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的話
有很多同學都羨慕我的家庭,有個做工程師的爸爸,一個做醫生的媽媽。家里各方面條件都很好,我總是穿新衣服用最新式的文具。可是他們不知道這只是個表面現象,我無數次深夜從父母的爭吵聲中醒來,害怕得渾身發抖。這個時候,平時溫和的父母像變了一個人,他們大聲的爭論,有時侯還摔東西。我很害怕這一時刻,拿被子緊緊捂住自己的耳朵不想聽下去。到了第二天,當著我的面,他們又裝作什么都沒有發生過一樣,我覺得很難過,好象他們是為了我才維系著這個家庭,或者是顧及著彼此的身份。馬上就高三了,深夜這樣的吵鬧聲沒有停止反而更頻繁了,我很想選擇去住校,逃離這個家。但是看到白天他們對我的笑臉又不忍心了,可是心里面真的不舒服,又不好跟其他人說。現在上課時我經常很恍惚,不知道這樣的生活什么時候才能真正結束,好多時候我真想對他們說,要么你們離婚算了!但是我又害怕他們離婚。這樣我究竟要選擇跟誰生活呢?我不想離開他們當中任何一個。
——小小的我
在別人眼里我算是個“問題少年”吧,我才不管呢,只要我自己高興就好。我不喜歡回家,不喜歡上學,只喜歡玩游戲。在網吧里打cs是我最大的快樂。每次看到對手倒在我的槍口下,就有種莫名的快感。和伙伴們一起聯手打機比上學回家有意思多了。學校太沒勁了,家里?哼,我討厭他們。我媽一見我就嘮叨,一見我爸卻像老鼠見了貓,大氣都不敢出。我爸是個破單位的小領導,回到家也像領導一樣,指揮我媽做這做那,稍微不順心,就罵。有時候我看不過替我媽頂他兩句,反倒被我媽罵。真是想不通,我媽為什么這樣軟弱,可是她罵起我來可毫不留情,這樣的家太沒意思了,我一分鐘都呆不下去,還是和我的哥們一起玩游戲最逍遙。
——流浪少年
我是個初三的女生,我最喜歡去同學綾子家玩,她的爸爸媽媽太好了,每次都給我們做好吃的,還和我們開玩笑呢。每次去她家,我都不想回家了。可我爸爸媽媽呢?唉,我可不敢帶綾子去我們家,以前去過一次,他們正在打麻將,看都不看我一眼,直接丟錢讓我們出去吃麥當勞。從我記事起,他們除了上班就是打麻將,誰也不理我。家里面整天煙霧繚繞的,我常常很晚都睡不著,老師叫開家長會,他們這個推那個,誰都不愿意去。害我被同學笑話像個沒有爹媽的小孩。我都不敢跟同學們一起玩了,在班上也不敢大聲說話,總是害怕他們會笑我。只有綾子跟我玩,對我好,我常常想,要是我能成為綾子那該多好啊。要么,要是綾子的爸爸媽媽是我的,該有多好啊!
——想飛的心
這個月模考我的名次又下降了,看到班主任老師質疑的眼光,我羞愧的低下頭。我知道她準備找我談話了,要知道,我以前可是班上的第一名啊。可她不知道,我的父母已經足足一個禮拜沒有說話了,他們的“冷戰”讓家里的氣溫冰冷。從我讀高一開始,爸媽就開始變了,再也沒有看到他們一起出入的身影。爸爸下班回來就直接進書房,只到吃飯才出來,媽媽只顧著做家務,以前一家人圍在一起聊天的情形都成為回憶了。只有在一起吃飯時,他們才會三言兩語的搭話,可說的都是我的學習問題。我知道他們還是都很關心我,給我買最好的吃的穿的,可是每當我要求一家人一起去逛商場他們總是用各種借口回絕了。我實在搞不懂他們之間到底發生了什么。我從沒有看到他們爭執或是吵架,一切都是沉默的,他們互相不理睬,我幾次問過他們,他們都說沒發生什么,要我安心讀書。可是,我怎么能安心呢?我知道我的父母之間肯定出現了問題,我能夠幫他們什么呢?我們的家要怎么樣才能回到從前呢?
——傷心太平洋
前天高一1班的劉濤放學后攔住我了,說他喜歡我。我沒有拒絕他,他帶我去河邊玩,還買來冰棋凌給我吃。我忽然覺得很開心,好象心情很久沒有這么放松過了。這段時間我心情槽透了,前段時間我爸下崗了,從那天起家里就亂成一團。媽媽天天找他吵架,其實我爸是個老實人,平時在家什么家務活都搶著干。在單位也是個“老好人”。可是媽媽就是不滿意他,老是罵他窩囊無能,沒有本事給我們母女很好的生活。爸爸從來不多說什么,照樣對我們很好,自從下崗后,媽媽鬧的更兇了,我回到家總是看到她在數落爸爸。有時候我真的覺得爸爸很可憐,覺得媽媽太過分了,但是我也恨爸爸太過軟弱,一個大男人為什么不能夠男人一點,老是這樣被罵。我開始討厭這個家,甚至恨他們,恨媽媽的無理潑辣,恨爸爸的躲避。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再也不用去煩家里的事。
——快樂的鳥
老師的話
劉老師:我的一個學生就是父母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我做班主任期間,班上有個同學,叫高勇,我發現他上課注意力老不集中,還經常逃課。找他談過幾次話效果都不理想,他很排斥我,不肯多說話。有一次,因為參加學校一伙小混混的斗毆,把一個同學打得住了院。校方要求他家長來協助解決,當時他父親急匆匆趕來,還沒等在場的老師反應過來,一抬手就給了高勇一個耳光,我們好不容易才勸住他父親。后來高勇說,他父親就是這樣一個人,脾氣暴躁。經常在家和他母親吵架,還會毆打母親。他就是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中長大的,因為看不慣母親被打,他會跟父親對著干,他的壞脾氣也就這樣形成了。后來,這個學生受到了學校嚴厲的處分。但是從他的事例中,可以看到,父母之間的家庭暴力對他個人性格造成很大的影響和傷害,以致他形成了自閉、孤僻、攻擊性強的性格。
襲老師:作為一名心理醫生,我曾經接觸過一個大概10歲左右的小男孩。愛哭,不肯說話,晚上不肯入睡。在接觸他很長一段時間后,終于弄清楚他心理異常的原因。他的父母關系不好,父親經常不回家,很少關心他們母子。母親經常在小孩面前數落他父親,還說是因為父親在外面有別的小孩因此不回家。時間久了,這個小孩缺乏安全感,產生自卑心理引起異常。其實這是個典型的父母之間的“冷暴力”造成對小孩的不良影響。母親對父親的埋怨和憤恨轉嫁到小孩的身上,對小孩身心產生極大的傷害
專家意見
父母之間的暴力對孩子的身心會造成各種不良的影響,當前容易被人們在家庭生活中所忽視的“冷暴力”同傳統的家庭暴力相比,危害同樣不小。
在家庭暴力中長大的兒童所呈現的問題:
1.自尊心不強
2.以破壞性的行為來得到注意
3.攻擊性強、易怒、沖動
4.被動、退縮
5.控制欲強
6.不良的社交技巧
7.像小大人一樣承擔大人的責任而不易有玩樂的童心,自我封閉
8.退縮到不成熟的行為
9.呈現不良的自我約束
10.作惡夢
11.逃學
12. 呈現焦慮、沮喪情緒
13.過早涉及性關系
14.有罪惡感
15.破壞性的行為
16.害怕犯錯、完美主義、害怕嘗試
17.害怕做小孩,不能有噪音,不能自由玩耍
在暴力中長大的小孩最需要:
1.支持、保證和愛護
2.可以預期的關系
3.親子關系和日常作息的一貫性
4.在關系中,想獲得控制力,應學習如何協調溝通的能力
5.需要別人能敏感于他們的感受,并有必要建立正向的情緒抒解管
(春光整理)
責任編輯蒙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