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冀南牛
冀南牛產于河北省魏縣,主要分布在河北省平原南部的大名、魏縣、臨漳、成安、館陶、臨西、威縣、廣宗、平鄉等縣。
1.品種特征。該品種牛體格中等、體質結實緊湊。背腰較平直,尻部稍斜,四肢粗壯。公牛有較高的肩峰,垂皮發達,以橫角和上向內曲角居多;母牛無肩峰,垂皮中等,以前向角、下向內曲角及橫角為主。毛短而稀疏,以紅、黃二色為多。
2.生產性能。冀南牛成年體高:公牛116.9厘米,母牛109.2厘米。成年體重:公牛325公斤,母牛268公斤。最大挽力:400~500公斤。育肥期日增重736.3克。成年牛屠宰率53.5%,凈肉率46.9%,胴體產肉率達87.6%,骨肉比1∶7.1,眼肌面積為74.7平方厘米,肌肉粗蛋白17%,粗脂肪29.2%。母牛周歲后有明顯初情,一般兩年一胎或三年兩胎。
3.保種利用。冀南牛是我國特有的地方黃牛品種,耐寒、抗病、肉質好。20世紀70年代末,國內還有1萬多頭,而目前純種的冀南牛已瀕臨滅絕。2006年我國成功克隆了第一頭地方優質冀南黃牛,這對保護瀕臨滅絕的優良家畜品種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
冀南牛適應性強,耐粗飼。以本品種選育為主,可適當與南陽牛雜交向役肉兼用牛發展。
二、晉南牛
晉南牛產于山西省西南部汾河下游的晉南盆地,包括運城地區的萬榮、河津、臨猗、永濟、運城、夏縣、聞喜、芮城、新繹,以及臨汾地區的侯馬、曲沃、襄汾等縣市。
1.品種特征。晉南牛公牛垂皮比較發達,前胸寬闊,肩峰不明顯,臀端較窄,蹄大而圓,質地致密;母牛頭部清秀,乳房發育較差,乳頭細小,毛色棗紅。
2.生產性能。晉南牛成年公牛體重607公斤左右,母牛體重339公斤左右,犢牛初生重22.6~24.4公斤。挽力大,速度快,持久力強,最大挽力為體重的55%左右。成年育肥屠宰率約為52.3%,凈肉率43.4%。最高產奶量可達1123.4公斤,乳脂率5.5%~6.1%。
公牛9月齡性成熟,平均每次射精量為4.7毫升,精子活力為4.4,精液密度在中等以上,每毫升精子數為16.69億,pH值為7.25。母牛一般在9~10月齡開始發情,但征狀不明顯,兩歲配種。產犢間隔為14~18個月。終生產犢7~9頭。最高紀錄活到25齡,終生繁殖18胎。妊娠期,懷公犢為291.9天,懷母犢為287.6天。
3.雜交利用。晉南牛用于改良我國一些地區的黃牛,效果較好。其改良牛的體尺、體重都大于當地牛,體型、毛色也酷似晉南牛,說明晉南牛的遺傳性相當穩定。這種改良牛使役能力也很好,只是晉南牛在山區行走不像本地山區牛靈巧,蹄質也不如本地牛堅硬。
晉南牛是一個古老的役用牛地方良種,體形高大粗壯,肌肉發達,前軀和中軀發育良好,耐熱、耐苦、耐勞、耐粗飼,具有良好的役用性能;在生長發育晚期進行育肥時,飼料利用率和屠宰成績較好,是向肉役兼用方向選育有希望的地方品種之一。但目前還存在著乳房發育較差、泌乳量低、尻斜而尖等缺點,今后應在選育中加以改進。在保留本品種有益性狀的同時,按今后生產發展的要求,在非選育區適當導入產乳、肉性能高,適應性和毛色與晉南牛接近的外血,以加快選育速度,提高該品種的經濟價值(彩圖參見85頁圖6、7)。(河北省唐山天成種牛繁育有限公司 張家勇 郵編:0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