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濤等
破解“公職律師”的困境
“這次的大災難中國家動員的速度和力量讓人振奮,而公民社會的整體登場。更讓人看到希望?!?/p>
遼寧陳迎熙
6月1日,修正后的《律師法》正式實施。這部法律對于律師執業權利和保障人權都作出了許多新規定,但是,業已存在的“公職律師”卻陷入了困境。新《律師法》規定:“公務員不得兼任執業律師?!倍壳暗墓毬蓭熐∏《季哂泄珓諉T身份,這就產生了新的身份矛盾。
全國目前有公職律師2569人。應當說,《律師法》的這一規定對于防范公務員利用公權力干擾司法審判具有現實意義。但是,公職律師這一職業的特殊性卻也需要加以籌劃和考慮。公職律師目前承擔了大量的為社會弱勢群體提供無償法律援助的任務,特別是工會的公職律師,在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方面作用突出。因此,公職律師這一身份問題對于上述工作職能會產生影響。
筆者建議,可以考慮借用“政府雇員”的方法,破解這一困局。即從現有的律師隊伍中招聘政府雇員作為公職律師,采取合同制的方式,政府機關給予其比一般公務員更高而且是固定的薪水,但不給其公務員的身份。
江西贛州楊濤
忠于職守是救災第一要義

在醫院沒有批準的情況下,重慶女醫生婁繼英曠工三天前往四川災區做醫護志愿者,回來后被單位通知辦理離職手續。婁繼英表示,將提起勞動仲裁。
這一事件讓眾多網友爭得不可開交,同情女醫生的網友占了絕大多數。筆者并不自認見識比公眾高明,但作為一名工作多年的外科執業醫師,筆者認為它的是非曲直是分明的。
在醫生的眼中,病人只有病情輕重緩急之分,災區等待救援的傷員和醫院手術臺上的病人沒有任何區別。婁繼英是個助理醫師,她的職責就是要聽從執業醫師的指示,本身并沒有處方權,不能獨立行醫。醫院領導沒有同意婁繼英到災區而是另派了他人,可能是考慮到其工作能力和人員搭配問題。事后,院方按照人事管理制度對其按自動離職處理,并無不妥。
忠于職守,讓有限的救援人力資源配置發揮到最佳,這個被無數普通人所默默承擔的“忠”字,或許更重于聚焦在閃光燈下,因而也更容易感動公眾的那個“義”字。
北京張海通
應重視農村住房的防震建設
北京市首部《農村民居建筑抗震設計施工規程》地方標準已發布,并將于7月1日起正式實施。今后,京郊新建的一、二層農村民居建筑,其抗震設防烈度應普遍達到8度的標準。
這次汶川大地震中農村房屋倒塌嚴重,北京此番將農村房屋防震建設納入政府目標視野,可說是很大的進步。其做法總結起來就是,推出抗震標準,輔以激勵措施。這其實是過渡時期的辦法,因為實行強制措施的時機還不成熟。我們不可能指望有數千年住房建設傳統的農民,立馬就改變一切。
在當前形勢下,應在引導和激勵上多下功夫,比如設計既符合農村實際需要又達抗震標準的樣板房,免費提供給農民參考。
湖北武漢幾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