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知情權以外,人也應該擁有不知情權,后者的價值要大得多,它意味著我們高尚的靈魂不必被那些廢話和空談充斥。過度的信息對于一個過著充實生活的人來說,是一種負擔。
——索爾仁尼琴
左臉更接近人的真實內心。大多數面孔的右半部常常顯出比較愉快、敏感、脆弱或坦率的表情,而左半部常常反映出一個人內心存在的隱晦、嚴厲、冷酷或抑郁等方面的性格。
——美國心理學家利奧波德·貝拉克博士的研究顛覆了“知人知面不知心”的俗諺
住英國房子,戴瑞士手表,拿美國工資,娶韓國女人,開德國轎車,喝法國紅酒,找俄羅斯情人,雇菲律賓女傭。
——網上流行的“完美人生”方式
賺錢本身才是有樂趣的。給小孩留下一堆錢,只會剝奪他將來的樂趣。
——步步高集團總裁段永平的財富觀
人總要犯錯誤的,否則正確之路人滿為患。
——一網友以這樣的新觀點解釋舊概念
印好的書一半沒售出;售出的書一半沒人看;看了一半的書一半沒理解;理解的書一半理解錯了。
——一位出版商對如今書市的感嘆
真正的解脫,還是必須面對現實生活里的冷酷挑戰。解脫是放下,不是放棄。
——臺灣著名演員、作家、翻譯家胡因夢說
我-有-錢!
——時下拍合影照時最流行的微笑口型語,使“茄子”、“田七”都黯然失色
自信不是相信自己強,而是相信自己會變強。
——一位供職于日本豐田公司的員工說
人生想要達到逍遙之境,需要把這個世界中看似天大的事,關于戰爭、關于政治、關于思想,都把它看小了去,看作蝸牛殼里的紛爭,看作電光火石的瞬間事。
——于丹心得
我們一談到國學,大家就說中國書那么多,怎么讀得完?怎么讀?但是你設想一下,假如你進了一個糖果店你會問:糖果這么多,都沒吃過,怎么才吃得完?怎么樣開始吃?你絕對不會這樣問。這就決定你會把糖果吃完,而國學永遠在哀嘆。
——臺灣著名學者、教育家龔鵬程教授認為,讀書沒有方法,拿來看就對了
偽溝通。
——上海高中女生陳沖作了一個關于高中生與父母溝通現狀的調查,發現一種只談學習沒有情感交流的“溝通”正成為滬上高中生與家長交流的通病
挑戰性的工作和活動性的消遣,這樣的一張一弛,才會有幸福交替出現。
——美國著名健康心理學家戴維·邁爾斯博士公布的幸福十大要素之一
做人一定要多做善事,自己心里也舒坦些。
——在巖崩事故中冒死拯救80人的農婦方玉明解釋自己為何拒領500元獎金
當我們沒有進入股市的時候,傻瓜都在賺錢;當我們興沖沖闖進去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成了傻瓜。
——股民語錄
對于基金投資,我從來沒有放太多心思,要能做到手中有股,心中無股。
——一位理財高手的心得
男人最大的秘密往往告訴紅顏知己,不是同性、家人及妻子。當紅顏知己成了妻子,她的這部分權力馬上被取消了。這叫做有得有失。
——善解人意的女子是男人最好的朋友
白領不是階層,是人肉打卡機,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辦公室綜合征和職業病患者。小資也不是階層,是精神勝利法,自以為是能花小錢享受好品質、動小情享受好格調的戀物癖。
——《新周刊》對“白領”和“小資”概念的全新詮釋早上聽嗩吶,醒瞌睡;中午放搖滾,為減肥;晚上播輕音樂,睡得香。
——成都新津縣天宮村的一名農民別出心裁的養雞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