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幣升值,出口受挫,原料與人工費用飛漲,珠三角不少外貿服裝企業紛紛倒閉,這些小老板們生活也改變了方向。預測未來三五年都無法恢復的市場環境,他們不想冒險再戰江湖,而是選擇未老先休。雖然所剩資產足以保證“退休”后的生活,但由于收入大幅縮水,理財收益的位置便顯現出來。面對曾經錯誤的投資,如何理清頭緒成為個人財務的關鍵。
王浩民(化名)今年39歲,18年前從江西老家奔到東莞打工,在服裝廠干著一些取料送料的活。因為聰明肯干,從小工到制衣工,再到成衣主管,王浩民積累了不少技術、資金和人脈。1995年,王浩民和幾個同鄉來到廣州番禺,租下了一個店面,招了兩名小工,開起了裁縫店。1999年,完成資本原始積累的王浩民以30萬元買下了番禺一家急于轉手的服裝廠,正式開始規模性的生產。
事業起步的王浩民,日子也富裕起來,1997年,王浩民與在老家的妻子離婚,把女兒也接回了廣州,為了補償前妻,他承諾每年給10萬元的生活費。
一個正打拼事業的單身父親,總需要有人穩定后方。2001年,王浩民花了30萬元在麗江花園購買了一套100平米的小三房,準備和比自己小10歲的番禺女孩林惠結婚。結婚當年,王浩民便喜得一子,兩年后,林惠又在香港產下了第二個兒子。
五口之家,對于居住的要求也提高了不少,小三房已顯擁擠,再購房的計劃被提上日程。2003年,番禺的祈福新村還僅僅4000余元/平米,王浩民一次性付款買下130平米的四房兩廳,同時將原來的房子出租,每月收取3000元的租金。
2004年,王浩民的事業幾乎達到了巔峰,曾經的打工仔已經擁有了三間服裝廠,總資產達到2000多萬元,王浩民的父母雙雙來到廣州,跟著兒子享福,七口共同生活,為了滿足三代人的生活,他將祈福新村的房產以3500元出租,并再次一次付款260萬元,購買了華南碧桂園一套400平米的別墅。
一鋪養三代,王浩民在拓展實業的同時,還選擇投資商鋪,2006年以來,王浩民先后投資了兩個社區商鋪,一個在麗江花園新林路,總共102平米,以100萬一次性付款拿下;另一個在洛溪新城吉祥北街,由于面積較大,費用也相對較高,總共300萬的房款,2007年3月,王浩民首付五成,按揭10年,每月還款165103元。
不過,商鋪的投資卻有些揪心,還給他的資產帶來了很大的不確定因素。參考番禺商鋪150-200元/平方米的價位,王浩民的商鋪每月租金分別高達20000元和60000元。有價無市,如此高的租金,很少有商家能夠承受,但矛盾之中,王浩民依然不愿輕易降價。所幸當時服裝廠利潤頗豐,王浩民也無暇考慮商鋪的問題,目前,新林路的店鋪以15000元的低價出租給老鄉,另一套店鋪至今閑置。
好景不長,由于王浩民服裝主要銷于外貿,人民幣升值和原料和人工成本的增加使得服裝廠飽受風霜。從前年開始,王浩民開始壓縮規模,關閉了兩家服裝廠,2007年11月,最后一家服裝廠也被迫關門。
20年的事業灰飛湮滅,但短期內看不到復蘇的前景,波操勞多年的王浩民也曾考慮轉產外省和越南,但幾經考察后,風險還是很大,不想冒險做賠本買賣的王浩民決定“未老先休”。
雖然服裝廠倒閉,但王浩民并沒有破產。王浩民在生意走下坡路前就做了“三三制”的理財組合,對現有的700萬元的貨幣資產做了如下安排:
2006年,王浩民購買了250萬元的5年期憑證式國債,當作收益穩定的低風險投資;2007年9月,王浩民將200萬元以民間貸款的形式借給了一位創業的同鄉,月息2.5分,時間為1年,作為中等風險的投資;而從2007年10月開始第一次投資基金,認購了250萬元的上投亞太優勢(377016),然而,當前已縮水將近40%,作為高風險的投資。
目前,王浩民一家每月大概約2萬元的日常生活開銷。
理財目標:
1. 在沒有實業支撐后,商鋪投資成為王浩民的主要收入來源,但由于2007年購置的商鋪長期閑置,風險很大;而2006年購置的商鋪租金很低。當務之急,王浩民想知道該如何處置那兩個燙手的商鋪。目前,2006年購買的商鋪還處在增值階段,但2007年購買的商鋪縮水了20%,該如何處置?
2. 16歲的女兒在讀高二,7歲的大兒子小學一年級。5歲的小兒子也進入適齡階段,但由于是香港戶籍,在穗讀書的學費會更加昂貴。未來三個孩子的教育是一筆不小的開銷。王浩民希望這三個孩子未來都移民澳洲,請準備一筆教育基金,已保證他們3個的未來。
3. 王浩民對當前的經濟形勢不很樂觀,也沒有更好的投資項目,因此,他決定長休一段時間。夫妻兩人目前沒有任何的保險。在保險方面,該如何給全家一個保障。
4. 王浩民的基金深度套牢,以目前的行情看,是否該贖回?請理財師重新規劃一下700萬元的貨幣資產。
付駿
畢業于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金融系,現任渣打銀行(中國)華南區投資經理,獲得香港銀行學會CFMP認證。擅長針對客戶理財的不同需求進行深層次的分析,并構建價值型投資組合。
一.客戶家庭財務狀況分析:

通過對以上王浩民先生家庭財務狀況的了解,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觀察家庭資產負債表,該家庭目前有50%資產是金融投資,50%資產是不動產投資,分配結構較為合理。其中金融資產那部分,分別由一年期、五年期和隨時能變現的投資構成,風險亦是高中低搭配,較為合理地進行了資產配置。不動產部分,除了一套住宅自住外,其余均為收入型資產,能夠產生一定的現金流滿足日常開支。
第二,觀察家庭現金年流量表,暫時本年度的收入大于年支出,盈余大約為30萬左右。但是本年度大部分收入來自中等風險且不穩定的私人貸款利息,如果這部分收入不能在年末實現或在未來不能帶來收入,那么家庭年度現金流將會成為負數,給家庭財務帶來一定困難。
第三,由于王浩民家庭在目前及將來一段時間沒有固定工作,其收入來源僅限不動產的租金收入和短期投資利息收入,收入較為不穩定,所以在正式獲得穩定收入之前,理財風格應以穩健為上。
二.綜合投資理財目標及建議
第一,商鋪投資
麗江花園新林商鋪應該繼續出租,盡量維持18萬/年的租金收入,滿足最低生活保障。至于洛溪新城商鋪,在貶值20%的情況下,應該去深入了解此商鋪貶值的原因。如果此商鋪前景向好,應該以較低的租金出租,至少形成一定的正現金流,增加家庭收入,可在未來合適時機提高租金或出售資產變現;如果是由于商鋪地段選擇失誤,而前景也堪憂,則應果斷地進行處理,將此資產變現,避免資產繼續貶值帶來的風險。
第二,子女教育
王浩民希望其三個子女將來能去澳洲留學,這將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不過考慮到王浩民大女兒現在16歲,大兒子和小兒子現在分別是7歲和5歲,所以目前優先考慮的是安排好大女兒留學澳洲的費用和大兒子及小兒子念至高中畢業的費用。
按照留學澳洲讀本科一年20萬人民的費用計算,需要至少為大女兒準備80萬人民幣的教育儲備金,在大女兒18歲至21歲的四年分別每年支付20萬。第一期20萬可以投資2年期到期保本型理財產品,在100%到期保本的前提下,有可能獲得較高收益,即使不能獲得收益,到時也能拿回20萬本金,保證大女兒順利入學。第二期至第四期的60萬可以分別投資3年期、4年期和5年期到期保本型理財產品,如能獲得一些收益,將能提高大女兒在澳留學的生活質量,即使不能獲得收益,也能保證大女兒在澳留學的最低生活學習費用。
大兒子現在7歲,在念小學;小兒子現在5歲準備入學,優先考慮的應是準備好在國內完成高中學習的費用,這部分資金可以從家庭年收入里支出。
第三,家庭保險
王浩民夫妻兩人都沒有保險,家庭財務保障空白,如果夫妻有意外發生,這將給本來收入不穩定的家庭雪上加霜。所以,王浩民夫妻在目前應該考慮投資一份意外傷亡保險以此來保證在主要家庭收入成員發生意外的時候,家庭的經濟狀況不致惡化影響年幼子女的正常生活。王浩民夫妻可以考慮各自投資一份安聯的安享豐年年金保險,這種保險既有在意外生故時償付的功能,又能補充養老年金。對于暫時無正式工作的王浩民夫婦來說,這是一種比較好的選擇,一舉兩得。
安聯安享豐年年金保險(分紅型)
產品特色
歲歲增長3% 年金越領越多
從55或60周歲開始,您即可每年或每月領取一筆保險金,可保證領取10或20年。自開始領取年金的次年起,每年領取的基本年金金額以上一年為基數按3%遞增,有效抵御通貨膨脹。
雙重紅利尊享 豐厚回饋累積
年金領取前,您的保單每年均可累積增額紅利;年金領取期間,仍能繼續每年分享紅利,邊領取邊累積,年年增值,持續遞增;保險期滿更有終了紅利,為您的壽辰送上一份豐厚賀禮。
身故仍可領取 家人有所保障
年金領取前及期間均享有身故保障。若在領取期間不幸身故,本公司將一次性支付尚未領取的有效年金及終了紅利,延續您對家人的責任與關愛。
第四,基金投資
王浩民投資的上投亞太優勢基金目前處于浮虧30%多的境況,主要的原因是自此基金建倉之時,亞洲新興市場的市盈率過高,中國及印度市場的市盈率在40倍以上,導致市場的理性回歸。就目前這個時點去看,亞洲仍是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如果是長期持有,在其良好的基本面支撐下,大多數金融機構還是比較看好這個市場的發展。不過,全球正在面臨通貨膨脹的負面影響,而且稀缺資源又面臨短缺,王浩民可以考慮將部分此基金贖回投資到受益于通貨膨脹的行業基金,比如保誠環球民生基礎基金;或者受益于資源短缺而引起資源價格持續上漲的行業基金,比如貝萊德世界礦業基金等。雖然2008年全球經濟面臨考研,但危機里也蘊藏機遇。只要能挖掘到市盈率合理且高速成長的行業和公司,這些機會還是不錯的。

三.總結
王浩民家庭資產負債結構還比較合理,負債較少,財務隱患較少;不過在家庭年現金表觀察到再過一年,其家庭的收入將可能小于支出,當務之急是迅速調整資產比例,出售一部分不動產,投資到穩健型資產,為未來的生活打好基礎,避免出現經濟危機。
《私人理財》點評
理財眼光放“長”也要看“短”
只關注眼前而忽視長遠,是投資者常犯的通病,本刊主人公王浩民卻恰恰相反。正因為“長遠打算”,在生意走下坡路之前,王浩民及時地做出“三三制”理財組合,才得以保證倒閉后的穩健生活。但他頻頻忽略的是,考慮長遠并不意味著放棄短期收益:商鋪長期低價出租確實賠本,但短期內終歸比閑置更為妥當;家庭整體財務尚不穩定,子女留學也不必一氣呵成,而應分清主次。
當全球都面臨著通貨膨脹的負面影響時,不僅小老板們,事實上,每一個人的生活都發生了些許改變。恰當的理財,風險需要分配,對于長期收益和短期收益也需要綜合考慮。行情并不明朗的時候,“未老先休”算是一種策略,但依然可以在等待下一步機遇的同時,首先撈取短期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