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消息:熟食西紅柿抗曬
英國研究人員發現,飲食中增加煮熟的西紅柿,可能有助于提高皮膚抗陽光中有害紫外線和抗老化的能力。
曼徹斯特大學和紐卡斯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對20名志愿者進行了研究。其中10名志愿者每天食用約55克標準番茄醬(主要成分是煮熟的西紅柿)和10克橄欖油,另外10名志愿者只食用橄欖油。3個月后,與僅食用橄欖油的志愿者相比,既食用橄欖油又食用番茄醬的志愿者皮膚防曬能力提高了33%。
研究人員說,煮熟的西紅柿中番茄紅素(是一種抗氧化劑)含量很高,這是熟食西紅柿能取得防曬效果的關鍵。但他們也指出,西紅柿的護膚能力不能替代防曬霜等的作用。另外,這項研究規模較小,他們正計劃就番茄紅素對皮膚的益處進行新的研究。
壞消息:肥胖加速大腦老化
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舊金山醫療中心的研究人員發表的一項結果顯示,人體內脂肪過多會加速大腦老化。
研究者利用磁共振成像技術,對50名健康的中年女性和中年男性的大腦進行掃描,檢測他們大腦中多種化學物質的含量。結果發現,研究對象越肥胖,其大腦多個區域的N-乙酰天門冬氨酸鹽(NAA)以及膽堿代謝物的含量越低。NAA是一種具有多種功能、預示大腦整體健康狀況的物質,膽堿代謝物是與細胞膜形成有關的關鍵物質。這兩種物質含量越高,意味著大腦的健康和功能狀況越佳。
研究人員在分析這一結果時認為,人的體重過重有可能會加速大腦老化;但根據現有數據,還無法確定所觀察到的大腦異常情況,是僅與體內脂肪有關,還是與營養或生活方式等其他因素有關。
新知:多吃的女性易生男孩?
英國科學家的最新研究再一次對母親飲食與后代性別之間關系進行了論證——懷孕前女性攝入的熱量越大,生男孩的幾率就越大;反之,生女孩的幾率就稍大。
埃克塞特大學的研究人員跟蹤研究了721名首次懷孕的女性,了解她們懷孕前的飲食情況。她們完成了研究人員制作的調查問卷,包括150余種日常食品的食用情況,然后把她們按照攝入熱量多少分成3個組。結果統計發現,在攝入熱量最多的一組,孕婦生下男嬰的幾率為56%;攝入熱量最低的一組,生下男嬰的幾率則為45%。
科學家已經在人工授精實驗中發現,葡萄糖水平對不同性別的胎兒發育具有不同影響。培養液中葡萄糖含量高時,男性胚胎的發育受到促進,女性胚胎則受到抑制。社會經驗表明,養育一個男孩要耗費母親更多的時間和資源。研究者說,這一結果可以解釋發達國家40年來男嬰出生率每年減少0.1%的現象——在美國和加拿大等發達國家,肥胖是困擾人們的一大問題,人們開始在生活中盡量減少熱量的攝入。此外,發達國家成年人吃早餐的比例也在下降。
但英國愛丁堡大學教授斯圖爾特·韋斯特質疑說,研究所獲的對比結果相差不大,生男孩的幾率在45%至56%之間浮動;其次,其他靈長類動物在此類實驗中得出的結果也具有較大的波動性。

天文:太陽系外的類地行星
西班牙天文學家目前宣布,他們發現了迄今為止最小的太陽系外行星,體積僅為地球的1.5倍。
這顆新發現的行星已被命名為GJ436c,距離地球約30光年,質量約為地球的5倍,這使得它成為迄今被記錄在案的最小和最輕的太陽系外行星。
參與此次研究活動的西班牙天文學家伊格納希奧‘里巴斯介紹說:“我認為,人類距離在宇宙中找到一顆與地球別無二致的行星的時刻已經不遠了。也許,我們只要再花費一兩年的時間便可以了。”
氣候:全球升溫,南北各異
科學家的最新研究發現,全球升溫的大背景下,南北兩極差異巨大:北極的海冰在融化,南極的氣溫在降低。
來自美國新澤西州拉特格斯大學的研究小組發現,在北極,人類活動產生的二氧化碳致使氣候變暖,加上自然氣候變化,出現大量海冰的融化消失;而在南極,人類導致平流層臭氧洞的出現,由此引起的大氣壓力變化使南極洲以北不遠的南大洋上西風增強,南極洲許多地區因此反而免受全球變暖的一些影響,但在未受南大洋西風“保護”的南極半島,全球變暖的影響非常明顯。
科學家說,國際上的共同努力使平流層臭氧洞有可能在2070年之前完全修復。不過,臭氧層修復又可能導致南極洲中部氣候變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