和完善,使之與時俱進,緊貼實際。
2、機制激勵
機制激勵是人本管理的保障系統,可以為全員提供驅動力。
用人機制:
① 用人原則:任人唯賢,“老、中、青”三結合,崗位交流、能進能出、優勝劣汰。
② 用人標準:德、能、勤、績。
③ 用人方法:綜合考評定實績、領導任命與推薦、筆試、面試、考核相結合。
④ 考核機制:成立專班,兩級考核(上級、下級)。
⑤ 獎懲機制:重獎重罰,賞罰分明。
⑥ 競爭機制:公平競爭、效能優先。
⑦ 發展機制:凡進必考、關心基層,重用貧困地區干部,選拔專家型的領導。
3、過程激勵
過程激勵是人本管理激勵的支持系統。可以為全員提供推動力。過程激勵是人本管理激勵系統中最繁瑣的一個環節,必須天天進行,時時進行。要結合運用現代技術,機制管人、機器管事。
首先,目標激勵。天天有計劃,日日有目標,季季有通報,年年有考評。人人自省:總結經驗、檢討過錯、改進工作,個個自評:接受新信息、獲得新知識、取得新成就。
其二,榜樣激勵。抓典型,樹標兵,使全員心中有目標,身邊有榜樣。
其三,物質激勵。為績效好的公務員提高工作條件和工資福利,安排觀光休養。
其四,精神激勵。從榮譽、重視、肯定、參與、授權、晉升、分享、批評、獎懲、危機等方面進行精神激勵。
其五,情感激勵。包括給予尊重、信任、關愛、贊美、溝通、寬容等。
其六,文化激勵。包括建立精英文化、團隊文化、敬業文化、美德文化等。
其七,學習激勵。學習新知識,提高自己智商;總結社會功成名就者經驗,挖掘自己情商。
其八,家庭激勵。處理好家庭關系,支持好自己的工作。
其九,社會激勵。善交朋友,合理安排休息時間,開展社會評議,實施社會監督。
最后,偉人召喚,社會互動,領導正確導向,全員全心參與,有效的人本管理,讓公務員激情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