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中旭
中國新聞周刊:有傳聞,越南政府會在7月1日對包括成品油在內的要素價格進行上浮調整,此消息是否屬實?
陳庭天:首先我要告訴你,政府從來沒有發布過7月1日價格調整的信息,也沒有說過哪個漲、哪個不漲。目前市場上出現了囤積居奇,這是部分企業和個人對價格形勢的判斷,其中不乏一些投機行為。這一次,也許投機商會輸得慘一點。
政府會在6月底出臺價格調整的政策,但是,不是所有商品的價格都要調整,原則是有保有壓,需要放開的就放開,但對通脹有明顯影響的商品價格不能放,比如成品油。目前越南的成品油價格為14500越南盾(按照最新1:2500的人民幣黑市牌價,約合5.8元人民幣)/升,比中國前幾天上漲后的6.2元/升還是要便宜些。
鋼鐵的價格可能會有所調整,國內的需求有缺口,國際價格也在大幅上漲。對于價格上漲的影響,政府會根據具體情況發放補貼。但要是價格漲得太厲害,比如說國際油價要是突破150美元/桶,政府也很難補足缺口。
中國新聞周刊:我們注意到你6月上旬的說法,認為越南沒有出現金融危機。目前,你的判斷有沒有轉變?
陳庭天:判斷金融危機或者經濟危機的標準有兩條:一條是政府對宏觀經濟已經失去控制;另一條是民眾對政府已經失去信心。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政府6月份出臺提高利率等調控措施以來,宏觀經濟層面已經發生了變化,比如,股市趨于穩定,美元對越南盾匯率、貿易逆差和黃金價格都有所降低,證明政府有能力穩定經濟和社會局勢,這與10年前的泰國和韓國有著根本的不同。因此,金融危機的說法不能成立。
中國新聞周刊:在存款利率抬高到14%的同時,貸款利率也飆升到了21%。對中小企業來說,這是一個很恐怖的數字,越南經濟有沒有因此元氣大傷?
陳庭天:我們不能否認,目前經濟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難,尤以6、7月份最為艱難,問題主要表現在資金的流動性不足上面。
現在利率被抬高,造成現金數量很少,中小企業就遇到了很大的困難,而他們又是就業人口最多的地方。而一種不太好的局面是,大型企業更容易獲得貸款,要知道,這筆貸款對他來講可有可無,但對中小企業卻是救命錢。中小企業缺乏資金流轉,會對民眾的收入、社會的消費等領域產生一系列的影響。
中國新聞周刊:除了越南盾之外,美元的流動性也出現了問題。據我們了解,銀行在換匯方面,6月份一直收取數額非常高的手續費,等同在按黑市牌價換匯?
陳庭天:這是一種違法的投機行為,除了央行加大了管制力度,政府的經濟警察也在對此進行查處。話說回來,這種收取交易費的行為,加大了人們對越南盾貶值的預期,抬高了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預期。社會上傳言7月1日漲價,與此也有關聯。
這一輪的通脹,與投機有很大關系。比如年初的幾個月,小轎車的進口勢頭非常大,前5個月的進口小轎車數量是去年全年數量的1.5倍,占用了大量外匯,這也是外貿逆差的源頭之一。你在河內街頭可以看到,到處都是進口高級轎車,有的裸車價格就要上百萬美元。
中國新聞周刊:據我們所知,越南政府在今年6月將進口汽車關稅抬高到83%之前,曾在去年下半年連續兩次降低進口汽車關稅,如果說投機,這種大起大落的政策也是其導火索吧?
陳庭天:政府的本意是好的,通過降低關稅來壓低汽車銷售價格。而且,前年年底我們加入了WTO,關稅也應該逐步降低。但不可否認的是,去年汽車進口關稅的下降幅度,遠遠超過了對WTO的承諾——因為那時太興奮了。
我們從這里應該得到的教訓和認識是:做什么事都要有長期目標和規劃。
中國新聞周刊:我們還7解到,很多大企業在做大之后,就會要求成立銀行。而這種要求又往往能得到批準。這樣,企業的資金大量流入股市和房市,還開始對大宗商品進行囤積居奇,和國際因素一起,推動了整個通脹的形成。越南政府在這方面,是否也有教訓?
陳庭天:有很多企業去開銀行,包括很多國企,去投資不動產,是事實。很多企業,甚至在沒有成立銀行之前,就已經去買賣股票了。之前也有案件出來,有官員挪用了幾十億越南盾炒股。還有不少國企,去投資農場。所以,政府也已下令,對此進行請查。
現在“隨時開銀行”的現象已經受到嚴格的控制。我可以告訴你,從去年開始,還是有很多企業向政府提出開銀行的申請,最終獲批的只有兩家。
中國新聞周刊:回頭來看,越南政府調控措施的出臺似嫌太晚。如果你是總理,會何時開始調控?
陳庭天(笑):如果我有調控權,去年年底我就把存款利率抬高到13%了,因為那時的通脹已經達到了12.8%。但我只是個經濟學家,只從經濟的角度出發。從這個角度來說,政府的反應,的確比較慢;但政治家的考量因素,并不僅僅局限在我這個角度。
我們今天談了很多不足。我想總結一句話:正是由于高通脹,暴露出我們很多問題。從這個角度來說,這也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