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一季度,A股累計下跌幅度超過30%。展望二季度,美國次貸最壞的時刻將階段性緩解、通脹洪峰已過、囚徒困境緩解,三個因素預示著二季度市場反彈可期,而市場博弈將給投資者帶來更多的超額收益機會。
從短期來看,中國經濟在經歷了2005-2007年的一個持續增長的上升周期之后,預計2008-2009年有可能出現一個階段性的增速回落期,但考慮到經濟增長的長周期因素,2008年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回落至20%以下的可能性不大。從影響企業盈利能力的宏觀因素來看,主要有:
通脹維持高位。我們預計二季度CPI將從一季度的高點逐步回落。由此帶來兩個結果:一是整體企業的名義收入和利潤率水平將出現明顯上升;二是不具備成本轉移能力和定價能力的企業盈利將可能大幅下滑。如果考慮到通脹預期因素,認為未來一年只要不存在兩位數以上的惡性通脹預期,總需求就不會出現顯著的下降,多數企業在當前的利率水平下仍可維持可觀的盈利能力。
兩率面臨上升壓力。面對高企的通脹壓力,政府中短期的價格管制不能起到根本性的效果。從貨幣政策角度來看,政府將可能采取更加綜合的治療途徑。我們認為利率水平仍然存在1-2次的上升空間,但在中美利差日趨擴大的背景下,當前的負利率水平很可能成為階段性常態。相反,在匯率方面,加速升值可能性更大。由此,正在持續的“資產泡沫”中短期內仍然難以消褪。但是,若考慮美元因素和全球資本流動因素,中國貨幣政策面臨相當的壓力和考驗,這反過來很可能成為A股市場巨幅波動的另外一個重大影響因素。
出口減速,政府投資,轉移支付,啟動內需將成亮點。相對于美國的衰退和人民幣的升值,我們依然不看好中國的出口增速,考慮到政府面臨的控制通脹的壓力和維持就業的決心,適時的政府投資,扶持內需,加大轉移支付等舉措,都可能成為政府安撫民生,穩定增長的有效方法。
2008年一季度,三個超預期因素催生了A股的大幅下跌:一是美國次貸超出預期。二是國內通脹超出預期。三是限售股套現壓力超出預期。從二級市場角度來看,預期隨著市場估值水平逐漸進入合理區域,市場繼續出現大幅單邊下跌的可能性不大。相反, A股市場合理價值的向心力將開始決定市場趨勢。A股市場在經歷“恐慌性下跌”并開始遠離合理估值后,二季度A股市場可能探底回升,迎來相當程度的反彈。
美國次貸問題。二季度隨著業績公布,美國次貸問題所面臨的不確定性將明顯降低,而從去年底開始的各項“救市政策”也將逐步顯示效果,市場最壞的時刻將階段性緩解,因此全球市場在二季度存在修正前期跌幅的潛在要求。
通脹洪峰已過。盡管通脹仍將維持高位,但我們預計二季度CPI繼續大幅攀升的可能性不大。與此相反,二季度CPI將可能呈現回落態勢。通脹預期若短期內不再繼續惡化,將有助于穩定企業盈利預期和市場估值水平。
囚徒困境緩解。一季度的暴跌正在形成多輸格局。小非爭相減持,大非高價融資,已經導致二級市場流通股東用腳投票。我們認為:在政策引導下,小非減持將有所收斂,大非改善公司業績,在股價上漲中融資或者減持或成共識。在市場對大小非減持的恐懼預期已經充分反應的背景下,預期未來隨著大股東的行為改善,以及政府的監管約束,將緩解減持壓力,在估值水平趨于合理的前提下,甚至形成共贏格局。
從投資策略角度而言,二季度關注三條主線:
內需主題。在經濟增長階段性見頂的背景下,我們更加看好防御性強,成長性高的內需增長主題。在食品飲料,酒店旅游,傳媒電信,醫藥,航空等行業,對那些具備定價能力,以及具備相對壟斷優勢的公司,具有更加確定性的增長機會。
政府投資主題。外部需求的下滑將引發政府借助投資來消化產能供給壓力,我們對2008年的政府投資力度依然抱有信心。從目前情況來看,電網,鐵路,新農村,經濟適用房等將可能繼續是政府投資重點,而農業,醫藥等則可能成為政府轉移支付的重點。
自主創新主題。在勞動力成本上升,以及環保壓力日趨加劇的情況下,中國經濟面臨轉型,自主創新將成為重要推動力。我們預計在節能,環保,新能源等領域,將面臨中長線的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