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華中某市在基礎教育系統評選十佳教師。評選方法是先由學校按每40個教師1個名額的比例,以不記名投票的方式評選候選人,再由各區教育局評委采用無記名投票的方式初選4名候選人報市教育局,然后由市教育局評委從各區采用無記名投票的方式共預選出12名候選人報市政府審定。對于當選的十佳教師,市政府除了頒發榮譽證書外,每人獎一輛桑塔納轎車或人民幣10萬元。
該市的報刊、電視和廣播電臺為這次十佳教師的評選做了大量的宣傳。一時間,評選十佳教師成了全市人民家喻戶曉的大事。
該市某重點中學一名姓張的女教師,成了這次十佳的最熱門人選。她30歲,大學本科學歷,自1996年參加教育工作以來,已連續9 年被評為先進(優秀)教師。
2003年,她任一個初中畢業班的班主任,兼教該班數學。當年中考,她那個班的人均分數不僅在全級7個班中名列第一,而且在全市的初中畢業班中名列榜首,特別是數學科,有14個學生獲得滿分,占該班學生的28%,這是該市歷屆中考所沒有出現過的。還有值得稱道的是,班上有兩個曾被一些人認為不可救藥、學校曾經打算勸退的“差生”,在她的循循善誘下,終于“改邪歸正”,發奮學習,結果一個考上了重點高中,一個考上了部屬中專。可以說,該校能夠被評為市、省的先進學校,張老師及她所任教的班起了巨大的作用。
在張老師大量的優秀事跡中,最叫人感動的是2005年上半年她“舍己為公”地輔導畢業班應考。當時,張老師的女兒才2歲多,她為了全力輔導學生,通過熟人,違規地讓女兒入了全托,她自己則吃在學校,住在學校。5月下旬,她的女兒發燒39.5攝氏度,不吃不喝,雖然幼兒園多次報告,但她不忍放下工作,一拖再拖,在女兒病后的第三天深夜11點才把女兒送到醫院。醫生檢查后說病情嚴重,要求住院治療,并且要求親人陪護。張老師考慮到中考已進入沖刺階段,自己不能離開學校,因此只叫醫生開了一點藥,就把女兒帶回家,然后把76歲、沒有文化的老父親叫到家里,照料高燒未退的女兒。她自己又回學校吃住,不分日夜地投入到畢業班輔導工作。
就這樣過了7天,中考結束后,張老師才騰出時間再次把女兒送進醫院。很可惜為時已晚,其女兒因為未能及時治療導致不可康復性耳聾。一個聰明漂亮活潑的孩子,從此被打進無聲世界,成了殘疾人。
全校師生聞訊,一批又一批地前往慰問,很多老師、學生看到原來愛說愛笑的女孩面對眾人的逗弄,竟呆呆的毫無反應,都很是難過。
在該校235名教職員工以無記名投票方式評選出的6個候選人中,惟有張老師以全票獲得通過。
在區教育局向市教育局推薦的4個候選人中,惟有張老師以全票獲得通過。
在市教育局向市政府提出的12個候選人中,再次惟有張老師以全票獲得通過。
然而,在市政府公布的十佳教師名單中,竟然沒有張老師。
全市的教師因此議論紛紛,有的還憤憤地指責這是黑箱操作!
因此,市政府特此召開全市校長會議,通報了這次十佳教師的評選經過。市長向與會人員解釋說:“張老師的確是一位全心全意撲在工作上的好老師,也是一位為學生、為學校、為教育事業作出了杰出貢獻的好教師,對此,我們表示衷心的敬佩和真誠的感謝。”
一陣掌聲之后,他話題一轉,一字一頓地說:“我市這次評選十佳教師,是為了給全市教師樹立起一個具有現代意義的優秀教師的榜樣,是為了把我市的教育事業真正地推進現代化軌道。以這個愿望要求,張老師她還不夠條件。”
臺下噓聲一片。
市長停了一會兒,才緩慢而沉重地說:
“張老師以犧牲女兒的健康來保證對中考學生的輔導,不符合我們教育的本質與原則。我們的教育,不能為了成就一部分人而犧牲另一部分人。張老師的女兒,既是她的親生骨肉,也是祖國的未來。張老師她受過高等教育,她對學生、對女兒的健康成長都負有責任。她為了輔導學生中考,明知女兒病情嚴重而不讓女兒住院治療,從而給女兒造成了終生的傷害。這種思想行為,我們不能宣揚,不能提倡。”
聽到這里,臺上臺下,許多人流了眼淚。
圖/陳金龍
(作者單位:中國地質大學)
責任編輯趙靄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