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后的收養潮無疑是中國人實力和愛心的一次爆發式體現,但正如文中指出,一切都要以孩子利益的最大化為出發點,以免他們被成年人愛心的過度和不恰當表達方式所傷害。
天津秦錦
廉政公署模式值得借鑒
近日,《深圳市近期改革綱要》出現在深圳市政府官方網站上。《綱要》提出借鑒香港特區廉政公署模式,研究創新反腐廉政的工作機構和運作模式。

香港能成為世界上最廉潔的城市之一,廉政公署功不可沒。越來越多的官員和學者建言,中國內地可以吸收甚至移植香港廉政公署的相關經驗。筆者以為,至少有兩點值得借鑒。
首先,反貪監督權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在香港,廉政公署所擁有的監督權以及由此派生的執法權可以不受干擾地越過常規的行政、檢察和警察機構展開調查。
第二,對貪污的“零忍耐”。在香港,公眾對于貪腐的“零忍耐”是通過嚴格的制度培養出來的,比如,公務員在行使職務行為時,只要是接受了饋贈,哪怕是一頓飯或一個蘋果,皆可以視為受賄行為。
廣東廣州莫言鋒
個人破產法應擇機出臺
中國銀監會《關于做好四川汶川地震造成的銀行業呆賬貸款核銷工作的緊急通知》下發后,四川銀行業迅速部署,即將打響一場受災貸款呆賬核銷攻堅戰。這在警示著我們:“個人破產法”應該擇機出臺。
我國的《破產法》只是一部“企業破產法”,自然人被排除在調整范圍之外。其實,建立“個人破產法”是很有必要的。因為,隨著近年來消費信貸與日俱增,“卡奴”“房奴”等群體不斷涌現,各種不確定性隨時發生。實際上,出臺“個人破產法”并非僅僅是為了維護債權人的合法權益,同時也是給債務人一個重生的機會。
美國、英國、法國、日本和我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都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個人破產制度。如在美國,2000年破產案件約130萬件,其中個人破產案件高達120萬件。
安徽巢湖徐經勝
慈善之心需要“導航者”
汶川地震半個多月過去了,我們都很關心全國四百多億善款的去向和使用,但迄今為止,很多問題的解釋還不能使人完全滿意。一方面,民眾往往不知道捐款給哪些慈善機構、愛心傳遞更有效,另一方面,少數慈善機構出現問題,就有可能影響整個慈善組織的聲譽和公信力。
美國擁有多達100多萬個慈善機構,如何選擇誠信和高效的捐款對象,以往也曾是捐助者的一大難題。第三方的分類評估機構由此誕生。如知名度極高的“慈善導航者”(Charity Navigator),從十幾個方面來評估慈善機構的經營效率和管理能力,給出從一星到四星的綜合評分。
值得一提的是,“慈善導航者”的評級標準中有一條是“運營損耗”。比如,美國紅十字會2006年總計支出34.5億元,用于自身的行政開銷約為7%。而我們的一些慈善機構“管理費”開銷高昂,一般都在10%左右,少數甚至高達30%以上。
湖北嘉魚耿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