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規則,中國的賣家才能更好地參與到全球市場當中
作為惟一實行“全球通用賬號”和“全球統一模式”制度的C2C平臺,eBay為賣家帶來極大方便和無窮商機,然而新手、老手卻都常常因平臺搬遷、不同分站的規則差異等問題犯暈,迷失在eBay的太平洋里。
糾其原因,主要來自用戶和平臺兩方面:一方面,急于求成的心理使得國內不少外貿商戶并沒有對eBay的現有市場范圍、通行工具和規則進行系統性的了解就闖進市場;另一方面,eBay不同分站的規則設置存在“大同小異”的情況,一些關鍵細節的規定,在美國站如此,在新加坡站卻是如彼,而eBay并沒有將各個站點之間的游戲規則差異在醒目位置進行匯總并提示,這些規則都需要用戶自己去觀察、比較、分析和發現。
哪些航標需要外貿新手牢牢盯住?今天,筆者就給您指出5個。
航標1:eBay中國香港找
“在易趣上還能參與eBay全球交易嗎,應該去哪里注冊成為跨國賣家?”這樣看似再簡單不過的問題卻意外地成為了外貿新手們遇到的第一座eBay迷宮。
在2007年夏天之前,“eBay易趣”是eBay的中國站,如同其他28個分站一樣,在中國易趣注冊的跨國賣家可以將物品登錄到eBay的全球28個分站,就算把物品登錄在eBay易趣,海外的買家同樣可以在本國的eBay分站通過查找關鍵字或者物品編號找到這件在中國易趣登錄的物品。但是,自從2007年9月,中國易趣與eBay正式拆分之后,易趣與eBay就成為了兩個獨立平臺,雖然在URL地址欄輸入www.eBay.com.cn,瀏覽器會自動跳轉到www.eachnet.com進入易趣網,在eBay美國分站的海外平臺列表點擊“China“也會進入易趣網,貌似易趣仍然是中國外貿用戶的注冊和交易平臺,但實際上,拆分之后的易趣是一個不具備外貿交易功能的C2C平臺,其商品數據庫與用戶資料數據庫都與eBay全球數據庫分離。可是易趣新平臺并沒有在網站的醒目位置提示這一點,而不少新投入C2C外貿的賣家因為受到以前eBay易趣廣告和口碑的影響,進入易趣登錄物品,用英文寫了半天物品列表,結果是白費力氣。
另一個具有迷惑性的網址是www.eBay.cn:這個網站叫做“eBay外貿門戶”,實際上是一個純資訊類的網站,是eBay易趣拆分之后,eBay為中國外貿用戶專門設立的一個幫助中心,其主體實際上是易趣以前的外貿論壇,是外貿商戶之間交流心得的社區。其中也充實了很多關于eBay全球交易的新聞資訊欄目和eBay工作人員的客服專區,由于這個網站上充滿了”外貿”、“跨國賣家”等字眼,也讓不少新手誤認為就是eBay中國的外貿平臺。
那么,新的中國外貿商戶應該去哪里注冊ID?答案是:在除韓國、臺灣的易趣網以外的任何分站注冊成功就擁有了一個ID。這里要推薦的是到eBay香港分站注冊,除了因為eBay香港的界面是中文,更主要的是無論在哪個國家注冊,只要你選擇“所在地”為“China”,最終都會被瀏覽器自動跳轉而帶回香港的注冊頁面:成為外貿商戶還必須經過后面一系列的賣家認證、跨國買家認證,在這些認證中,注冊者必須提供相應的真實姓名、身份證號碼以及信用卡資料。注冊時選擇的“所在地”與這些資料不匹配是無法通過認證的,所以,國內的外貿商戶就必須選擇“所在地”為“China”,實際交易都是在eBay香港完成的。實際上,eBay香港站管理著所有中國大陸外貿商戶的交易數據庫,可以說是目前中國的eBay外貿平臺。
航標2 :郵箱、ID統一管
怎樣把郵箱賬號、交易ID都關聯起來,使得自己不容易混淆,又便于物品和品牌的推廣,這是啟動C2C外貿事業過程中的一個小細節,然而很多外貿商戶處理得卻并不好。
要成為eBay外貿賣家,至少需要兩次注冊(注冊eBay ID、PayPal ID)和三次認證(eBay賣家認證、PayPal認證、eBay跨國賣家認證),而這五道程序都涉及填寫申請,申請時有多處需要郵箱地址,以便eBay和PayPal(eBay要求中國跨國賣家必須申請并通過該第三方支付系統的認證)系統可以寄送確認郵件給申請人,申請人必須在郵件中點擊激活鍵才可以完成最終注冊和認證。
注冊eBay ID時所使用的郵箱會成為將來貿易中生意伙伴的通信郵箱,注冊PayPal時所用的郵箱會成為將來收付款的確認信箱,這些郵件地址非常重要。不少外貿新手往往因為同時使用多個郵箱,時間一長,把郵箱賬戶與交易ID搞混淆甚至丟失的情況時有發生。
最好的解決辦法是,賣家事先確定一個自己想要推廣的品牌或物品名稱,最好比較獨特、簡練,并且有英文實意。以這個名稱分別去國內的大型網站郵箱申請頁面和eBay的ID申請頁面確認該名稱是否已經被人注冊,只要該名字在任意一處被注冊,就調整名字再嘗試,若未被注冊,就用這個名字既作為郵箱名,又作為eBayID名。
當申請到郵箱后,到PayPal注冊時,PayPal會要求以某郵箱地址作為申請人的PayPal ID,那么就以之前申請的郵箱地址為PayPal的ID,這樣一來,郵箱名稱、eBay交易ID和PayPalID就能統一起來,既方便賣家管理也便于產品推廣;此外,之前提到的“eBay外貿門戶”(www.eBay.cn)不接受eBay的交易ID登錄,要在這個網站上發帖,必須在該網站申請新的ID,賣家最好能在這個地方和其他ID都統一起來。
航標3:填寫真實資料,耐心等待
eBay平臺要求用戶填寫真實資料,但并沒有在信息填寫頁面明確告之這樣規定的意圖。于是很多外貿商戶習慣性擔心隱私泄漏,常謊報自己的基本資料,結果遲遲不能通過跨國賣家認證;加之eBay的狀態查詢系統常常不能迅速反應,未通過認證的賣家不一定能收到認證未被通過的原因。
事實上,正常的情況下,等待eBay ID注冊和PayPal ID注冊成功只需要1~2分鐘,而等待eBay賣家資格認證成功需要大約1個工作日,等待PayPal認證又需要大概3~5個工作日。以上兩次認證之后,等待eBay的跨國賣家認證還需要大約1個工作日,因為資料不真實,認證申請則可能被無限期掛起,所以申請ID容易,而完成外貿交易所必須的認證需要賣家耐心等待。
在eBay網站注冊eBay ID和在PayPal網站注冊PayPal ID的時候,申請者會被要求填寫“所在地”(居住地)、出生日期、姓名、電話號碼以及通訊地址等信息,這些信息最好據實填寫。首先,這些資料會是不慎丟失密碼需要找回密碼時必須核對的資料,隨意填寫會使自己無法找回密碼;其次,在進行eBay賣家認證、eBay跨國賣家認證、PayPal認證的時候,會被要求填寫信用卡資料、身份證號碼以及上傳身份證掃描件,這些信息是相互關聯的,最好前后一致。PayPal有專門的認證工作小組對資料進行復核,虛假信息的申請不容易蒙混過關。
此外,對于外貿商戶所關注的進行eBay賣家認證時使用的信用卡和進行PayPal認證時使用的信用卡是否需一致的問題,eBay沒有明確說明,事實上兩者不必一致,但必須是Visa或Master卡。
航標4:物品登錄海外平臺需多方比較,小心辨識
雖說只要注冊成為eBay跨國賣家,就可以運用同一個ID將物品、店鋪登錄到eBay的各個分站,但不同的登錄站點語言、模式、費率、功能、物品可見度和進入門檻等方面并非完全一致。這是因為eBay將“全球統一貿易”模式克隆到各個分站后,各個分站在原有基礎上作了一些“變異”,外貿新手在選擇登錄地的時候必須對各地規則進行了解和比較,選擇最適合自身發展的登錄地。
語言方面,使用中文界面的只有香港和臺灣兩個站點,使用英語界面的站點有10個(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愛爾蘭、菲律賓、加拿大、印度、新加坡、新西蘭、馬拉西亞),大約占總數的1/3,而其余15個國家和地區的站點(法國、德國、阿根廷、奧地利、巴西、比利時、波蘭、韓國、荷蘭、土耳其、墨西哥、瑞典、瑞士、西班牙、意大利)都使用本地官方語言,在外貿賣家撰寫物品登錄單時,應使用英語或物品登錄站點所使用的語言。
模式方面,韓國、臺灣兩站點雖為eBay旗下網站,也可以在eBay美國的海外平臺列表找到鏈接,但實際上性質卻類似目前國內的TOM易趣,平臺規則和工具與其他海外平臺并不相同,應該算作eBay“全球統一貿易”市場之外的平臺。
費率方面,許多外貿商戶認為自己“在eBay香港注冊”,則無論到哪里登錄商品,都可以享受eBay香港站的費率,也可以直接通過香港站的物品登錄頁面將物品登錄到其他站點,這其實是一種誤解,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eBay一直強調“可以把物品登錄到全世界”卻甚少強調,將物品登錄到哪個站點,就必須接受哪個站點的費率以及使用該站點的物品登錄頁面。
eBay平臺的收費項目種類繁多,各站點的收費項目設置不同,費率設置都以本國或本地區貨幣度量。根據eBay規定,在幾個亞洲國家的站點:eBay新加坡(eBay.com.sg)、eBay馬來西亞(eBay.com.my)、eBay菲律賓(eBay.com.ph)目前都不收取物品基本費用,只收取選擇性費用,屬于象征性收費;而eBay美國(eBay.com)、eBay英國(eBay.com.uk)、eBay澳大利亞(eBay.com.au)都要收取基本費用和選擇性費用,且相對較高。
店鋪費用方面則存在“高與低”的差異:eBay各個站點每個月均向擁有“商店”的賣家收取定額“店鋪費”。在幾個亞洲國家中,普通店鋪費用每個月只需要人民幣幾十元,高級店鋪費在100~200元之間,而美、英、澳大利亞站的普通店鋪費用則高達人民幣上百元,高級店鋪要花費好幾百元。雖然美、英、澳大利亞站的收費水平較高,但其交易活躍度、商品齊全度卻比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站高出數倍,在美、英、澳大利亞站點,供商戶添加物品的“物品刊登頁面”(Item List)也設計得更加美觀和人性化,把關鍵選項(如接受PayPal支付)做成了圖形按鈕,用戶只需進行勾選,而不需要像在新加坡站那樣,用戶必須用Html語言添加選項。
物品可見度方面,盡管eBay一直宣稱在任意站點登錄的物品都可以被世界范圍內的eBay站點搜索到,但卻沒有明確提示外貿商戶其中暗含兩層意思:首先,外貿商戶的物品可以被世界范圍內的eBay站點搜索是指通過搜尋物品編號,但實際上,沒有人在推廣物品的時候會使用一長串阿拉伯數字;其次,想要物品被全球范圍內eBay站點的用戶使用“關鍵字”而非物品編號就搜索到,那賣家在刊登物品時就必須具備兩個條件:第一個條件是:外貿商戶必須在“登錄物品”時,選擇“國際貨運”(International Postage)或者“運送到全世界”(Worldwide)。
在美國站,你可以很輕松地找到“運送到全世界”的選項,而在新加坡、菲律賓、澳大利亞、英國站等,要找到這個選項并不容易,因為物品登錄頁面的首頁上只有“國內運輸”(Domestic Postage)的選項,要找到(International Postage)就必須點選旁邊的“Optional”按鈕,在彈出窗口中尋找目標,而這個按鈕的外形常常被人誤認為是“幫助”按鈕。第二個條件是你沒有把物品登錄到“馬來西亞站”,因為馬來西亞站目前還沒有設置International Postage選項。許多外貿商戶在開始時并不知道這個玄機,物品登錄到了馬來西亞,繳了費用,一看在海外用關鍵字搜索不到就放棄了,沒想到可以用推廣編號的方式挽回一些損失。
店鋪的進入門檻方面,美國站的規定最為嚴苛,外貿商戶必須具備20個以上的信用評價,或者交5美元接受更加嚴密的身份認證才有資格開設店鋪;新加坡站則要求10個以上的信用評價,相比之下,香港和澳大利亞只需要5個信用評價,比較寬松。
航標5:遵守游戲規則,堅持誠信交易
國內的外貿商戶比較習慣“論壇叫賣”,這一點是eBay眾多海外論壇明令禁止的。事實上,不少海外論壇雖然人氣并不火爆,但論壇里高人眾多,對于廣告帖,尤其是帶著“中國ID”的廣告帖特別敏感,受小部分在eBay平臺投機取巧的中國賣家連累,不少正當的中國外貿商戶要承受國外賣家和買家更多的疑慮目光,難于取得信任。
在eBay的海外站點論壇發帖時,發帖署名會自動顯示為你的eBay ID受到大眾監督,外貿商戶在海外論壇發帖要以學習、求教、參與討論為目的,積極回復求助帖、多參與論壇發起的討論也有助于提升知名度和美譽度。但賣家尤其要注意提高英文水平,用語越地道、越禮貌則越容易得到論壇的認可,對照eBay的“社區價值”(Community Values)和“社區規則”(Community Policies)檢查自己言行是否違規。
除論壇之外,國內的外貿商戶還比較習慣在在物品登錄頁面泄露自己的“其他聯系方式”、與客戶就登錄物品在eBay平臺以外的范圍進行“私下接洽”,或在登錄頁面的物品描述中加入物品報價。而按照eBay規定,不得在eBay平臺上的任何地方透露除在eBay注冊信息中注明的任何聯系方式,包括電話號碼、郵箱地址、住址、網址等,私下接洽、額外報價的方式也被裁定為違規,最嚴重的后果將被無限期凍結交易賬戶。
eBay盡管限制論壇廣告,卻也在為外貿商戶提供的“廣告平臺”除物品登錄頁面和關鍵字、物品編號搜索以外,提供“eBay my world”這樣一個類似Blog的空間,和“客齊集”(kijiji),一個類似于城市生活社區的網站,兩大免費平臺,商戶可以盡情在兩大平臺上為自己做廣告。
eBay沒有設置類似呼叫中心的客服服務熱線,要尋找eBay的客服就要通過頁面底端的“聯絡eBay”(Contact us)找到給客服發郵件的方式,客服郵件一般在1~3個工作日內回復;在澳大利亞和美國等站點已經提供了另一種更快捷方式:點擊“Contact us”之后選擇“Live Help”,即會彈出一個即時會話窗口(需要額外安裝軟件),賣家可以與客服人員進行在線溝通。
關于外貿資費、外貿認證、外貿糾紛處理等基本問題的說明都可以通過點擊eBay首頁的“幫助”(Help),并點擊“Selling”索引進入各主題查看。這樣的分類目錄在各個eBay平臺基本都是標準的,賣家花兩到三天時間系統性地閱讀經驗貼和幫助頁面是非常必要的學習過程,但這往往為外貿商戶所忽視。
實際上,對規則把握越透徹,越利于外貿商戶樹立誠信交易的意識,開展合法交易,避免不必要誤會,也保障自己的利益不被侵犯。
五道航標是幫助外貿新手在eBay外貿平臺展開交易的基本指引,C2C全球貿易量正在日益激增,讀懂規則,才能讓中國的賣家更好地參與到全球化的市場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