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盛況空前的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背后,閃現著數十家贊助商的身影。從鳥巢開幕式上的大屏幕,到維持比賽運營的信息系統;從奧運場館的水電供應,到運送人員物資的物流保障,來自全球的奧運贊助商全力支持著“兩個奧運”的成功。贊助商們也憑借排他性的奧運贊助權益,抓住2008年這一全中國乃至全世界最為關注的大事件,將一場體育賽事迅速轉化為商業的成功。
聯想是北京奧運會唯一一家源自中國的國際奧委會全球合作伙伴,北京殘奧會合作伙伴,同時也是祥云火炬的設計者和唯一一家源自中國的奧運火炬接力全球合作伙伴。多重獨特身份,讓聯想吸引了來自全球的目光。
服務奧運零故障
聯想加入到國際奧委會TOP級別的陣營中還有一個小小的插曲。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當時的贊助商IBM第一次引入互聯網系統,結果出現了系統癱瘓。2004年IBM退出了IOC陣營后不久,剛剛收購了IBM的聯想集團宣布加盟奧運。2006年,在一道道質疑的目光中,聯想實現了都靈冬奧會上的零故障,聯想奧運的第一步走得沉穩踏實。

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上,聯想承擔著搭建信息系統的重任。最終,聯想不僅兌現了對北京奧運的莊嚴承諾,同源訊等合作伙伴共同保障了奧運信息系統的全程完美運行,同時還通過一系列的奧運推廣舉措,在全球觀眾面前展示了中國企業的風采。
聯想在奧運會上的出色表現,贏得了包括國際奧委會、北京奧組委、海內外媒體和公眾的高度評價。道·瓊斯、《華爾街日報》和國內權威媒體紛紛對聯想在北京奧運會上的表現表示贊賞。
國際奧委會公開指出:“在奧運歷史上,有眾多通過奧運建立強大全球品牌的成功案例,在北京奧運會上,聯想繼承了這一傳統。”
作為北京奧運會的計算機技術設備獨家提供商,聯想以3萬件包括服務器、筆記本、臺式電腦、打印機在內的技術設備,構筑了北京奧運信息系統平臺,覆蓋計時計分系統、評論員信息系統、賽場成績系統、比賽管理系統等七大核心領域。這些由聯想設備構筑的信息系統,遍布7個奧運舉辦城市、38個競賽場館、18個非競賽場館,它如同北京奧運會的“神經系統”,維持著奧運會繁雜的賽事運營和組織管理工作。奧運會的每一個信息數據,都被聯想設備及時地記錄、存儲和傳輸。
一支580余人的聯想奧運技術服務團隊,堅守在各個奧運IT技術崗位。這支曾在都靈冬奧會和好運北京測試賽中積累了豐富經驗的團隊,組建了一套嚴密的四重技術服務體系,能夠快速響應并有效化解賽場內外可能出現的信息系統風險,確保信息系統的穩定。駐扎在各個奧運場館的聯想技術服務團隊,提供了前端的工程師現場服務和技術專家現場巡查。同時,他們還獲得后臺的雙重支持,包括數字北京大廈內奧運技術運營中心的全天候遠程監控,以及聯想北京、大和、羅利全球三地研發中心的遠程支持。對于“奧運會永遠沒有第二次機會”的風險,四重服務保障體系給奧運信息系統有力的支持。
國際奧委會首席技術官Jean-Benoit Gauthier對聯想這家來自于中國的國際奧委會全球合作伙伴給予了高度評價:“簽約TOP四年以來,聯想為奧運會提供的卓越產品和優質服務讓我印象深刻。2006年和2008年,聯想以零故障的優異成績分別成功支持了都靈冬奧會和北京奧運會,為奧運會的信息技術服務工作樹立了新的標桿。”
品牌營銷全方位
北京奧運和殘奧不僅是一場體育盛會,也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國的平臺。為了向全球公眾展示科技奧運的精彩,聯想在奧林匹克公園建設了聯想數字奧運體驗館,內設祥云火炬展示區、聯想支持科技奧運展示區、互動體驗區等六大功能區,建筑主體采用飛鳥展翼的造型,外形簡約時尚,預示著聯想朝著國際化的更高目標展翅翱翔。
奧運期間,聯想數字奧運體驗館成為了展示聯想一流國際化企業形象的重要陣地。它以“奧運科技惠及大眾”的理念,為公眾帶來科技奧運的全新體驗,讓公眾零距離感受聯想的創新產品和科技,分享了奧運激情。
聯想科技奧運體驗館自揭幕以來,每天接待近3000人次,其中有1700余名國際賓客前來參觀。以聯想科技奧運體驗館為平臺,聯想影響了一大批國際觀眾,他們在對聯想品牌建立了好感后,將成為在全球傳遞中國國家品牌的使者。
為了幫助全球媒體、運動員和代表團成員及時有效地傳遞自己在北京奧運會期間的所見所聞,聯想在北京奧運會主新聞中心和北京、香港和青島三個城市的奧運村開設了7家奧運網吧,總計配備了近260臺電腦,為各國代表團成員和全球媒體免費提供便捷舒適的信息服務。聯想奧運網吧清新時尚的環境,免費舒適的服務,成為媒體和運動員的重要溝通平臺。奧運開幕以來,聯想網吧平均每日接待外國運動員和媒體4000人次,整個比賽期間接待量超過6萬人次。包括美聯社、新華社、NBC、CNN、BBC等國際知名媒體記者,以及古巴女排、跨欄名將羅伯斯等一批體育明星先后來到聯想網吧,享受聯想提供的互聯網服務,并對北京奧運會提供的此項服務紛紛給予好評。
為了讓各國媒體更好地報道北京奧運,聯想開奧運信息技術服務之先河,創造性地在北京奧運會主新聞中心(MPC)和北京國際新聞中心(BIMC)分別設立了2家多品牌電腦服務中心。一支總數40人的聯想國際化服務團隊能夠用多種語言,為媒體記者提供多品牌筆記本硬件維修、系統安全及恢復、軟件問題解決等服務,全力保障全球2萬多名媒體記者的筆記本電腦等IT設備正常運行。奧運期間,聯想多品牌電腦服務中心共接待了中外記者392人次,服務的筆記本品牌近十種,整體解決率達100%。
全球推廣,中國印象
2007年,聯想打造了以“淵源共生,和諧共融”為理念的“祥云”火炬。這一方案在全球388個方案中脫穎而出,最終成為北京奧運會火炬。2008年4月奧運火炬傳遞啟動以來,“祥云”歷經20000多名火炬手的手手相傳,為全世界人民帶去無數激情與歡樂。
火炬接力是奧運賽事以外影響力最大的活動。2008北京奧運火炬接力,也成為向世界展示中國的窗口。作為首家源自中國的奧運會接力全球合作伙伴,聯想不僅懷著滿腔熱忱設計了祥云火炬,還支持了火炬的全球傳遞。
100多天里,北京奧運圣火完成了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境內31個省、市、自治區,106個城市的傳遞,點燃了沿途公眾的奧運熱情,為北京奧運會起到了很好的預熱作用。聯想全方位支持了火炬接力運行,并選拔了近1500名火炬手參與了傳遞。通過花車運行、沿途景觀、制作物派發以及火炬手接待等工作,助力北京奧運會火炬全球接力的圓滿完成,進一步擴大了火炬接力的全球影響力。
中國舉辦北京奧運會,大大增強了國際影響力。針對全球貴賓,聯想制定了全球貴賓款待計劃。借助聯想遍布全球的商業網絡優勢,聯想全球貴賓款待計劃傾力為來自世界各地的“社會名流”打造完美的奧運體驗之旅。
聯想邀請的全球500名貴賓,有數位來自英美等國的前政要,有來自世界500強以及各行業領導企業的商界巨子,如雅虎總裁、香港電訊盈科總裁、IBM、寶馬、思科高管等等。在文化體育界,聯想還邀請了F1威廉姆斯車隊首席運營官、NBA主席等一批具有廣泛國際影響力的知名人士。聯想通過觀看開幕式或閉幕式、熱門比賽,與奧運明星面對面交流,參觀文化名勝,數字奧運體驗,文化晚宴等豐富的活動,向這些全球貴賓展示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成就,讓全球貴賓在收獲2008北京奧運難忘之旅,留下對中國最美好的印象。
奧運營銷國際化
聯想通過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整合營銷活動,在向世界推廣北京奧運,傳播奧林匹克精神的同時,也顯著提升了自身的品牌價值。
奧運期間,聯想在全球范圍內實施了主題為“聯想,成就科技奧運夢想”的廣告計劃,涵蓋電視、廣播、報紙等多種傳播渠道,針對全球億萬關注奧運賽事的觀眾、聽眾恰到時機地傳播廣告訴求。同時,通過遍布北京的戶外媒體、車身廣告等渠道,這些廣告讓聯想品牌在各個角落形成統一鮮明的視覺系統。
在國內頗受關注的央視奧運節目中,直播間主持人筆記本均印有醒目“Lenovo”標識。央視“奧運獎牌榜”由聯想冠名,在億萬收看奧運賽事轉播的電視觀眾中提高了聯想知名度。
除了硬廣攻勢,口碑營銷和博客營銷也成為聯想奧運營銷創新的一大看點。聯想在自己的網站上建立了一個叫做“奧運之聲”的博客群,邀請來自25個國家的100位著名運動員在這里開通奧運博客,把在北京奧運會期間的見聞分享給全球網友,為他們展現一個更加新穎鮮活的奧運會。借助網絡論壇,有關聯想支持奧運的話題也吸引了眾多網友的熱情參與,通過與網友的互動,聯想收獲了口碑營銷的顯著效果。
此外,聯想面向10多個國家的網友,拍賣了30臺世界冠軍簽名的奧運火炬典藏版筆記本電腦,并將拍賣所得用于改善世界最貧困地區兒童的生存狀況,創新性地將公益計劃與聯想產品、品牌推廣有效結合。
“道瓊斯觀察”和“全球語言監測機構”等第三方機構的調查數據顯示,聯想奧運營銷的表現,在本屆奧運會眾多全球合作伙伴中居于領先地位。
美國《商業周刊》的調查顯示,全球已有53%的受訪者認為聯想是新興國際品牌中的佼佼者;在中國市場,從2004年到2007年,聯想的品牌價值提升了一倍,從307億上升到607億。
借助并購IBM全球PC業務和奧運營銷,今天的聯想已成長為一家年收入近170億美元,在全球擁有23000余名員工,在6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立分支機構,在16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業務的國際化公司,并作為一家身處充分競爭行業的中國企業,躋身世界500強。
從2004年簽約TOP協議,到2006年完美亮相都靈,再到2008年成功支持北京奧運會,伴隨奧運五環一路走來的聯想,憑借成功的奧運營銷,顯著提升了聯想品牌在全球范圍內的知名度和美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