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一滴水能反映出太陽的光輝,一片枯葉能顯現肅殺的清秋。正如那一滴水一片枯葉一樣,精彩動人的細節描寫在一篇成功的作品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細節描寫是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運用細節描寫寫人,往往能增強描寫的生動性和真實感,使人物更具個性特征,對人物塑造有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在契訶夫的《變色龍》中,奧楚蔑洛夫四次穿脫作為沙皇“警犬”標志的軍大衣的細節描寫,把主人公在公眾面前裝腔作勢、耀武揚威,在上司面前惶恐懼怕、身價如狗刻畫得活靈活現,讀罷令人拍案叫絕。《范進中舉》中“不想胡屠戶雖然大著膽子打了一下,心里到底還是怕的,那手早顫起來,不敢打到第二下……胡屠戶站在一邊,不覺那只手隱隱的疼將起來;自己看時,把個巴掌仰著,再也彎不過來。”這一段細節捕寫,寓諷刺于夸張,傳神地把胡屠戶的市儈嘴臉和無知品性表露出來,增強了作品的諷刺效果。
細節描寫還是表現主題的重要藝術手段。《阿Q正傳》中,有一段阿Q臨刑前畫押的經典細節描寫:“要畫圓圈了,那手捏著筆只是抖,于是那人將紙鋪在地上,阿Q伏下去,使盡平生的力畫圓圈。他生怕被人笑話,立志要畫得圓,但這可惡的筆不但很沉重,并且不聽話,剛剛一抖一抖的幾乎合縫,卻又向外一聳,結果成了瓜子的模樣了。”這個動作細節,具體,形象,生動地反映了阿Q的性格特點——直到死還恪守著白欺欺人的“精神勝利法”。當人們讀到這一細節描寫時,準又能不覺得阿Q的可笑、可悲、可憐?又怎么會不“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進而深思國民的劣根性呢?又如,在《孔乙己》中,掌柜四次反復強調“還欠十幾個錢一,極其鮮明地刻畫出掌柜自私冷酷的嘴臉,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世態炎涼,含蓄地說明了孔乙己悲慘命運的必然性,留給讀者無限的思考和想像空間。
許多文學作品中成功的細節描寫,為增強語言的生動性,還恰當運用排比、比喻等修辭于法,變抽象為具體,使無形變有形,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如《藤野先生》中,“成群結隊的‘清國留學生’的速成班,頭頂上盤著大辮子,頂得學生制帽的頂上高高聳起,形成一座富士山。”這段文字中把“清國留學生”的辮子“高高聳起”,夸大比擬為“富士山”,形象突出,突現了他們的庸俗丑態、腐朽糜爛,同時也流露出作者的厭惡反感和鄙夷之情。
我們在具體作文中運用細節描寫時,要注意:
①要注重細節的真實性,細節要準確可信,經得起推敲。細節不真實,編造的痕跡明顯,便會嚴重削弱文章的表現力。要做到寫作中細節真實,平時就要留心觀察生活,注意生活積累。
⑦要注意精心選擇。要明確細節捕寫的H的,根據需要選擇要刻畫的細節進行精當的描寫,如果所選細節平淡,缺乏典型意義,就不能表現甚至會有損人物形象,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③細節雖好,但描寫不力,如同廚藝不精,糟蹋了美味的食物一樣。在細節描寫中,我們要錘煉字句,選擇恰當的詞語,以期以少勝多,乃至一字傳神,切忌繁瑣的描寫。
閱讀訓練《鐘點工》(P51)[參考答案]
1、①工作繁多;②要求苛刻;③工錢很低。(或:工作繁,要求高,工錢少)
2、①不能把對于做事方式的批評與個人恩怨混為一談。②工作其實沒有好壞之分,能否干好取決于你;你要決定工作的好壞,不要讓工作決定你的一切。(意思相近即可)
3、因為在爸爸的教育下,“我”轉變了對雇主、對工作的態度,女主人對“我”也越來越好。
4、回答能與不能都可以。這句話的作用是提醒了“我”并印證了“父親非常敬業”,所以父親的話在“我”心中特別有分量和有影響力。解釋理由時要結合這點來談。
5、不是:因為爸爸對“我”不僅有言傳,還有身教,父親的言行教誨是“我”轉變態度干好鐘點工的最直接的原因。
責任編輯/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