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0日,第十屆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開幕。大眾汽車攜手上海大眾和一汽-大眾以超豪華陣容參加了這一中國汽車界的“奧運會”。做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汽車合作伙伴,又值奧運年,大眾汽車展臺的設計和布置圍繞“奧運旅程 大眾共享”主題,彰顯其做為2008北京奧運會汽車合作伙伴的特殊身份,全方位顯示其為支持綠色奧運、人文奧運和科技奧運所做出的努力。
大眾汽車集團執行副總裁、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總裁兼CEO范安德博士表示:“2008年北京奧運會將成為奧運史上的傳奇,也是整個中國、全體中國人所締造的傳奇。大眾汽車作為北京奧運會汽車合作伙伴,很高興能成為這傳奇的一部分。通過這次車展,我們要讓更多人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支持奧運,同時展現大眾汽車努力承擔企業社會責任,踐行做中國人民最可信賴的合作伙伴的承諾。”
奧運火炬車驚艷北京展臺
北京國際車展時值2008北京奧運會火炬傳遞期間。做為2008 北京奧運會火炬接力正式用車的供應商,大眾汽車將邁騰、途安、帕薩特領馭和Multivan四款帶有北京2008年奧運會火炬接力景觀標志的火炬接力車亮相于展臺。這是大眾汽車所提供的多款火炬傳遞正式用車中的4款車型。據介紹,在2008年5月4日至8月8日北京奧運會火炬中國境內傳遞期間,大眾汽車將提供959輛火炬接力車分別擔任火炬接力核心車隊中的先導車、指揮車、收尾車、車隊備用車,以及工作用車、服務用車等重要職能,全程為北京奧運會火炬中國境內傳遞保駕護航。
大眾汽車展臺上,4款火炬車的車身繪有耀眼的紅色火焰和黃色飄帶圖案以及“點燃激情,傳遞夢想”和“北京2008奧運會”的字樣,在展臺燈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火炬接力車的展示讓觀眾能夠近距離接觸奧運火炬車,領略奧運火炬車隊的風采,引來許多觀眾駐足觀看并紛紛拍照留念。
而做為2008年奧運會汽車合作伙伴,大眾汽車將為北京奧運會提供約5000輛各種車型,為奧運會提供車輛服務。
大眾汽車展臺還展示了高爾夫1.6、速騰1.8TSI和CrossPolo1.6等車型的奧運版車型。奧運版車型進一步拉近了消費者與奧運會的距離,吸引了無數觀眾的目光。
綠色車隊展示節能環保
支持“綠色奧運、科技奧運”是大眾汽車成為2008北京奧運會汽車合作伙伴的重要承諾。在本次車展上,大眾汽車將采用了大眾汽車技術領先、節能環保的動力技術的綠色車隊開上了展臺,讓觀眾進一步了解高效、節能、環保的理念在大眾汽車產品上的體現。這些將“節能環保”與“動力操控”完美結合的綠色車型包括:采用渦輪增壓直噴汽油機的速騰1.4TSI、采用渦輪增壓直噴柴油機的邁騰2.0TDI和Tiguan 2.0TDI和以環保燃料為動力的途安EcoFuel,盡顯大眾汽車先進的綠色動力技術以及強大的技術實力。
大眾汽車展臺還利用20多個實物展示,如:TSI和TDI發動機、DSG雙離合自動變速箱、EcoFuel發動機等實體解剖模型和高科技多媒體展示,通過互動方式,淺顯易懂地向觀眾們介紹大眾汽車先進的綠色動力技術,詮釋大眾汽車為支持北京綠色奧運做出的不懈努力。
體驗中心共享奧運激情
大眾汽車展臺還通過一系列新穎的展臺表演和豐富多彩的活動,全面烘托 “奧運旅程,大眾共享”的主題。

大眾汽車將2008 北京奧運會火炬的實物展示于展臺,引得無數觀眾爭相與之合影,體驗成為火炬接力手的感覺。展臺還設計了一個奧運匹克體驗中心,以高科技手段展現出各種體育競技項目的場景,使觀眾得到身臨其境的真實感受。各種奧運主題的互動游戲也讓觀眾們充分感受到奧運帶來的激情。
兩位來自德國柏林的著名時裝設計師Friederrike von Wedel-Parlow和 Regina Tiedeken則帶來了一場特殊的“生態”時裝秀。設計師以自然界中出現的各種圖形結構為靈感,設計出帶有鮮花圖案的裙裝和帶有碳分子結構圖案的外套。植物的葉綠素結構和世界氣候變化圖表也出現在時裝上,格外新穎。展示時裝所選用的面料與設計理念相一致,全部采用自然或再生的環保面料。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奧林匹克總監潘慶先生專訪
奧運經濟:大眾作為奧運會的合作伙伴,組織了很多的營銷活動。但是現在很多汽車企業都在簽約奧運冠軍,您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潘慶:大眾汽車從2004年6月正式成為2008年奧運會獨家合作伙伴,在奧運會期間通過大眾汽車給奧組委提供約6000臺官方用車,將接待代表團、政府、機構、運動員各類組織,然后在歷時97天中國奧運火炬接力中提供1000臺車,包括核心車隊和工作人員用車。
另外,你最后做的成功不成功,跟別人沒有什么關系,跟自己有關系。我們現在的確做了一系列的事情,比如在雅典的火炬接力,相信大家都看到了,第一名中國火炬手是上海大眾的火炬手,第二名中國火炬手是一汽大眾的形象代言人,這是我們連創幾個奧運歷史上的記錄。
奧運經濟: 科技奧運和綠色奧運是今年奧運的主題,作為汽車廠商,特別是奧運的贊助商,是怎樣在科技奧運方面體現大眾汽車作用的?
潘慶:科技奧運、綠色奧運是相關聯的,大家今天在展臺上看到我們是所有展商當中面積最大的,大眾品牌有30臺車,可以看到其中有高科技、高節能、環保的綠色車隊,這些綠色技術將來我們會引進到國內來。另外更重要就是我們的動力總成戰略,到2010年的時候,大眾集團下決心要在全國所有的車型上都做到減低排放20%。
奧運經濟:大眾是04年加入奧運的,能不能介紹一下大眾以往的營銷,以及未來的計劃是怎樣的?大眾除了是北京合作伙伴,還是火炬的贊助商,火炬的營銷這部分是單獨的計劃,還是融合在整個營銷里面來做的?
潘慶:關鍵的一個問題為什么大眾選擇在2004年作為2008奧運會唯一的汽車伙伴,當時我們說得很清楚,奧運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權威的市場營銷和公關的平臺。因此第一從長遠的角度講,我們要繼續提升大眾和奧迪的品牌形象,第二我們希望中國消費者,現在回頭來看,能夠更多地認識大眾的品牌。
在2005年的時候,當時我們總裁做了一個大眾奧林匹克復興計劃,就是憑著奧運會的精神“更高、更快、更強”來鼓勵自己的員工在生產、科技、研發、銷售,各個領域狠抓猛抓。我們可以看一下從大眾申請奧運合作伙伴之后,2006年、2007年的銷售額成績:2006年我們在往上走,2007年業績非常的可觀,2008年是我們的奪金之年,各種方面綜合來看,品牌是長遠性的計劃。

短期的計劃就是銷售,至關重要的是經銷商網絡的質量,希望通過奧運,能夠進一步提高經銷商網絡的服務和人員素質,以及硬件設施的改善。同時,有很多人都在問,花這個錢值不值,我說很難回答,像品牌升值你怎么衡量呢?另外很重要一點,就是企業的文化。通過奧運會這么一件事情,我們希望公司更有生命力,員工更積極向上,這是無價之寶。
第二在火炬接力當中,說實話在中國誰也沒有做過這么一個龐大的項目。97天傳遍全國各地,東南西北,中國又這么大,那時候物流等都非常的復雜。我們會在全國各地安排40套車,除了跟主車隊運行的幾個車隊,在落地后有40套車跟奧組委掛鉤,幫他安排協助做好奧運會的事。這肯定是我們為奧運會作出貢獻的一部分,也是我們的一個決心,我們要做到別人做不到,別人從來沒有做過的事情,這是我們要做出來的。關于火炬接力我們很有信心,跟中國政府、國際奧組委、北京奧組委合作,會做得非常成功。

奧運經濟:我所了解的情況,大部分的贊助商如果投入1塊錢作為加入奧林匹克贊助商的話,大概會有3、4塊錢的相關宣傳費用,大眾投入多少?做宣傳的比例是不是也是如此?
潘慶:投入奧運會當中,除了剛才說的5000部車、人、科技,還有和奧組委的大力配合,更重要的一部分是一個企業的決心,錢多錢少沒有關系,你剛才說的數據我確實也聽說過,最后并不是用金錢來衡量的,主要是看最后服務到位不到位,客人對我們的產品、人員滿意不滿意,這是最重要的。
奧運經濟:大眾汽車一貫很注重環保,馬上要進入奧運倒計時100天,大眾有一個機會,就是到火炬接力和奧運用車都是大眾提供的,在奧運村里面會不會提供環保的汽車?或者有新的技術突破,直接傳遞綠色的理念?
潘慶:綠色奧運當然是大力協助奧組委去實施,我們在中國過去2、3年從學生開始抓,最有發言權就是我們做的一系列活動,包括和奧運冠軍和在校學生,第一認識環保的重要性,第二知道怎么做才是環保。另外大眾集團包括兩個合資企業,在環保方面,無論是工廠還是經銷商網絡,他們都在積極的爭取達到ISO19001,現在大部分都達標了,經銷商也大部分達標了。在奧運會期間,剛才說到綠色車的概念,綠色車并不是擺著看的,我們就是要把這些車輛用在奧運賽事期間,為了運輸,比如說我們運動員、記者朋友,在場館來來回回坐交通工具,而且現在正在和奧組委商量方法,車應該停在什么地方,怎么給運動員和媒體在場館附近提供最有利的服務。
奧運經濟:您剛才說境內的,境外是否也有參與?
潘慶:大眾集團在2004年簽約的時候,我們享有的是中國奧運贊助商的權利,不包括國際上的。
實際上大眾集團跟奧運關系非常密切,在巴塞羅那奧運會期間我們子品牌就曾經贊助過奧運會,包括荷蘭、瑞士、克羅地亞、德國都是當地奧組委的贊助伙伴,我們跟奧運有很密切的聯系,所以不管在哪一個奧運活動當中,多多少少都能夠看到大眾的身影。
奧運經濟:奧運會這次舉辦對中國汽車市場有沒有什么積極的作用?
潘慶:中國的汽車發展當然不局限于過去的30年,但是中國汽車事業的突飛猛進是從過去30年開始的,我覺得奧運會是又一個非常好的時間段,為中國汽車事業提供了突飛猛進到下一個階段的機會。跟剛才說的一樣,奧運會有兩個主題,科技奧運和綠色奧運,如果中國企業能夠像大眾一樣重視環保、高節能、低能耗,這是向世界汽車產業領導者邁進了一步。如果汽車行業能夠進入下一個階段,有一個更大進步的話,這對中國經濟無疑將是非常大的幫助。對于大眾汽車,我們希望通過這個完美的平臺,能夠提升我們品牌的形象,我們希望能夠通過奧運這個平臺,鼓勵大眾內部的士氣,我們希望通過奧運這個事情短期內增加我們銷售,改善我們經銷商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