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寶寶一歲七個月,可獨立吃飯,基本能表達她的要求。有友戲稱:此時的孩子最傻呼呼的可愛有趣,讓做什么就做什么,兩歲半后有自己思想,就會動小腦筋了。聞聽此言,我遂決定要好好利用。
下班回家,我大喊:“寶寶,拿拖鞋!”寶寶欣喜地拎一雙與小手不相稱的大拖鞋,屁顛屁顛地送過來;有客人來訪,大家邊吃香蕉邊聊,寶寶也忙著,一趟趟地把香蕉皮,拿去扔進垃圾桶里。
為了讓寶寶“干活”,我們都在矮茶幾上吃飯。寶寶最愛分筷子,隨機性很強,外婆和外公各得三支筷子,可憐的爸爸得一支,我總算分得一雙。
飯畢,寶寶抹桌子,桌上飯粒油跡原不過二三處,寶寶卻擦得到處都是,最后,寶寶的兩個袖口也變成抹布,樂此不彼地在油跡中拖來拭去,可見其干活時的奉獻精神。
寶寶快兩歲了,試著學洗自己的襪子了。很顯然,寶寶熱情積極地做這事,甚至我們剛曬好的襪子,沒及時收好,也被眼快,勤勞的寶寶拿去清洗。
一盆水浪費了許多洗衣皂,泡沫堆得尖尖高高的,寶寶很興奮,看泡沫在小手里變幻無窮。襪子沒洗凈,方圓幾平米都成了水淹之地,寶寶成了真正“水靈靈”’的小人兒,我們只好把寶寶和襪子一起,拎進她的澡盆里繼續涮洗。
寶寶很樂意掃地。一把小掃帚,用起來很有少林武僧的風韻,掃一會兒地,再舞上幾下。那次不小心一帚敲到了寵物狗狗的屁股上,11歲的老家伙很不滿意年長之尊被年幼欺負,粗著嗓門“罵”了寶寶幾聲。嗨,還真見效果,我們屢次勸寶寶掃地別亂舞,她總不聽,此番被狗狗吼了,立馬就收斂許多。
有鄰居“批評”我們:“你家寶寶真可憐,這么小就當童工做家務。”我很財迷地答:“去年寶寶每月都要吃去八九百元的奶粉錢,我當然要想法兒賺回來。”那人看我的眼神頓時怪怪的,寶寶做家務這事,就被越描越黑了。
自從家里有了“小童工”,我們更加繁累不堪,寶寶外公常給我們打氣:“再咬牙堅持。等寶寶長大,不愛做家務時,你們就輕松了。”我們一聽樂了,哈,爸爸是安慰我們呢,還是打擊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