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艷
從美國到日本,除了熱情的歡迎,李明博并沒有比他的前任獲得更多。
4月16日,當韓國新任總統李明博抵達紐約時,場面似乎有些冷清。沒有任何歡迎儀式,前來迎接的最高級別官員只是助理國務卿希爾。因為就在同一天,教皇本篤十六世也首次訪問美國。教皇吸走了所有的人氣,包括總統布什。
不過,相比他的前任盧武鉉,這位被稱為“親美派”的領導人還是受到了特別的禮遇。李明博是首位受邀做客戴維營(美國總統度假地)的韓國總統,更重要的是,他和布什在那里共度了24個小時。除去正式會談和宴會,他們還單獨散步,建立了私人關系。
2003年,盧武鉉初訪美國的時候,只和布什談了40分鐘。
牛肉與更緊密的同盟關系
李明博為訪問美國設定的目標是“取得實質性成果”,而“不是禮儀性的、形式的訪問”。
過去10年,在金大中特別是盧武鉉執政時期,美韓之間圍繞朝核、駐韓美軍等議題存在較大分歧,兩國領導人關系也逐漸疏遠。作為與盧武鉉對立陣營的代表,李明博很自然地贏得了美國的信賴。而且,李明博帶有親美色彩的言論,如在朝鮮棄核問題上的強硬立場,以及強調進一步提升美韓關系的表態,對布什政府來說更是一種動聽的音樂。
4月19日,布什在戴維營與李明博握手前數小時,韓國農林部宣布結束為期4年的美國牛肉進口禁令。
自美國發現首例瘋牛病以來,圍繞韓國是否應對美開放牛肉市場的爭論始終牽扯著兩國的神經。韓美自由貿易協定(FTA)也因為牛肉問題被擱置。在李明博抵美前夕,《華爾街日報》還援引韓國官員的話報道說,韓國在進口美國牛肉問題上不可能做出讓步。
雖然布什精心選擇得州牛排招待李明博,并誓言全力推進美韓FTA,但美國國會對于李明博的“禮物”卻缺乏熱情。
美國眾議院貿易委員會主席萊文稱,韓國解除牛肉進口限制并不能滿足國會的要求。他在一份聲明中說:“FTA的問題比牛肉進口要廣泛得多。”眾議長佩洛西拒絕邀請李明博在國會兩院發表演講,理由是,“現在還不是時機”。

所以并不意外地,韓美峰會的第一項成果就引發了韓國媒體的爭議。
在美國的最后一天,李明博與布什商定,在普遍價值與堅固的信任基礎之上,將兩國關系提升至“21世紀戰略同盟關系”。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根據新的國際環境,將原本局限于安保領域的韓美同盟,發展為全方位的、圍繞各種議題開展合作的同盟。
基于新的戰略同盟關系,美國同意取消精簡駐韓美軍的計劃,決定繼續保持目前28500人的規模。雙方還商定在對外軍售計劃條件方面,美國向韓國提供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及日本同等的最惠國待遇,并改善防衛費分擔制度。
除去一些細節化的安排,兩國首腦并沒有給出發展韓美同盟的具體方案。
“與其說韓美正在建立一種新型關系,不如說他們試圖找回失去的東西。”美國智庫太平洋論壇的研究員斯科特·施耐德對《中國新聞周刊》評論說。
2003年,一向以反美形象示人的盧武鉉曾提出過類似主張,把韓美同盟關系從單純的軍事同盟,擴大到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使韓美關系提升到“全方位伙伴關系”新階段。不過,后來因為局勢變化而止步不前。
鐵三角時代來臨?
日本是李明博出訪的第二站。雖然只是兩天的工作訪問,李明博卻受到了高規格的接待。日本天皇和首相福田康夫先后會見了他。
兩個月前,福田康夫在國內事務相當吃緊的情況下親自出席李明博的就職典禮,以凸顯日本重視韓國的戰略意圖;而李明博也投桃報李,在儀式結束后第一時間會見福田康夫。這就充分印證了外界的揣測,與對日本不大恭敬的盧武鉉相比較,對日本經濟奇跡特別尊重的李明博,將會采取很大程度上的親日政策。
“在細雪紛飛的首爾總統府,韓國新總統李明博剛就任便與福田康夫展開了會談。在場的人員感到,這次會談給在前首相小泉與前總統盧武鉉之間冷卻的兩國關系,帶來了揭開日韓關系新時代序幕的感覺。”日本《朝日新聞》用這樣一段話描寫了李明博與福田康夫當日的會面。
很自然地,一個關于美日韓三邊同盟的老話題就冒了出來。
自朝鮮戰爭后,美國、日本和韓國結成了“南方三角同盟”,在東亞地區構成和政治和軍事盟友關系,奠定了冷戰時期東亞地區的基本格局。但是與美韓、美日間長達半個世紀的密切的軍事同盟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三邊的軍事合作一直處于非常低的水平。
2005年,盧武鉉提出均衡者外交,認為“韓美日的南方三角同盟是冷戰時代的秩序,韓國不能總是自我封閉在這個秩序里面”。后來,隨著韓日政治關系陷入僵局,鐵三角更加少有人提及。
但是美國從未放棄擴大它在東亞的戰略基礎。保守主義者們從李明博就任中看到了機會。
“日韓政治關系的緩和,可以為新的美日韓三邊安全伙伴關系鋪平道路。過去60年來,美國賴以支撐東亞穩定的是一種與日本、菲律賓、韓國等雙邊結盟的‘軸輻式系統。與在歐洲不同,多邊機制在亞洲行不通,因為美國的許多盟友彼此猜疑。”耶魯大學教授邁克爾·奧斯汀在《華爾街時報》撰文說。
甚至有韓國媒體報道,美國官員已經向李明博政府提供了一份成立“美日韓聯合安全實體”的暫定時間表,目前這一計劃處于“商討的初步階段”。
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斯科特·施耐德認為“美日韓建立聯合安全實體”并不可信,現階段能夠做到的只不過是恢復三方在朝核問題上的協調機制。2003年,因為日韓關系緊張,存在了5年的“三方對朝政策協調和監督小組”停止運作。
“歷任韓國總統都曾在執政初期承諾超越韓日歷史問題,結果都不成功。這幾乎成為兩國關系的規律。所以現在就對韓日關系乃至‘鐵三角同盟下斷言,還為時尚早。”復旦大學韓國研究中心主任石源華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事實上,即使可以擱置歷史問題,韓日之間還有諸多現實問題難以回避。此次訪日,李明博依舊未能就韓日兩國重開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同福田康夫達成一致。
導彈防御系統的模糊走向
如同俄羅斯對于美國在東歐部署導彈防御系統的憂慮,中國始終認為,美國的東亞導彈防御系統是對自己的現實威脅。韓國正是美國積極爭取的合作對象。
早在今年年初,韓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就向李明博的過渡團隊提議,韓國應當加入美國的彈道導彈防御體系,以應對朝鮮的導彈威脅。
3月,隨著韓朝關系惡化,駐韓美軍司令貝爾提出重新檢討美韓防衛條約,提升美韓軍事合作的“層次”。他建議韓國參與由美國主導的地區導彈防御系統。剛剛獲得駐韓美軍司令提名的美軍中將夏普表述更直接,韓國目前的軍事防御系統極為脆弱。
許多分析家猜測,韓國新政府會在李明博訪美時加入導彈防御系統。然而,此次李明博和布什對它只字未提。就連爭議較小的“防擴散安全倡議”,李明博也沒有點頭同意。
美國主導的“防擴散安全倡議”,目的是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及相關設備擴散。此前的韓國政府考慮到南北關系,一直拒絕加入。
“如果韓國加入美國的導彈防御系統,韓朝關系將全面倒退,朝鮮就有充分理由不棄核。同時,韓國還會面臨與中俄交惡的后果。所以,李明博政府一定會非常謹慎。”石源華說。
何況,現在絕對不是韓國加入的好時機。不久之后,李明博就會訪問中俄兩國。
韓國新政府對導彈防御系統的明確態度,或許還要等3個月。那時,布什將帶著韓美同盟的發展計劃回訪韓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