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老年精神生活推進老齡服務產業發展
根據我省人口老齡化的速度越來越快、老年人口規模越來越大、空巢化和高齡化程度越來越高、老年人養老服務和精神文化需求越來越突出的實際需求,根據省委主要領導最近的批示精神,由省人大、省委研究室、省政府研究室、省民政廳、省老齡辦等部門聯合組成調研組,就老年精神關愛和老齡服務產業情況在全省進行調研,
省老齡課題調研組由原省人大秘書長顧介康、省委研究室張偉新、省政府研究室許佃兵、省老齡辦牛飚等6人組成,近日,調研組在無錫召開了“老年精神關愛、老齡服務產業座談會”。聽取了無錫市勞動和社會保障、衛生、民政、老干部等部門,關于養老、醫療保障、退休職工社會化管理;社區衛生醫療建設、為老醫療優待服務: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老干部服務管理、市老年大學老有所教、老有所學等方面的情況介紹。專門參觀了無錫市社會福利中心、江陰市老年文化中心等涉老機構。省老齡課題調研組對無錫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無錫老齡工作取得的成效給予了高度評價和肯定,并希望無錫率先做好老年精神關愛工作,推進老齡服務產業發展。(楊韻輝)
南京市領導“重陽節”走訪慰問老年人
10月7日,是九九重陽節,也是南京市第22個老人節。南京市副市長、市老齡委主任陳維健,市政府副秘書長瞿為民一行來到下關區社會福利院、鼓樓區心貼心老年人服務中心和老人們一一握手,給老人們送上節目的祝福。市民政局局長、市老齡委副主任陳學榮,市老齡委副主任李杏生等陪同走訪慰問。
(南京市老齡辦)
鹽城市城鄉老年人獲31項優待服務
日前,鹽城市人民政府下發《關于進一步做好老年人優待和服務工作的通知》,對全市60周歲以上(含60周歲)的城鄉老年人優待服務作出了31項具體規定。
免費為老人辦理《優待證》。凡是本市戶籍、年滿60周歲以上的公民,憑本人居民身份證,均可申請免費辦理《江蘇省老年人優待證》。本市和省內老年人憑《優待證》,在鹽城公共服務場所(含公園、景點)享受優待服務。外省老年人來鹽城觀光旅游,憑所屬省、市頒發的《優待證》,在鹽城公共場所享受同等優待服務。
優先救助困難老人。執行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時,對低保對象中的70周歲以上(含70周歲)老年人,其保障標準在當地低保標準的基礎上增加20%。
政府設立“尊老金”。本市戶籍100周歲以上(含100周歲)的老年人,每人每月發放不低于100元長壽補貼金:90至99周歲老年人,每年敬老日(重陽節)期間分別發給每人200元慰問金,由當地老齡部門負責發放。有條件的縣(市、區)可視情增加發放金額或放寬享受“尊老金”人員的年齡。農村男60周歲、女55周歲以上老年人不承擔“一事一議”籌資籌勞任務,
醫療服務向老人傾斜。對年滿70周歲的老年人就醫,憑《優待證》減半收取掛號費、注射費(不含材料費)。老年人因突發病使用市(縣)急救中心救護車,車費優惠30%。各級醫院要創造條件開設老年病門診,對老年人就醫在掛號、就診、收費、取藥、住院等方面實行優先優惠服務和照顧。
為老人提供生活服務。城市公交對老年人給予優惠,可憑《優待證》到市公交公司辦理優惠乘車IC卡;市區公交大客車內設置敬老專座。老年人在公共場所停放自行車(含殘疾老年人手搖車)和進入收費公廁一律免費,并設置明顯標志。
居民中符合住房保障條件的老年人戶,優先納入住房保障范圍,對純老年人的房屋拆遷安置,在同等條件下優先安排。
老人文體休閑從優。老年人憑《優待證》進入本市公園、風景名勝區、博物館、文化館、美術館、展覽館、科技館、名人故居等,可免購門票。公園及企事業單位所屬綠化區、操場等在晨練時間為老年人提供方便。
維權實行“三優先”。老年人因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提起訴訟,交納訴訟費確有困難的,可以給予緩收、減收或免收。老年人因贍養費、撫養費、養老金、撫恤金、醫療費等糾紛提起的訴訟案件,要予以優先立案、優先審理、優先執行。
扶持養老服務業。經縣級以上民政部門認定的敬老院、托兒所、老年公寓、社會福利院等為老服務的社會福利機構使用安裝有線電視減半收取初裝費:污水排污費、地下水資源費、治安聯防費及城市人防建設資金予以免收:人防工程場地建設費、綠化費減半收取。老年服務機構自用房產、土地、車船,暫不征收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車船使用稅。
(鹽城市老齡辦符慶隆)
蓬勃發展中的宿遷市老齡事業
宿遷市老齡工作堅持“黨政主導、社會參與、全民關懷”的工作方針,緊緊圍繞“六個老有”的老齡工作目標,當前正呈現出一種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
1老齡組織網絡建設富有成效。全市各縣區、鄉鎮(街道)均在同級民政部門設立老齡辦,由民政局長和民政科長(助理)兼任同級老齡辦主任,老齡工作經費也已列入財政預算。此外,沭陽縣、泗陽縣、泗洪縣、宿豫區村(居)老年人協會建會率分別達到82%、92%、73%、100%。
2民辦養老機構建設如火如荼。各縣均已建成(或在建)1所核定床位在100張床位以上的示范性民辦養老機構,其中,泗洪縣實行市場化運作在建的縣老年公寓(民辦),計劃投資1200萬元。建筑面積5850平方米,建成后可提供床位400張。
3積極開展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現有的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和社區(村居)公共服務中心均已設立老年活動場所,鄉鎮敬老院大多為留守老人設立了“托管站”。
4強化老年人優待和服務工作。全市共有百歲老人171人,每人每月發放不低于100元的長壽補貼。市公交公司已為兩城區大多數70周歲以上老年人辦理了《免費乘車證》,泗陽縣、宿城區老齡辦已分別制作發放《江蘇省老年人優待證》1079本和520本,泗陽縣老齡辦還為503名離退休老干部免費辦證,
(宿遷市老齡辦劉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