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長一段時間了,房產投資客們在低迷的樓市找不到方向,特別是二手房的投資,無論是從成交面積、成交宗數還是成交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都有著天壤之別。手中持有的買也不是,賣也不是。不過在看了滿堂紅研究部經理周峰擺出一連串數字證據之后,低迷樓市的二手房短炒投資策略也越見明朗。
房價下跌本已是一個不愿面對的事實,而廣州一二手樓之間的差價越來越小,成為打擊炒房客們的另外一記重錘。這樣的現(xiàn)實結果是,今年3至5月成交的轉售個案,幾乎與“短炒”無關,這讓以往靠炒房掙錢的“炒客”們茫然無措。本刊就此情形專訪了滿堂紅研究部經理周峰,希望他的觀點能夠給予點撥,好讓炒房客們守得云開見月明。
一二手樓差價縮小
一二手樓的差價縮小,在今年4月份廣州樓市表現(xiàn)尤為明顯。不僅二手樓市的交投不如3月,中介的業(yè)務量環(huán)比縮減約一成,短炒客降低價格出售的交易量也日益增多。記者綜合采訪廣州各大地產中介獲悉,這可能是四月受清明節(jié)、臺風天氣及一手樓發(fā)展商降價促銷等因素共同作用。
滿堂紅研究部經理周峰認為,主要是當月廣州的一手樓市發(fā)展商對所開發(fā)的樓盤售價進行策略性調整,看到送裝修、送管理費等作用不大,便直接將樓價下調一定的幅度。而二手樓的雖然除越秀區(qū)以外的各區(qū)都出現(xiàn)環(huán)比下跌的現(xiàn)象,但是下跌幅度遠遠低于一手樓售價,所以一二手樓差價明顯縮小。
目前的情況是,同板塊、同地段的一、二手樓價差距已從數月前的5500元/平方米縮窄到3000元/平方米左右,部分地段甚至只有2500元/平方米的差價,一二手樓市場之間的競爭逐漸加劇。
在滿堂紅研究部提供的2007年5月至2008年5月廣州市一、二手住宅買賣成交均價走勢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在房價最高峰的2007年10月,一二手樓價差為4000元/平方米,而2008年5月,一二手樓價差降低至3000多元/平方米。“當兩個市場的價差低于2000元/平方米時,二手樓因為各項稅費占房屋總價的比重較大,其價格優(yōu)勢便會蕩然無存。”周峰經理說。
二手房新興板塊活躍
盡管一二手樓價價差縮小,二手樓價難以與一手樓競爭,二手樓的短炒更是被邊緣化,但那個數據是綜合指標,對于具體的板塊和區(qū)域,還是具有其特殊的一面,傳統(tǒng)短炒板塊與新興板塊的劃分,就是二手房短炒投資冷點與熱點的區(qū)別。
按照周峰先生的觀點,廣州市的“短炒”分為傳統(tǒng)板塊和新興板塊。目前二手樓成交量萎縮、成交面積下降、成交價格下跌的主要集中在番禺區(qū)、越秀區(qū)、海珠區(qū)、天河區(qū)的四大傳統(tǒng)板塊,而荔灣區(qū)的周門、西華路,白云區(qū)的泰景新村、云苑新村、廣花路、西搓路等新興板塊,雖然目前各方面的成交額大不如從前,但是仍然存在巨大的短炒投資潛力。
以番禺為例,今年3—5月成交的轉售個案中,幾乎與短炒無關,大部分都是小業(yè)主持有時間在1—4年,屬于業(yè)主改善居住環(huán)境“換房”行為,出售價相對于數年前的購入價肯定有所上漲,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與去年同期價格相比,是下降了一定幅度的。如果小業(yè)主持有時間在半年以內還出手轉售,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其中并無獲利。
而白云區(qū)今年3—5月成交的轉售個案,除了部分屬于“換房”行為之外,其他都是屬于短炒,且在2007年“高位”接手后轉售仍有盈利,個別短炒個案的操作時間甚至只有一個月,雖然轉售價漲幅低于20%,但是在現(xiàn)今的樓市調整時期內,白云區(qū)、荔灣區(qū)還有這樣的表現(xiàn),實在是因為該類地段的投資價值被挖掘出來。
荔灣區(qū)和白云區(qū)的二手房短炒活躍,也是事出又因。荔灣區(qū)歷來是名校云集區(qū),東風東路小學、中星小學等均在此區(qū),適逢小學招生方案公布,周邊的物業(yè)相當受關注,咨詢客也相當多,絕大部分是為子女入學而購房。該區(qū)大多為樓梯房改房,樓齡較長,二手均價在9000—10000元/平方米,如可入讀東風東路小學的錦城花園,入讀中星小學的淘金家園等樓盤二手均價更在16000元/平方米以上。白云區(qū)自住需求大,長期處于求大于供,也使得二手房短炒高熱不退。

番禺成為短炒潛力股
近幾年來,番禺區(qū)都是一個房產投資熱點。由于番禺土地廣人少,開發(fā)商主要建造戶型以兩房或小三房為主,面積多數集中在60~100平方米之間,且據滿堂紅成交數據顯示,目前番禺二手樓價約5000元/m2,遠遠低于廣州樓市均價。地鐵三號線、新光快速路開通后,往番禺交通不便問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決,這些原因使得番禺成為眾多置業(yè)者的理想之地,番禺因此也成為一只短炒潛力股。
然而,我們目前定位的短炒,轉手速度肯定不如2007年10月以前。2007年8月,番禺區(qū)重復交易套數占總數的11.4%,其中重復成交最多的是麗江花園和祈福新村,兩者占總數的60%左右。那時候的短炒物業(yè)有八成在半年內轉手,其中兩個月內即轉手的物業(yè)占了近半數,而且收益也不容小覷。在目前的樓市境況下,已經難以達到那個水平的收益。下表中的個案分析顯示,番禺的樓價漲跌趨勢清晰,在短炒的傳統(tǒng)板塊中,除個別特殊情況之外,麗江花園、廣州碧桂園、祈福新村等小區(qū)的二手樓炒房收益都是非常可觀。
周峰先生因此對二手房短炒提出三點建議:一、著重關注總價在50萬元以下的房子。因為該類房產涉及的資金量不大,操作較靈活。今年以來該類物業(yè)的成交比重達到59.2%,供應量充足。二、重點關注白云、荔灣上述各地段的放盤行情(可跟中介溝通),若遇到稍低于市場價的兩房單位,可作為短炒考慮對象。三、番禺的大石、洛溪、鐘村一帶仍是傳統(tǒng)“短炒”板塊中最具吸引力的地段,只是操作時間或許會有所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