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觀察中西醫結合治療消化性潰瘍的療效。方法:對照組采用單純西藥治療,治療組在使用西藥的基礎上加用中藥方愈瘍湯。結果:治療組與對照組的臨床痊愈率有顯著性差異,治療組療效優于對照組(P<0.01)。結論:中西醫結合治療消化性潰瘍療效較好,而且取得了較好的遠期療效,復發率明顯下降。
關鍵詞:消化性潰瘍;中西醫結合療法;療效
中圖分類號:R5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08)05—0014—02
消化性潰瘍是消化系統常見病、多發病,近年來的實驗與臨床研究表明:胃酸分泌過多、幽門螺旋桿菌(H,pylori,HP)感染和胃黏膜保護作用減弱等因素是引起胃潰瘍的主要環節,絕大多數患者以中上腹部疼痛起病,疼痛呈反復周期性發作,伴有返酸、噯氣、惡心、嘔吐等癥狀,筆者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該病68例,效果顯著,現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本組病例共68例,皆為本院2006年7月~2007年6月門診和住院病例。均經本院胃鏡檢查,確診為潰瘍活動期,其中胃潰瘍22例,十二指腸球部潰瘍46例;男42例,女26例;年齡23~72歲,平均48歲;病程2~12年。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4例,2組病例在性別、年齡及病情等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臨床表現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胃脘部疼痛、灼熱、噯氣、泛酸。多有失治誤治病史,致遷延不愈,疼痛處喜溫喜按,舌質淡紅,舌苔薄白,脈象細弱或細數,上消化道出血者伴有頭暈、心悸及黑便。
2、治療方法
2組患者在潰瘍活動期3~10天內接受治療。西醫以抑酸、胃黏膜保護和抗HP三聯結合。奧美拉唑20mg,每日2次,Hp陽性者予克拉霉素0.5g,每日2次,阿莫西林1.0g,每日2次,連服1周。奧美拉唑連服8周。治療組在此基礎上第9周開始加服中藥愈瘍湯。組方:黨參20g,黃芪20g,白術10g,蒲公英30g,海螵蛸20g,白芍15g,白及20g,三七10g,血竭15g,丹參15g,莪術10g,郁金10g,陳皮6g,加水500mL,濃煎取汁200mL,2次/天,連服4周。中西藥停后休息2周胃鏡復查,對未愈潰瘍可進行第2個療程治療。
3、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
3.1療效標準評定標準參照衛生部消化系統藥物臨床研究指導原則。(1)癥狀:主要觀察胃痛,分0,1,2,3級,無疼痛癥狀為0級;有疼痛癥狀,不影響工作或不需要服藥者為1級;有疼痛癥狀,部分影響工作或常服藥為2級;有疼痛癥狀,必須全休。服藥或進食無效者為3級。癥狀明顯改善>2級為治愈;癥狀明顯改善>1級為好轉;癥狀無改善或加重為無效。(2)胃鏡:治愈:潰瘍及周圍炎癥全部消失,或潰瘍消失,仍有炎癥;好轉:潰瘍縮小>50%;無效:潰瘍縮小<50%。
3.2治療結果 治療組與對照組在治療過程中均未出現明顯藥物副作用,應用Ridit統計方法處理,治療組療效優于對照組(P<0.01),見表1。

3、討論
消化性潰瘍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目前國內外對消化性潰瘍復發機理尚未取得一致的認識,大多數認為它主要與胃粘膜攻擊因子(胃酸、胃蛋白酶及HP感染)和保護因子(前列腺素、表皮生長因子及熱休克蛋白)之間失衡有關,而治療后容易復發則與其愈合質量密切相關。消化性潰瘍屬中醫“胃脘痛”、“痞證”范疇,常因飲食不節,七情內傷,身體虛弱,導致脾胃受損,脾胃氣虛,運化無力,脾胃功能紊亂,氣血運化失常,胃絡瘀滯。中醫認為此病脾虛是根本,瘀血是關鍵,濕熱氣滯是標象。脾虛不僅是潰瘍愈合與轉歸的關鍵,也是潰瘍愈合與復發的關鍵。“四季脾旺不受邪”,脾虛則氣血生化無源,機體抗病能力下降而易患病,局部則為防御因子減弱,胃粘膜屏障功能低下,易使外邪入侵而形成潰瘍。因此臨床上筆者采用黨參、白術、黃芪健脾益氣以固本。現代醫學藥理證明:健脾益氣之品有抗胃粘膜損傷、增強胃粘膜血流量和前列腺素E及促進潰瘍愈合等作用對實驗性潰瘍的造模有預防和保護作用。“久病必瘀”,現代醫學研究表明:消化性潰瘍普遍存在微循環障礙,研究大鼠醋酸潰瘍模型發現血管及微循環的改變是潰瘍形成的關鍵因素。而活血化瘀藥能增加胃粘膜組織的循環,灌注,促進其能量代謝,保證粘膜上皮及潰瘍底部和邊緣腺體迅速增生及保持粘膜微循環的酸堿平衡等,從而提高抗炎愈合質量。血竭為活血的圣藥,活血祛瘀,去腐生肌。現代藥理學證明,血竭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使血流通暢。血竭皂苷是合成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原料,有強大的抗炎鎮痛作用。脾虛則運化失常,水濕內停,郁久化熱而見濕熱之標象,脾胃濕熱證與HP感染有關。蒲公英清熱解毒祛濕并對HP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因此,根據中醫對潰瘍脾虛血瘀的病機進行辨證施治,自擬方愈瘍湯,具有健脾益氣、行氣止痛、活血化瘀諸多作用。方中黃芪、白及扶正補氣,生肌斂潰。扶正為治療潰瘍之根本。亦是防止潰瘍復發之大法。白及收斂止血,消腫生肌,海螵蛸收斂止血,制酸止痛,二者收斂生肌,制酸護膜,以修復潰瘍糜爛的胃粘膜;赤芍、三七、白芍、莪術活血化瘀、通絡愈潰,可加強局部胃黏膜下血液循環,促使潰瘍愈合。蒲公英清熱解毒,郁金行氣活血,疏理氣機。陳皮理氣,調理情志,情志暢達,可減少胃液對潰瘍面的刺激。全方共奏促進潰瘍愈合,防止潰瘍復發之效,療效顯著,加用西藥保護胃黏膜,消炎止痛,加快潰瘍愈合。中藥在藥物配伍上具有標本兼顧,調理全身的作用,對防止潰瘍的復發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中西醫結合治療胃潰瘍的方法,值得進一步深入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