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剎海是北京城享譽盛名的歷史文化旅游風景區。景區位于北京城區中軸線的西北部,東起地安門外大街北側;南自地安門西大街向西至龍頭井向西北接柳蔭街、羊房胡同、新街口東街到新街口北大街,西自新街口北大街向北到新街口豁口;北自新街口豁口向東到德勝門,由德勝門沿鼓樓西大街到鐘鼓樓,自清代起這里就成為游樂消夏之所。在美麗的什剎海景區內,您可以乘坐三輪車游覽老北京的胡同、古跡;可以乘坐櫓船觀賞迷人的三海風光;可以坐在酒吧里細細品咄這里的文化、歷史……奧運臨近,北京城的每個角落都在因此而雀躍,披上奧運色彩的什剎海又將是怎樣一番景象?聽聽什剎海風景管理處的楊立群書記是怎么說的。
奧運經濟:請您介紹一下什剎海歷史和現狀。
楊立群:什剎海歷史悠久,文化深厚。其名稱,見于歷史記載的金代稱白蓮潭,元代稱積水潭、海子。據記載,元世祖忽必烈新建大都城,在什剎海東岸確定了全城規劃的中軸線,并從元、明、清三朝一直沿用到了今天,什剎海因此被譽為“古都之源 ”。 為解決城市水源及漕運的問題,杰出的水利專家、天文學家郭守敬主持設計規劃,引昌平白浮泉諸水至積水潭工程,并開通了積水潭至通州的漕運河道,使積水潭成為了京杭大運河的北端點碼頭,被稱為北京的古海港。
什剎海風景怡人、楊柳垂碧、碧波蕩漾,后來逐漸演變成了京城王府、寺廟和名人聚集之地。如著名的恭王府,是現在保存最完好的王府。廣化寺,現在是北京市佛教協會所在地,其他的寺廟還有火神廟、關岳廟等等。宋慶齡故居,是宋慶齡生前生活和工作過的地方。其前身是清末年代醇親王載灃的府邸花園。其他的故居還有海棠掩映的郭沫若故居,戲曲大師梅蘭芳故居以及老舍故居等等。
什剎海還是民俗聚集的地方。著名的荷花市場,明清時期曾是老百姓休閑納涼的場所,現在是一條剛剛興起的時尚休閑商業街,帶著濃郁的文化氣息和時尚感覺,為古老的什剎海吹來了現代風、國際風,也吸引了中外游客來這里休閑娛樂。煙袋斜街,有著濃郁的老北京色彩,歷史上是以經營煙具、古玩為主,素有“小琉璃廠”之稱?!把嗑┬“司啊敝坏摹般y錠觀山”就在煙袋斜街附近,站在橋頭,你可以深切感受到原生態老北京的歷史和現在。
著名的老北京胡同、四合院主要分布在大、小金絲套地區,現在這里也是胡同游覽的主要區域。坐上人力三輪車,穿越老胡同,漫步其中,回味悠長。你可以真切體會到老北京原汁原味的民居建筑,老胡同青磚灰瓦,自然天成。胡同里的四合院保留了傳統四合院的整體格局,簡單平實、謙和樸素,外國友人來到這里,感受到熱情樸實的接待,親切得感覺像是回到自己的家里一樣。
什剎海還是一個培養優秀學子的地方,有著悠久歷史的輔仁大學和世界冠軍的搖籃“什剎海體校”也坐落在這里。
什剎海集文物古跡、歷史遺存、風景旅游、民俗民風于一體,1999年被列為北京市面上二十五片歷史化保護區之一,是面積最大的一片。2005年《中國國家地理》雜志將什剎海與廈門鼓浪嶼、蘇州老城、澳門歷史城區、青島八大關并稱為“中國最美的五大城區”。北京人自己更是將什剎海視為展示北京歷史文化的窗口。
奧運經濟:北京奧運對北京的文化、旅游都有積極的作用,您如何看待,什剎海是否有機會的存在?

楊立群:奧運會將對主辦國與主辦城市在經濟、城市建設、社會文化及歷史方面產生長久的影響。北京2008年奧運會為什剎海的保護和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推動力,為深入挖掘北京傳統歷史文化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前景和機遇。它促成什剎海地區很多市政基礎設施的改造、完善,景區環境的提升建設,這將以人為本,有效改善居民居住及生活環境,有利于和諧景區、和諧社區的建設。同時,08年奧運會提出的“人文奧運”和“綠色奧運”為什剎海文化資源的利用與發展提供了絕好的發展機遇,在一定程度上為什剎海創造了新的旅游發展契機。
什剎海發展人文奧運的優勢是非常明顯的,包括其歷史文脈、地理位置等優勢。什剎海的資源蘊涵著較高的自然環境、歷史、文化、藝術等綜合旅游價值。什剎海應成為北京地域人文精神的代表,其自然、人文景觀通過整治整合,進行適度的主題溯源與提升、整理和包裝,將精彩的景觀、獨特的魅力,呈現給北京2008的奧運會,呈現給中外游客。
奧運經濟:什剎海已經逐漸成為首都休閑文化的一桿旗幟,對于這里的定位,有沒有詳細的規劃?
楊立群:什剎海是北京內城老北京特色文化保留最完整的地區,也是北京最時尚前衛的休閑場所之一。2005年,西城區政府編制了《什剎海歷史文化保護區三年規劃保護綱要(2006—2008)》,將其作為《“十一五”時期什剎海發展規劃》的第一階段予以落實。為規范什剎海地區業態,西城區政府還委托專業科研機構編制了《什剎海地區業態調整規劃》,使什剎海地區產業的發展、調整與控制有了科學依據。
規劃將什剎海定位首先是居住區,其次是保護區和旅游區。這種功能定位決定了什剎海地區的各項整治工作必須以保護歷史風貌、挖掘文化內涵的前提下,推動歷史街區協調發展,保護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符合歷史街區空間的文化旅游產業,促進文化復興。
依據《三年規劃》什剎海地區的整治工作正在積極推進。被北京市政府列為今年重點打造的8條奧運商業特色街之一的煙袋斜街,其建設工程已進行過半,預計明年4月完工。屆時,煙袋斜街將成為具有明清風貌和京味文化十足的步行街。已經竣工的火神廟西側廣場綠樹掩映,亭廊穿梭,成為市內又一處可供市民、游人觀賞、休閑的地方。改造后的前海小廣場,視野更為開闊,能夠總攬鐘樓與古樓,為市民休閑健身提供了便利;前海西沿“荷花市場步行街”一側種滿荷花,重現昔日賞荷勝景。以荷花市場為代表的什剎海酒吧街,是北京市特色商業街之一,什剎海的酒吧在政府部門的規范引導下,如今已經呈現出一種優容、雅靜的意境和大隱于市的氛圍,與什剎海深厚的底蘊相吻合。
通過各項整治工作,在2008年以前,什剎海將成為以文化旅游業為主導,與商業、服務業協同發展的,基礎設施體系和配套服務體系較為完善的,一個最佳生態環境和人文環境的完美結合。到2010年,我們要將什剎海初步建成古都風貌完好、居民生活現代、特色旅游發展適度的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京城文化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