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種使年輕一代自立自強、合群合作的教育理念,陽光教育是針對獨生子女成長環境的孤獨而提出來的,特別強調要使人內心坦蕩、樂于助人。陽光教育還是一種愛心教育,即不僅要求教師和家長有愛心,知道什么是愛,以及如何去做才是對孩子真正的愛,而且要讓每一個孩子都學會愛,并且彼此學會關心、關愛、關懷、關注、關切和關照,成為笑得燦爛、玩得開心、活得快樂的一代新人。
如何實施“陽光教育”?陽光教育并不是玄而又玄、不可捉摸的。要實施陽光教育,可以從五個方面著手,或者說,具體表現為五個方面:給孩子提供一個適宜的成長環境,給予孩子理解和信任兩種關愛,培養孩子的智商、情商、意商三種品質,使孩子做到學會關心、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四個學會,對孩子實施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群育五種教育。
陽光教育是要促成年輕一代自由、和諧、健康發展,因而需要一個與之相適宜的環境。這種環境,其最大的特點應該是寬松:寬松當然就不是強制與強迫,不是條條框框地對人給予約束,但寬松也絕不是放任自流,不是無原則地遷就和隨心所欲。寬松乃是寓規范于無形,是一種張弛有度、交流暢通、互動和諧、其樂融融的狀態。
要使陽光教育順利進行,還需要具有相應的動力,就是要給予孩子理解、信任兩種關愛。
首先是理解:我們成年人都渴望理解,呼喚“理解萬歲”,其實孩子才是最應該受到理解的。現在孩子面臨著許多壓力,有來自學校的,有來自周圍社會環境的,還有來自同伴的。現在學校動不動就搞競賽、排名次,孩子會感受到壓力;周圍的同伴好像一個比一個聰明,經常得這獎那獎,孩子也會感受到壓力。如果家長不理解孩子面臨的處境,不設法給孩子減輕壓力,而是提出一個又一個目標,孩子就會逐漸失去學習、生活的樂趣。現在,獨生子女在家里沒有玩友,沒有競爭對手,只能與成人為伴,容易受到過多的呵護,或者被過多的期望所壓迫,很難有一個和諧自由的人格發展空間。因此,孩子身上出現了毛病,大人不應大驚小怪,而是要給予充分的理解。
給予關愛的第二個要義,就是信任。理解只是一種換位思考,它能消除人們之間的罅隙,掃除人心頭的陰霾;信任則是一種無聲的鼓勵,是對人能力和力量的一種肯定,能催人奮發,給人信心。孩子都是獨生子,往往置身于一個成人世界里:面對身高體健的成人,孩子往往會感到自己的孤獨、弱小與無能。如果成人能給予他們充分的信任,孩子就會感受到自己受到了肯定、認可與尊重,會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增添完成任務的力量,增加知難而上的信心。
要使幼苗根深葉茂,僅僅依靠空氣、陽光和水是不夠的,還需要增加氮、磷、鉀等養分。對孩子的成長而言,“氮、磷、鉀”就是智商、情商和意商三種品質。現在人們都很重視培養孩子的智商,卻嚴重忽視了對孩子健康的情感和優秀意志品質的培養。其實良好的情感和意志不僅是人成功必不可少的兩大條件,而且也是人健全人格不可或缺的兩大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情商和意商對于人事業的成功比智商更為重要。人的心理過程可以分為認識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這幾個方面是相互影響、不可分割的,因而智商、情商、意商的培養也不能偏廢。
責任編輯 蕭 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