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皇家科學院于2008年10月8日宣布: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由日本科學家下村修、美國科學家馬丁·沙爾菲和美籍華裔科學家錢永健(祖籍浙江,1952年出生于紐約“科學世家”,是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的堂侄,美國科學院院士和醫學院院士)獲得,因為他們在發現和研究綠色熒光蛋白(GFP)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將平分諾貝爾化學獎獎金1 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40萬美元)。綠色熒光蛋白是研究當今生物學的重要標示工具,發光標記能夠幫助科學家觀察蛋白的運動、位置以及相互作用,借助GFP的“指南針”作用,科學家已經研究出監控神經細胞生長過程的方法,可實時觀測細胞分子的活動。請你運用所學化學知識準確回答下列問題。
1. 日本科學家下村修、美國科學家馬丁·沙爾菲和美籍華裔科學家錢永健因為在發現和研究綠色熒光蛋白方面作出了貢獻,而榮獲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而不是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原因是()。
A. 他們的研究領域與化學物質綠色熒光蛋白(GFP)有關
B. 他們利用綠色熒光蛋白作研究近代生物學的重要標示工具
C. 他們對綠色熒光蛋白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原子的層次
D. 他們的研究技術深入到細胞的層次
2. 錢永健發明熒光染劑技術,利用有機染料與鈣質結合戲劇性改變熒光,可以觀察活體細胞內鈣離子信號的流動和變化,追蹤細胞內的鈣水平,他還找到了為鈣質“上妝”的方法。如果幼兒和青少年缺鈣會發生佝僂病和發育不良。已知鈣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40,核電荷數為20,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 鈣屬于金屬元素B. 鈣元素的化合價為+2
C. 鈣元素的中子數為20D. 鈣離子的核外電子數為20
3. 多色熒光蛋白技術可以廣泛用于生物醫學領域開發出特殊識別性能的熒光試劑或試紙,用于環境質量檢測、食品安全檢測等,利用生物發光現象可檢測超微量鈣的存在,這里的“鈣”是指()。
A. 單質 B. 分子 C. 原子 D. 元素
4. 錢永健的主要貢獻是利用水母發出綠光的化學物質追查實驗室內進行的生物反應,并拓展綠色以外的其他顏色熒光蛋白,他的多色熒光蛋白技術使同一時間追蹤多種不同生物細胞變化過程成為現實。綠色螢光蛋白的構成粒子是______(填“分子”、“原子”或“離子”)。設想一下多色熒光蛋白技術的發展前景:______(至少2點)。
參考答案
1. C 2.D 3. D 4. 分子 追蹤細胞內基因,觀察并發現癌細胞,有助于治療癌癥的研究;用于轉基因動物研究
責任編輯/侯秀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