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數中國人眼里,棺材是一種不祥之物。尤其是國家明令禁止土葬之后,棺材幾乎退出了歷史舞臺,誰還會靠做棺材、賣棺材謀生呢?然而,廣西柳州卻有一個大嫂偏偏是癡狂的“棺材迷”,她不僅做“棺材”、賣“棺材”,連她家的床、茶幾、桌椅和紙巾盒全是“棺材”,而且堅持努力復蘇“棺材是一種吉祥物”的傳統民俗!
你不會認為她是個精神病吧?她難道不會受到世人的嘲諷與唾罵嗎?如果我告訴你。她因此賺了200萬元,你會有什么感想呢?
特立獨行!生猛大嫂做棺材阻力重重
黃蝽瑛盡管只是一個普通的農婦,但她有和男人一樣強悍的“神經”,敢作敢為!否則,她怎么敢日夜與棺材打交道,要靠做棺材生意致富呢?
黃蜻瑛出生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鹿寨縣龍江鄉,今年39歲。她的父親是個木匠,擅長做棺材。父親曾希望黃蜻瑛繼承祖業,可她嫁到鹿寨縣鹿寨鎮后,便和丈夫到廣東省東莞市昌明板材廠打工。直到2002年秋,她的丈夫不幸被機器“吃”掉3根手指,他們才回到柳州。丈夫去飯店打雜,她則給人當保姆。
2003年夏天,東家的寵物狗死了。當東家為如何處理狗的尸體發愁時,黃蜻瑛對東家說:“我會做木工活,要不,我給寵物做口棺材吧!”她說干就干,果真操起工具做了一口小小的棺材,讓寵物狗“入土為安”了。東家十分欣慰,當場獎給她500元錢。
受此啟發,黃蜻瑛突然萌發了做寵物棺材的念頭!但她剛說出想法,就遭到了丈夫的極力反對:“棺材太晦氣,你千萬別沾,沾了會倒八輩子霉的!”黃蜻瑛說:“你胡說,過去我爸就給人做棺材,不是活得好好的嗎?”丈夫卻恍然大悟地說:“你還別提這事,說不定咱家這些年磕磕碰碰的事,就與你爸有關!”說來也巧,那些年黃蜻瑛家確實禍不單行:先是母親在干農活時猝死;婚后,兒子經常生病;后來,公公也患高血壓去世了;現在,丈夫又遭遇斷指……但是,黃蜻瑛卻想:家里發生這樣那樣不幸的事,怎么就跟父親有關呢?對于丈夫的說法,黃蜻瑛不以為然。不久,她就辭職,向父親要了一套做木器的工具,在出租屋里開始做寵物棺材。丈夫氣得搬到了上班的飯店去住。
盡管如此,黃蜻瑛也沒有退縮,她很快就做了10多口寵物棺材。可房東發現她在做棺材后,竟氣得將她的棺材砸了個稀巴爛,還罵道:“你竟然在我的屋里做這種晦氣的東西,快給我滾!”無奈,黃蜻瑛只好背著工具回了婆家。然而,婆婆得知她在做棺材后,當即大發雷霆:“我還沒死,你就想把我氣死呀!家里接連發生這么多事,你還嫌咱家不夠倒霉嗎?”黃蜻瑛解釋道:“媽,我做的是寵物棺材,不是人的棺材……”婆婆氣急敗壞地說:“棺材就是棺材,看了就會倒霉!”
黃蜻瑛不想跟婆家人鬧僵,又不敢租房。怎么辦?2003年12月初,她索性回到娘家龍江鄉——娘家有兩間空置的祖屋,不是正好可以用來安心做棺材嗎?當時,這兩間祖屋又黑又陰,常常發出一些奇怪的聲音。黃蜻瑛膽子再“粗”,有時也會在夢中驚出一身冷汗!但她是個犟脾氣,很快又做好了一批寵物棺材。
2004年元旦,她到鹿寨縣城叫賣寵物棺材。可她剛把棺材擺在人民公園附近,就有人嘲笑道:“哈哈,這人真是想錢想瘋了,居然賣棺材!”還有人直接罵她:“神經病!快過年了,賣這種晦氣的東西!”結果,她擺了一天,一口棺材也沒賣出去,還招來一片罵聲。
后來,她決定找寵物醫院合作。她向寵物醫院的老板宣傳說:“寵物死了,把它的尸體裝進棺材,不是更有紀念意義嗎?報紙上說,在國外,連蛐蛐死了都要裝進棺材呢!你看,這個又細又長的是裝蛇的棺材,這個四四方方的是裝田鼠、烏龜之類的……”然而,盡管她好話說盡,還把大部分利潤都讓給了寵物醫院的老板,仍然沒有一個老板愿意與她合作。這樣,她在城里晃了半個月,也沒賣掉一口棺材,只好回家。
當時臨近春節,巴士上有許多打年貨的人。黃蜻瑛怕棺材被擠壞了,就將棺材擱在行李架上。誰知,巴士中途一陣顛簸,她裝棺材的麻袋被硬東西戳破了,一個小棺材突然掉下來,砸在一包喜糖上。一個小伙子氣得暴跳如雷,破口大罵道:“你找死啊!我這是喜糖,你竟然將棺材放在上面!”說著,他將黃蜻瑛的棺材全丟下了車……無奈,黃蜻瑛只好背著棺材步行回家。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黃蜻瑛除夕趕回婆家過春節時,丈夫竟然逼她離婚!看著婆婆的冷眼和丈夫早已寫好的離婚協議書,她的眼淚禁不住直往下流……最后,她不得不在離婚協議書上簽了字,同意兒子由丈夫扶養。正月初八辦完離婚手續后,無家可歸的她悲傷地帶著寵物棺材再次來到柳州市區……
決不認輸!苦心守得云開見月明
再次回到柳州時,黃蜻瑛的命依然坎坷——還是沒人買她的寵物棺材。一天晚上,她躺在出租屋的木床上,心想:難道棺材真的不值錢嗎?可棺材其實蘊含著非常深厚的民俗文化,怎么就會沒有市場呢?
2004年4月4日是清明節,黃蜻瑛帶了5口寵物棺材在柳州市龍潭公園附近擺攤。中午時分,一位60多歲、回國掃墓的華僑路過她的地攤時,拿起一口小棺材連連稱贊,并高興地說:“這5口棺材我全買了,多少錢?”黃蜻瑛以為自己聽錯了,激動地問:“5口棺材你都要?你要這么多干啥?”那個華僑說,他想用棺材裝一些故鄉的泥土帶到美國,送給朋友。他還虔誠地趴在地上,捧起一捧泥土說:“人老了,更加覺得故土難離,鄉情難舍啊!把這種裝有故鄉土的棺材放在案頭,既可以欣賞,又能緬懷故鄉啊!”聽了華僑這番話,黃蜻瑛感動得哭了。5口棺材本來應該賣400元錢,但她只收了380元錢。
這件事使黃蜻瑛意識到在這個清明節,也許還會有人買棺材。于是,她趕回出租屋又拿來幾口棺材。果然,當天下午,一個回老家掃墓的香港老板看了她的棺材后,說:“上個月,我90歲的老母親去世了,就葬在這龍潭山。你能不能專門為我母親的骨灰做一口工藝棺材呢?這樣我可以帶回香港,擺放在家里祭拜……”黃蜻瑛當即答應了,并記下了香港老板的電話。
回到出租屋后,黃蜻瑛按照香港老板的要求,做了一口長30厘米、寬8厘米、高9厘米的工藝棺材,還在上面刻了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香港老板十分高興,爽快地付給她600元錢。
堅持終于有了回報,黃蜻瑛感到十分欣慰。但是,她卻百思不得其解:同樣是中國人,為什么港澳臺同胞和海外華僑認可棺材,而內地的中國人卻不認可呢?
一天,黃蜻瑛回娘家,向老父親談起了自己賣棺材的故事以及心中的疑惑。老父親便給她講了一個典故:“以前,我國流傳一句民諺:生在蘇州,穿在杭州,吃在廣州,死在柳州。其中,‘死在柳州’的意思就是說我們柳州盛產棺材,飲譽全國。1935年,曾任廣州衛戍司令的原國民黨陸軍少將高景純在柳州逝世,他的家人為他定做了一口特大號棺材,聽說是柳州棺材史上最名貴的一口棺材!誰知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棺材被當成‘四舊’給破除了!其實呀,棺材本是吉祥物,寓意是‘升官發財’,可如今,人們都把棺材的意義領悟反了!唉!”
聽了老父親的話,黃蜻瑛豁然領悟到:棺材其實是一種民俗,是人們為使過世的親人能有一個遮風擋雨的歸宿而造的一種吉祥物,以此期望其保佑后代“升官發財”。可由于“破四舊立四新”的文化大革命,內地的棺材文化被人為割斷了,而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沒有經歷這些運動,還傳承著傳統的棺材民俗文化。弄清了這個問題后,黃蜻瑛精心做了一批工藝棺材,來到桂林,專門向來此旅游的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推銷。果然,不少港澳臺同胞和僑胞買了她的工藝棺材。
2004年10月1日,一群中外大學生游客指著黃蜻瑛的工藝棺材,議論紛紛。其中一個英國留學生花100元買了一口,旁邊的中國同伴說:“棺材是不祥之物,別買!”可英國留學生說:“NO!NO!英國也有棺材,但我們認為它是對自己逝去的親人或心愛之物的深情緬懷。”這樣,黃蜻瑛又發現了老外也認同棺材。于是,她干脆專門找外國游客較多的桂林、陽朔一帶的旅游紀念品專賣店的老板代銷棺材。許多老板聽了她的解說后,覺得這種工藝棺材確實有市場,便欣然同意了。
工藝棺材得到認可后,黃蜻瑛便聘請了一批工人,專門生產這種棺材。2005年10月,賺了錢的她又將原本設在鹿寨縣龍江鄉大山里的生產作坊,遷到了柳州市魚峰區榮軍路,正式注冊成立了柳州市壽鑫工藝品廠。
從此,針對棺材的文化特點,黃蜻瑛生產了大量有紀念價值的工藝棺材。有的采用“圖文并茂”的方式,一面刻著“福”、“壽”和“吉祥如意”等文字,一面配上菊花、雙龍雙鳳、八仙過海和壽桃等100多種吉祥圖案;有的則刻有諸如“升官發財”、“加官晉爵”、“財源廣進”和“福如東海”等吉祥詞語……
守得云開見月明。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黃蜻瑛的工藝棺材在桂林、陽朔深受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和老外的青睞。到2005年底,她已經賺了50多萬元。
挑戰成功!棺材狂人終于賺了200萬
黃蜻瑛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人,她想:我的棺材既然能夠賣給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和老外,就一定能夠暢銷祖國內地。但要讓祖國內地的顧客改變“棺材不吉利”的觀念,接受棺材這種民俗文化,自己就必須重新傳播這種文化,必須從自己做起!
2006年初,黃蜻瑛從電視上看到非洲國家加納有人竟然將生活中的紙巾盒、皮鞋、汽車和房屋都做成棺材形狀!她覺得這是一種推銷棺材的好方法。于是,她設計了一批家用品“工藝棺材”——紙巾盒棺材、茶幾棺材、垃圾筒棺材和鬧鐘棺材……這些工藝棺材上市后,果然吸引了許多人的眼球。然而,大家還是認為棺材有晦氣,不吉利,難以接受。
怎么才能改變人們對棺材的偏見,認識到它其實也是一種吉祥的民俗文化呢?黃蜻瑛做了一個驚世駭俗的舉動!當時,她在柳州市郊買了一套價值60萬元的別墅。已經迷戀上棺材的她竟然別出心裁,將自己的別墅取名為“安樂宮”,裝修時盡量體現“棺材味道”——別墅的頂部鑲嵌了一只白鹿;屋頂的琉璃瓦上空有兩只雪白的仙鶴,展翅騰飛;別墅周圍種了一排排青松和柏樹;屋前是芬芳百艷的花園;中間是通往別墅的石階,顯得十分清靜、幽雅……
黃蜻瑛如此離經叛道,引得左鄰右舍一片嘩然!大家都覺得她這人有精神病,不敢上她家串門,甚至見了她就繞道,生怕撞上了霉運。黃蜻瑛并不在意,相反她還在家里擺了一些“棺材桌椅”、“棺材茶幾”、“棺材紙巾盒”和“棺材垃圾筒”等家居用品。更令人不敢相信的是,她還專門為自己做了一張“棺材床”,放在一樓的臥室里,供人參觀。
對此,有些人覺得新奇,但不少人看了一次就不敢再看第二次了。有一次,一個朋友見黃蜻瑛離異后一直獨居,便給她介紹了一個男友。男方是銀行的信貸員,雙方見面后都十分滿意。可當黃蜻瑛邀請男方上門做定時,男方剛進她家的門,就嚇得直往后退。因為,盡管男方事先知道黃蜻瑛是做棺材生意的,但沒想到她把家里弄得像個棺材鋪,抬眼是棺材,低頭還是棺材……他實在承受不了。結果,這次親事告吹了。
然而,黃蜻瑛的舉動在招來一片嘩然的同時,也引起了人們極大的興趣。許多人慕名前來看“稀奇”。2006年11月的一天,一個香港老板看到黃蜻瑛做的工藝棺材后,專程到柳州拜訪她,當即簽了50萬元的工藝棺材訂單,并打算長期訂貨。
在黃蜻瑛的影響下,周圍的人也慢慢轉變了“棺材不吉利”的觀念,開始接受棺材文化。一次,黃蜻瑛找柳州市某局的一位副局長辦事,想給那個局長帶點禮物。她心想:直接送錢違法,不如送口棺材祝副局長“升官發財”,他應該喜歡吧!可當她遞出自己的禮物時,那個副局長以為黃蜻瑛搞惡作劇,正準備發怒,黃蜻瑛趕緊解釋說:“局長,棺材意味著‘升官發財’,是吉祥的意思啊!《周公解夢》中也提到,夢見棺材,意味著要升官發財!”那位副局長見棺材上面竟然還刻著一首打油詩:想升官,買棺材,仕途鴻運步步高;想發財,買棺材,金銀財寶滾滾來。于是,副局長笑納了。
受此啟發,黃蜻瑛很快又生產了一批專門用于送給老板、官員等人的禮品棺材。這種棺材大部分只有1尺長甚至更小,上面刻有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圖形和各種歷史人物的臉譜,非常精美。
2007年上半年,黃蜻瑛帶著新品種棺材頻繁地到各個城市參加工藝品和旅游紀念品博覽會。在一次博覽會上,她驚奇地發現手機和鑰匙上竟然掛著許多搞怪的東西,不禁想:既然蜘蛛、蝎子都可以做成手機鏈和鑰匙扣,那自己的工藝棺材是否也可以掛到手機和鑰匙扣上呢?這樣不就更有利于宣傳棺材文化嗎?不久,她大膽地生產了一批手機鏈棺材、鑰匙扣棺材,這種棺材更加袖珍,僅2厘米長,還刻有“升官發財”、“萬事如意”和“白頭偕老”等吉祥語。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黃蜻瑛的手機鏈棺材上市后,竟然賣得十分紅火,一些比較另類的年輕人十分喜愛這種新奇的棺材飾品。
就這樣,黃蜻瑛經過4年艱苦打拼,終于靠賣棺材足足賺了200萬元!應該說,任何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民俗。棺材作為我國的傳統民俗,過去是寄托兒女對去世的親人的感恩和緬懷。但是因種種原因,這種民俗文化被割斷了。黃蜻瑛大膽地將禁止使用的土葬棺材變成了一種精致又有特殊紀念意義的工藝棺材、禮品棺材。她的行為舉止,雖然源于謀生致富,但是否可謂為對民俗文化復蘇的一種嘗試,稱得上是敢為天下先的膽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