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指跌破4000點大關對投資者無疑是一個心理考驗,但從技術層面看,市場已經進入了筑底階段,雖然本輪調整尚未終結,但下跌空間和時間均有限,現在做空并不明智,如能把握住當前熱點進行中線戰略建倉,機會就在眼前。
3月14日開盤后,兩市大盤不久就跌破了4000點關口,然后在此附近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盤整格局。午后大盤在再次跌破4000關口后開始出現恐慌性殺跌,大盤也一度下挫到了3900點。不過好在以聯通為代表的部分權重指標開始發力反彈作用下,大盤在尾市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翹尾態勢。最終滬市還是收在了4000點之下。
市場目前尚處于疲弱的格局,短期內還存在進一步走低的可能性。不過,滬綜指從5500點開跌以來,跌幅已經接近30%,市場始終沒有出現像樣的反彈行情,市場處于短期還有下跌動力,但中期又隨時可能出現力度較大反彈的階段。從時間上看,此次調整下跌的延續時間較長,從時間上推算在3月中下旬應達到本輪下跌的最低位置,再忍耐的時間也不會太長。
我們認為有三大因素支持大盤構建中期底點:
第一、滬指6124點至3902調整低點,調整幅度高達36%,如此巨大的調整,對05年以來長期上漲的股票價格進行了充分洗禮。尤其權重指標股,中國石油上市及新股再融資迫使它們展開時間較長,幅度較大的調整行情。當股票價格達到相對合理的估值水平,擴容壓力度過艱難的高峰期,市場資金供給可望達到平衡局面,指標股的下跌途徑便會因此封閉。3月14日,中國聯通大幅飚升,煤炭板塊整體走強,一批主流資金提前建倉的跡象尤為明顯,一旦指標股停滯下跌步伐,大盤構筑中期底點便指日可待。
第二、當滬指洞穿四千整數關口,一輪疾速下跌將大盤帶入了07年5.30的震蕩中樞。這一區域,是中期調整的極限帶,存在強勁的購買力支撐。不錯,根據技術理論,年線失守,05年以來的牛市根基已經在暴跌行情中動搖,且不論大盤能否在未來的行情變化中再度展現牛市特征,5.30支撐帶也有能力支持大盤展開一輪時間較長,幅度較大的回升行情。
第三、針對當前的市場環境,平靜的消息面,暴露了管理層的“無情”。而筆者認為,CPI居高不下,關系百姓民生,關系中國經濟發展的未來。只有著力控制經濟過熱,控制通脹現象,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居民生活水平,才能從根本上保障資本市場健康的發展方向。看似無情卻未必冷漠,只有防止了大環境的非理性發展,小環境才能無恙。
綜合上述觀點我們相信,戰略性建倉時機已經來臨。筆者認為,短期內股指下跌的空間應在200點以內,但一旦反彈向上的空間至少在500點以上,所以現在做空并不明智。不過,大盤剛剛洞穿四千整數關口,存在確認底點的最后過程。這個過程可以是簡單的破位后即刻回升,也可以是復雜的震蕩筑底,關鍵取決于消息面的未來變化,投資者操作上不宜操之過急。
在把握大的不做空的原則下,需要把握住未來的主流熱點。根據以往的經驗,關注的重點應是市場下跌中走勢抗跌的品種。就盤面走勢看,主要有農業題材、化工板塊、零售板塊和創投概念等品種個股,此類個股值得逢低參與。而本輪行情中領跌的指標類個股,在反彈行情也會隨著股指上漲,但多數表現仍將落后市場,很難有太大的市場機會。所以對于滿倉的投資者目前可以積極調整倉位,空倉的投資者則可以開始分批建倉。
操作上,投資者則主要以中線性質的逐步戰略建倉為主,短期的話甚至可以主動買套。而我們認為以中線價值來看待目前的市場,完全是基于當下市場凸現的顯著價值,這種價值不只是估值優勢開始顯現,也在于其市場價值中突出的操作潛力。比如我們看到目前有31家增發公司跌破發行價,有4只大盤新股溢價率不足20%,甚至還出現了一些優質公司的股價接近凈資產的情況。而這些都充分反映出當前市場的機會是遠遠大于風險的。因此我們覺得在市場底部附近,雖然短期的反復仍難以避免,但只是這種反復更多地將會是機遇而非風險。換而言之,對于投資者就是目前已不宜再盲目參與割肉競賽,更不要因為一點反彈就急忙逢高出逃,而應是認真甄別中線品種來積極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