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征特性
香榧為紅豆杉科香榧屬植物,又稱榧、榧子、皮子、赤果、玉山果,是集果用、油用、藥用、材用、觀賞用于一體的珍貴樹種,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的部分省區。
香榧樹材質優良,堅硬光滑,紋理通直,質地致密,硬度適中,有彈性,不反翹、不開裂、不變形,是建筑、枕木、家具、造船和工藝雕刻的良材。
香榧果仁具有消除疳積、潤肺滑腸、化痰止咳的功效,對便秘、疝氣、痔瘡、消化不良、食積、咳痰等病癥有一定療效,還可用于多種腸道寄生蟲病的治療。種仁油是良好的食用油。種仁炒熟后松脆可口、香味獨特,還可加工成香榧糕、餅、糖、酥等。
香榧樹干高大,挺拔直立,側枝發達,樹姿優美,四季常青,對煙塵的抗性較強,又很少被病蟲侵染,是優良的庭院和園林綠化樹種。
二、栽培要點
1.培育壯苗。香榧樹造林有實生苗和嫁接苗兩種繁育方法,通常采用嫁接苗繁育方法。
2.適地定植造林。選擇海拔200~800米、pH值5~6.5的深厚疏松的沙壤土或石灰質風化土、排水良好、四面環山、半陰半陽的平緩坡地上種植,還可在“四旁”小面積栽植或在茶園中套種。株行距一般為4米×5米,每667平方米(1畝)栽30株左右。
3.摘頂修枝整形。
4.間種撫育管理。堅持間種,以種代管,這是保證造林后苗木不受鼠害的關鍵。間種作物種類不宜選馬鈴薯、番茄。
5.每年9月份采收以后對香榧林地進行全面深挖促根。
6.合理施肥。肥料種類宜多用有機復合肥,或具有緩釋效果的復合肥,少用尿素、碳銨;施肥點宜遠不宜近;肥料用量宜少不宜多,最好堅持少量多次。
7.植后5年之內不讓植株結實,5年后只讓其少量結實,10年后植株已經長大,再讓其自然結實。(江西省上饒師范學院 雷幼娥 徐金仁 郵編:33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