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人之恩,是不是應當禮尚往來?面對恩人的要求,又能不能一口拒絕?這是一場法與情的交鋒——
病魔突襲,臺灣友人傾情救助
65歲的王立成,退休前是遼寧省撫順市信訪部門的一名干部。在退休之前,王立成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一絲不茍,在領導和同事們當中一直有不錯的口碑。
2002年退休后,王立成除了收藏愛好外,沒別的什么事,一雙兒女也都已成家立業,不再需要操心了。于是,他和老伴每個月拿出一部分退休金去支持貧困山區的失學兒童。
2005年11月的一天,天氣漸漸轉涼了,王立成和以往一樣,早早起床打算和老伴一起出去晨練。可當他站起來時,右邊臀部卻疼得讓他差點暈倒。王立成起初還以為是晚上睡覺的姿勢不對壓著了,也就沒有在意。又過了兩天,王立成感覺臀部在走路時一天比一天痛,而且每次時間都在加長。到第四天早上,老伴把早點弄好后叫他起來吃,他的腳剛一落地,臀部的股骨又開始劇痛起來,還沒來得及抓住床沿,就重重地摔倒在地上。正在飯廳等他吃飯的老伴跑進來一看,嚇得臉都白了,立馬打了120急救電話。
經醫生檢查,王立成患的是右股骨頭壞死。醫生告訴王立成說:“你的病情在逐漸惡化,必須盡快想辦法進行控制,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在住院期間,王立成每天要接受大量的藥物注射來控制股骨的疼痛,否則一刻也得不到安寧。住了幾個月后,王立成的病情仍沒有好轉,看到在醫院每天要花去幾百元的費用,他強烈要求回家去。
回到家,家人為王立成找了各種中醫、偏方進行治療,但還是沒有絲毫起色。病痛把王立成折磨得幾乎絕望了,他開始拒絕接受治療,想等著死神來判決自己,但他又是那樣的不愿屈服于病痛的折磨。就在那時,他把自己病后的絕望、恐慌、彷徨和無奈,寫信告訴了一位叫陳賢之的臺灣筆友。
陳賢之是位臺灣中醫,故鄉在遼寧的錦州市,比王立成小兩歲。與王立成一樣,他也是一位收藏愛好者。兩人于1998年夏天在上海舉辦的一次海峽兩岸民間收藏家聯誼會上相識,很是投緣,并成了好朋友,此后多年間一直有書信往來。
沒想到遠在臺灣的陳賢之在收到王立成的信后立即給他寫了回信,在信中,陳賢之安慰他千萬不要著急泄氣,放松心情養病,要有戰勝病魔堅強活下去的信心。同時,陳賢之還告訴王立成,他正在臺灣發動自己的朋友,為王立成找治療股骨頭壞死的良藥。
不久,王立成果然收到了陳賢之從臺灣郵來的藥,價值2000多美金,說是他送給王立成治病的禮物。陳賢之還在附加的信里詳細地寫明了這種藥的用法、用量以及注意事項。臺灣友人的傾力救助,給了絕望中的王立成一線希望。
藏品送友人,報恩卻被指控文物走私
服藥一個多星期之后,王立成明顯地感到患部的疼痛減輕了,躺在床上的他試著坐起來,沒想到竟然成功了。老伴和兒女們看了,簡直不敢相信。一家人高興之余,又連續讓王立成試坐了幾次。看到父親因為吃了陳賢之寄來的藥,病情有了明顯的好轉,子女決定立即寫信,把父親現在的情況告訴這位遠在臺灣的恩人。
很快,王立成一家人又接到了陳賢之從臺灣寄來的回信。在信中陳賢之告知他們一家,這只是剛開始,他上次寄的一共是三個療程的藥,要想痊愈下地行走的話,必須繼續堅持吃一段時間再看。
就這樣,王立成繼續按療程和劑量服藥。到2007年春節的時候,他在家人的扶持下,已經能夠下地行走一段路了。這種好轉,讓王立成一家人在高興的同時,更加感激陳賢之的恩情。這時,他們一家人又收到了陳賢之從臺灣寄來的1000多美元的藥品,附帶的信中說:既然王立成生了病,就別介意他把這些藥品當成新年禮物送給他,祝他早點康復起來。
面對臺灣友人的如此深情厚誼,王立成一家人感激不盡。他們把陳賢之看成這個家的救命恩人。知恩不報非君子,既然恩人如此慷慨大方恩重如山,那么他們總得對恩人有個回報。一家人想來想去,都想不出用什么方式去回報好。王立成的老伴建議買些名貴的土特產寄去,而兒子和女兒說土特產不足以表示對這份恩情的感激。于是王立成又給陳賢之寫了封信,問他在大陸是否有需要代勞的事,他們一家人會盡量去為他辦,否則他們一家將對他的大恩大德深感不安。
很快,王立成一家人又接到了陳賢之從臺灣發來的回信。陳賢之先是在信里說了“舉手之勞,何必言謝”,“我所做的,只不過是應該替朋友做的”等一番寒暄的話,在信的最后,陳賢之委婉地表示,說如果方便的話,可否幫他在大陸找幾本中國古代的線裝書籍,因為他一直想弄幾本收藏,卻始終沒有實現。
面對恩人的請求,王立成一家自然是無話可說。盡管不太好辦,但比起人家對自己的救助,這還算是個很小的要求。因為一時半會兒很難在收藏市場上買到陳賢之要的古書,想來想去,王立成決定把自己家里祖傳下來的幾本線裝古書給陳賢之寄去。老伴提醒他,那可是他們王家幾代人保留下來的寶貝啊!王立成想,既然自己的命都是別人救的,把自己最寶貴的收藏品送幾件給人家也是應該的事,這樣才足以表達他們一家人感恩的誠意。
2007年3月7日,王立成拿出自己祖傳收藏的《尚書注疏》等六本古代線裝書。他覺得這樣報恩的分量還不夠,又把一只銅香爐放在一起,給臺灣的陳賢之郵寄了過去。
2007年3月10日這天上午,王立成突然接到海關發來的一紙傳票,說他在3月7日寄給臺灣陳賢之的六本線裝古書和那個銅香爐均為文物,其中有兩件是國家三級文物。并告知王立成的行為已經構成了私自走私文物罪,他郵寄的那幾件文物已被海關扣留。
面對這突然一擊,老伴被嚇得哭了起來。而王立成哪里知道自己收藏的那幾本破書居然是國家文物?一下子,他原本好起來的病情又加重了。
很快,撫順市開發區檢察院以涉嫌走私文物對王立成進行了立案偵查。
法不容情,天降之災
在巨大的壓力和打擊下,王立成又一病不起地躺在了床上。檢察機關考慮到他確實有病,對其進行取保候審。檢察院正式對王立成涉嫌走私文物一案提起了訴訟。2007年8月23日,撫順市開發區法院開庭審理此案。王立成在兒女們的攙扶下,拄著拐杖,十分吃力地拖著那雙不能獨立行走的腿,挪到了法庭專為他設的“被告椅”上。
公訴機關認為,王立成身為國家干部和省收藏家協會會員,應該知道什么東西是文物。王立成的行為已經構成了走私文物罪。王立成辯稱,自己只是收藏愛好者,并不十分了解哪些東西是文物。
庭審進行了兩個多小時,雙方的辯論讓在場的人無不感到法律的莊嚴和神圣,但所有的情感辯護在法律面前顯得是那么的蒼白無力。
2007年10月9日,法院進行了判決:王立成走私罪名成立,判處其有期徒刑三年。鑒于他有病在身行動不便,緩期三年執行,并處罰金2000元。
(摘自《法制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