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寶杰和劉寶俊是一對雙胞胎,均就讀于姜堰市溱潼二中九年級。兄弟倆上面還有兩個姐姐,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要撫養四個孩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正因此,懂事的兄弟倆表現得比同齡的孩子更自立、更勤奮。
“物質財富第二,精神財富第一”
由于家庭條件的限制,兄弟倆在物質上從小就不挑剔,有什么穿就穿什么,有什么吃就吃什么。兄弟倆的衣服從來就是“舶來品”,難得從頭到腳完全一致,加上倆人個頭一高一矮,走在一起很少被認出是一對雙胞胎。為了減輕家庭負擔,大姐高中畢業后放棄了上大學的機會,回到村里擔任幼兒園教師,因為這樣可以讓兩個弟弟繼續上學。直到現在,兄弟倆上學的費用都是兩個姐姐承擔的。
“會花錢不是本事,這樣只會給父母帶來更大的負擔。”這是兄弟倆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每當看到其他同學有什么新奇的東西,兄弟倆也會好奇地湊上去瞧瞧,但他們總用這樣的方式激勵自己:“將來用自己的錢去買。”
每逢學校放假,為了省下6塊錢的路費,兄弟倆總是走著回家,這一走就是5公里的路。“權當鍛煉身體。”弟弟劉寶俊說。在家的時候,完成作業后,兄弟倆也很少出去玩,而是幫著燒火、做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或是陪陪年邁的爺爺奶奶。農忙的時候,弟兄倆還到地里幫忙收割。別看他們年齡不大,個頭又小,挑起擔子來不比成年人差多少,村里人經常稱贊他們是兩個“好勞力”。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上,兄弟倆都能做到多為別人考慮,懂得換位思考。所以,在家里他們是父母的好幫手,在學校是老師的好助手。兄弟倆平和的性格也讓周圍的同學很樂意和他們打交道。他們現在分別是兩個強化班的班長,老師不在的時候總能將班級管理得井井有條。
“金子總會發光”
父母都是地道的農民,對劉寶杰、劉寶俊兄弟倆的學習向來很少過問,也幾乎沒給他們提過什么要求。大姐是他倆的啟蒙老師,也是他們的學習監督員。不過學習上他們很少讓姐姐費心,因為兄弟倆心里很明白。上學并且要學好是他們將來唯一的出路。
兄弟倆小時候就讀的幼兒園和小學是在一起的,只有幾個班級。由于學生不多,又缺老師,所以經常幾個年級一起上課。老師先給高年級的同學上,完了再給低年級的同學上,而幾門功課又經常是同一個老師教。兄弟倆經常是兩個年級的課一起學了,加之姐姐是學校的老師,家里各個年級的課本、參考書都有,他們就經常在家里自學。二年級的時候,他們已經能完成小學四年級的數學作業了。他們的成績一直在學校名列前茅。
五年級的時候,家里想辦法把他倆送到了條件比較好的鎮中心小學讀書。第一次期中考試,兄弟倆都滿以為能再一次名列前茅,可是由于不適應,倆人都考砸了。他們第一次遭受如此巨大的打擊,以至于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都心存自卑。加上以前的英語基礎比較差,老師上課放的聽力錄音幾乎一點都聽不懂,兄弟倆開始有點茫然,又不敢把自己的學習狀況和家人講,怕他們傷心,因此整天悶悶不樂。班主任高老師了解他們的情況后,主動幫他們補習英語,并不斷地鼓勵他們。“金子總會發光”,高老師的這句話成了他們的座右銘。也就是從那時起,兄弟倆真正感受到了學習的壓力。在小學的最后兩年,學習幾乎成了他們生活的全部。
“我們要比別人學得更好”
“別人能學好的,我們一定也能學好,而且要比他們學得更好!”帶著這樣的信念,兄弟倆邁出了追趕的腳步。
兄弟倆找來了以前幾個年級的英語課本,借到了全部配套磁帶。可是倆人都沒有復讀機,經常向別人借又很不好意思,實在沒辦法,他們只能向姐姐求助,這也是他們第一次請求姐姐給他們買這樣的“奢侈品”。姐姐看出了他們的決心,寧愿自己節省點,滿足了他們的愿望。
為了能更好地學習,他們向老師申請坐在一起,相互監督、相互鼓勵。除了抓緊課上的時間,課間其他同學在外面嬉戲的時候,他們互相默寫單詞,背誦課文。晚上回到宿舍,他們總是讓復讀機充分發揮作用。
可是時間不長,又出現了新的問題:由于宿舍里沒有電源插座,復讀機只能用電池,4節5號電池兩三天就用完了。這讓弟兄倆很為難,他們的生活費只夠吃飯,電池消費對他們來說實在是一筆大支出,兄弟倆又犯難了。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一天他們路過學校傳達室的時候,看到門衛老大爺正在聽收音機,傳達室有插座!于是他們想:“不是可以在這里‘借’到電源嗎?”向老大爺說明了情況,大爺很理解,同意了。就這樣,每天放學后,他們就到傳達室“值班”,大爺的辦公桌也成了他們的寫字臺。出于感激,他們經常幫大爺打掃衛生,和大爺聊天,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兒,以至于很多人誤以為他們是一家子。
功夫不負有心人,升初中的時候,兄弟倆都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姜堰市溱潼二中的強化班。現在兄弟倆盡管不在同一個班,但只要碰到一起,他們的話題多數還是學習,相互交流,彼此鼓勵。因為在他們心里始終都有這樣的信念——考上一所好大學,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將來回報父母。
美國教育家布克·華盛頓曾經說過:除了我們自己以外,沒有人能貶低我們。如果我們堅強,就沒有什么不良影響能夠打敗我們。劉寶杰和劉寶俊兄弟倆的成長經歷啟示我們:生活中總會有各種各樣的困難,有困難不要緊,關鍵是我們如何面對困難,如何去戰勝困難,不向困難低頭。成功源于辛勤的努力,風雨過后一定會有燦爛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