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07年10月24日,時任全國體協董事的天津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在全校運動會結束之后發表了演講,面對臺下躊躇滿志的青年人他激情發問:“中國什么時候才能派出一個選手參加奧運會?中國什么時候才能派出一支隊伍參加奧運會?中國什么時候才能舉辦一次奧運會?”是啊,五千年泱泱大國真的派不出一個人去參加奧運會嗎?
張伯苓心頭上這個奧運結終于在1932年被一個名叫劉長春(1909年11月25日—1983年3月25日)的年輕人解開了。那是在美國洛杉磯舉行的第10屆奧運會,劉長春作為中國代表團唯一的運動員踏上奧運田徑賽場,成為了中國奧林匹克運動的第一人。巧合的是,正是張伯苓校長給奧運會發的緊急電報才替劉長春報上了名。
劉長春出生在大連金縣小平島河口村,那時日本人侵占了大連,劉父的鞋店生意也被擠垮,只得回家務農。上小學時,劉長春經??吹阶约旱耐楸蝗毡救似圬摚瑳]有足夠反抗能力的他暗下決心,“一定要為中國人爭氣!”在被日本人統治的環境下,劉長春一天天長大。14歲那年,他在一次中日中小學生田徑對抗賽中, 以100米11秒8、400米59秒的優異成績戰勝所有的日本少年選手,并創造了大連小學生中、短跑紀錄,將他的田徑才華充分展現了出來。這成績遠遠超出中學生的水平,但當時的中學掌握在日本人手里,中國學生必須把日語稱為“國語”,作為必修課,每周還要干五天的苦役。就是這樣的學習,慢慢的也無法讀下去了。此時,全家九口人的生活全壓在父親身上,日子越來越難,劉長春作為長子,必須幫助父親掙錢養家。于是,僅讀了一年中學的劉長春輟學來到一家玻璃廠當起了學徒。
1927年全市的一場運動會,使熱愛體育的劉長春的生活發生了巨變。在那屆運動會上,18歲的劉長春跑出了百米11秒的好成績。這成績震驚了從沈陽趕來的東北大學體育系的一位老師。這位老師意識到,自己已經發現了一個奇才。他找到了劉長春,問他愿不愿意去沈陽繼續上學,劉長春太喜歡田徑了,在征得父親同意后,他真的去了沈陽,成為東北大學體育系的一名學生。1928年7月,劉長春在哈爾濱“東北大學與俄僑田徑對抗賽”中,一舉為學校奪得100米和200米兩項冠軍。
東北最高軍政長官張學良,不僅是個體育迷,而且是個頗有遠見的將軍。他創辦北陵體育訓練基地,就是希望盡快培養出一批人才,和世界上的高手一比高下,同時,也達到體育強國的目的。于是他策劃了一場中日德三國邀請賽,就是在這次邀請賽上,劉長春迎來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比賽,他的競技才能脫穎而出。
1928年10月19日,劉長春參加了這場中、日、德三國在東北大學舉行的田徑對抗賽,以10秒7的成績打破全國100米紀錄,因此得到了張學良的賞識,從那以后張學良每月給劉長春30塊銀元的補助,還以每月800塊銀元的重金為他聘請了一名德國教練,使他在東北大學學習期間得以繼續訓練,劉長春也不負眾望:1929年5月31日至6月2日,在沈陽舉行的第14屆華北運動會上,劉長春一舉打破100米、200米和400米3個短跑項目的全國記錄,成績分別是10秒8、22秒4和52秒4,當時這些成績非常令人鼓舞,因為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會100米冠軍的成績也是10秒8;1930年4月,在中國第四屆全運會上,他又獲得了100米、200米、400米三項冠軍。在以后國內的體育比賽中,他保持100米10秒7這一成績達25年之久,被譽為中國短跑名將。
1931年,“九一八”事件爆發,日寇占領了東北三省,建立起偽滿洲國。國難當頭,東北大學只能停課遷校,劉長春和同學們搭上了開往天津的客輪,準備去北平復課。1932年春,第10屆奧運會將在美國洛杉磯舉行。日本當局許以高官厚祿,要劉長春代表“偽滿”參加此屆奧運會,妄圖利用他的成就提高“偽滿”聲譽,未果。為了制造輿論、爭取國際承認,他們隨后又在偽滿的報紙上宣稱:“劉長春等人將代表滿洲國參加7月舉行的奧運會?!?月,劉長春在關內《大公報》上發表聲明,拒絕代表“偽滿”參加奧運會,此舉受到張學良將軍的贊賞。之后,張學良將軍出資1600美元支持劉長春參加奧運會。由于南京國民黨政府麻木不仁和日偽特務的破壞,其他幾人未能同行,劉長春成了唯一參賽的中國運動員,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參加奧運會的運動員。1932年7月6日、7日,上海新聞界、體育界及團體近2000人為劉長春餞行,場面熱烈。7月8日,劉長春及宋君復自上海搭乘郵輪,出發前往美國洛杉磯展開中國奧運首航。郵輪經過神戶時,有日本記者上船采訪,詢問劉長春是否代表滿州國參加奧運會,劉長春立即回答說:“我是中國人,當然代表大中華民國?!辈痪绵]輪郵報員送來一封電報,是日本體協致滿州國參加奧運代表選手一路順風大獲勝利的電文,劉長春生氣地回答,“船上只有中華民國的代表,沒有滿州國的代表”,并將電報退還。經過21天海上行程,郵輪在7月29日抵達洛杉磯。
論實力,劉長春已具備了世界水平,但由于20多天的長途跋涉,他的體力和運動能力都下降了很多,到達洛杉磯的第三天即參加100米預賽,僅以11秒1的成績名列小組第五名,未能進入下一輪比賽。在200米比賽中,他跑出了22秒1的好成績,發揮了自己的水平,但僅獲小組第四名,未能進入復賽。原定要參加的400米比賽也因體力不支而放棄。關于比賽結果,劉長春在日記中寫到:第一名為星卜森,勝余有4碼,成績 10秒9,余居第5,當在11秒左右。起碼時頭五六十米在先,約至80米后,被后來者超過,原因畢業考試一個月,航行勞頓,缺少練習所致。比賽結束后,劉長春因路費不夠,而無法回國,后來是在當地華僑的捐助下,才回到了祖國。
1936年劉長春第二次代表中國,參加第11屆奧運會,同樣由于28天的海浪顛簸,體力消耗較大,而未能取得好的成績。
1937年,劉長春因傷終結了自己的競賽生涯。此后十年,窮困潦倒的他四處漂泊,淪落到社會最底層。
1949年,新中國誕生,他才得以體育教師的身份返回體育場。之后,他一直在故鄉大連任教。1979年11月,中國恢復了在國際奧委會的席位,劉長春曾擔任中國奧委會副主席、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等職。
1983年3月25日,他因病辭別人世,享年74歲。一年后,新中國正式參加在美國洛杉磯舉行的第23屆奧運會。之后人們得知,他的名字已被列入了1984年中國奧運會代表團名單中。
劉長春從事體育教育40余年。在多年的教學生涯中,他一貫嚴于律己,堅持求實精神,重視加強體育基本功訓練和“示范動作規格化”,倡導啟發式教學。他說:“一個學生、一個運動員只有吃大苦,有拼勁,將來才能有成就”。
劉長春的兒子回憶父親時說:“當1981年中國女排奪得世界冠軍時,父親淚流滿面,徹夜難眠。父親的愿望有兩個:一是中國人能在奧運會上奪得金獎,讓中國的國旗、國歌通過奧林匹克的運動場傳向全世界;二是中國有朝一日能舉辦奧運會?!彼牡谝粋€愿望早已實現,而第二個也在一步步向我們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