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2.0 第三定律:
太空探索的智慧與技術實現全民共享和完全開放,是太空2.0實現的重要條件。
其實造月球車很簡單,如果不用把它送上月球的話。月球車必須要很輕。因為每把1 千克的東西運到月球上,就需要上百萬美元的費用。不考慮這一點的話,不如干脆發送一輛遙控的超級悍馬到月球上去。
1、首先要解決的是能源問題。如果是你自己想造月球車,核動力是不在考慮之類的,還是用太陽能電池板吧。普通的電池板效率稍低一些,電池板的玻璃如果不夠結實,只要對電池板的封裝做一些改進就可以了。如果想要熬過月球長達半個月的黑夜的話,還需要一個足夠大的充電電池,這相當于把數千個手機電池并聯在一起。這些都不是大的問題。
2、行走系統要稍微困難一些了。月球表面的復雜地形可以和越野車所遇到的最復雜路況相比,所以有人希望用機械腿來代替輪子。但是機械腿行走的技術還遠不成熟,現實點考慮,還是使用輪子吧。要注意的就是不能用普通橡膠來做輪胎,因為月球上晝夜溫差有200 多度。而且月球表面的塵土非常松軟,同時,月面的重力只有地球上的六分之一,車輪需要很強的抓地能力,否則會像汽車在濕滑粘土道路上一樣不斷甩尾。好在無人駕駛的月球車不用開得太快,每小時前進幾十米已經是很快的了。可以用帶齒的金屬自己打造一套鐵輪。
3、即使月球車已經可以行走了,但是它往什么地方走還是未定之數。月球車不能像玩具車模型那樣遙控,因為電波信號傳到月球需要1 秒以上的時間,對于越過障礙來說稍微遲了一些。月球車需要有一點“智力”。需要給它配置兩只以上的“眼睛”,然后通過三維圖像識別軟件來判斷前方什么時候有障礙,然后抬起輪子。當然,沒有人工智能也行,你也可以一步步遙控,這樣它走路會比蝸牛稍微快一點。
4、最困難的環節是如何與地面保持通訊。月球離地球的距離比同步衛星還要遠差不多10 倍,所以也需要更靈敏的天線,這個就靠更多的錢來搞定了。
如果以上幾點都順利完成,你的月球車就已經成形,至少可以在地球上的沙漠里有模有樣地行走。但是如果真的帶到月球上很可能會意外歇菜。 因為月球上的高劑量輻射可能損壞電子器件,而月塵還會侵蝕機械部件:月球上雖然沒有風,月塵一樣會被來自太陽的帶電粒子吹揚起來。這些細節問題的解決,就要靠你自己的智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