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PC利潤已經日益稀薄得如空氣一般,戴爾、惠普、聯想、方正等PC廠商開始了在游戲市場的新爭奪。
10000元人民幣,2000美元,3000美元……游戲PC就像是IT產品中的奢侈品,性能好,價格也高,市場雖小,但有非常可觀的利潤空間,因此成為幾大PC廠商的新希望。
游戲PC,秀?
戴爾最新財報稱,盡管預計2009年第一財季的銷售量會同比增長9%,但今年臺式機營收卻同比下滑了5%。
市場調研公司Pund-IT總裁查爾斯·金稱,大多數PC廠商在臺式機上打價格戰,最終結果是銷售額上去了,利潤卻下來了。同樣的情況在全球很多PC廠商身上一再發生,面對PC盈利狀況日益欠佳的現實,廠商們將目光轉向了筆記本電腦的重點促銷和游戲PC的研制與開發。
就像保時捷等汽車制造商間或推出的概念車一樣,游戲PC有時被理解為PC廠商的“秀”:優質的服務器,高達200G的內存,就連主機的機身也像PC中的“超模”一樣時尚,有些還配有超寬的多屏顯示器。然而,作為PC之后的游戲PC,并不是也不能僅止于“秀”的層次,它肩負著一定程度上為亞健康的PC業“輸血”的盈利指標。
戴爾徜徉于游戲PC的跑馬場已經有一段時間了。與之前直銷、平民化的路線不同,游戲PC使戴爾走上了PC機生產的高端路線。與此同時,惠普這個全球PC新科狀元,也在游戲PC的跑道上與戴爾開始了你追我趕。
2006年3月,戴爾收購了發燒級PC公司Alienware,Alienware對于普通PC用戶可能有些陌生,但是它在游戲玩家中已是久負盛名。這個經常生產一些不計成本的發燒級PC的北美電腦公司,甚至得到了美國海陸空三軍以及紐約反恐部隊采購部門的支持。同年10月,惠普也收購了在高端的筆記本領域頗有建樹的Voodoo PC。可以看出,兩大巨頭都希望占領技術、市場的高地。只有在技術上達到業界領先的水平,不斷更新維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才能在市場上能屈能伸,制定“火候”合適的營銷策略。
關于游戲PC的一切
一臺完備的游戲PC需要配備強大的處理器、更大的存儲空間和漂亮的三維圖形顯示器。擁有這樣的配置,是眾多游戲發燒友的夢想。目前,應用于游戲PC的處理器,主要還是英特爾和AMD的天下。有趣的是,在開發游戲PC的過程中,戴爾與AMD的關系也變得越來越微妙。戴爾開始從以前與英特爾的排他性合作中醒悟過來,通過收購主打發燒級游戲PC市場的Alienware,戴爾擴大與AMD的合作。可見,是用戶對游戲PC的不斷需求促成了雙方鮮有的戰略合作。
對于那些專業、挑剔的游戲玩家們來說,品牌和口碑顯得比PC的營銷更為重要。Alienware被戴爾收購后,其自有品牌的保持也成了難題:在戴爾XPS與Alienware類似自相殘殺的過程中,很多游戲玩家開始對Alienware表示不滿;而惠普汲取了與康柏融合過程中的教訓,宣布收購VooDoo PC后,保持其自有品牌,并使之成為惠普的游戲PC的核心。

除了戴爾與惠普,中國的PC廠商也積極參與到這個充滿利潤空氣的戰場。聯想在2006年推出鋒行系列游戲PC,曾在促銷時打出4999元人民幣的價格。至今還有很多游戲玩家懷念這款低價格、高性能的PC機。方正的一位高級副總裁說:“近年來我國網絡游戲產值為約10億元左右,卻帶動了網絡硬件設備30多個億的產值,從某個方面說,游戲硬件產業更有前景”。由于方正科技果斷敏銳地把握住這一重大的機遇,所以它成為了國內首家推出游戲PC的IT廠商。
比起PC市場的 “性價比之戰”,游戲PC更是一項技術活。在CPU、顯卡、散熱方面都要求廠商有相當的技術功底。目前,這種趨勢還在向筆記本市場蔓延,因為從技術上來說,一切在臺式機上可以實現的功能,都有可能在未來的筆記本上得到復制、優化。所以,只要能取得技術上的突破和進步,游戲pc在未來的發展路上會越走越遠。
他們的下一步
游戲產業被很多投資方看好,據國外媒體報道,AMD計劃推出一套游戲PC標準——“AMD游戲”(AMD Game),以幫助消費者更加方便地購買游戲PC,就像購買游戲機一樣。同時,AMD將為游戲PC發放專門的商標,并為帶有這些商標的PC設定最低標準。通過這一概念,消費者將可以像購買Xbox 360游戲機一樣選擇PC,同時了解集成顯卡不足以滿足不斷提高的游戲體驗。
游戲PC具有朝陽的氣質,雖然現在推出專業的游戲pc價格都很高,但從走高端的商業歷史看,從來就不缺乏成功的例子。例如Apple的每款產品,即使開出令普通消費者難以想象的高價,也絕對會有蘋果的擁躉們排隊購買,搶先體驗。這是因為Apple的產品在市場上找到了最適合于自己的產品定位。只要找準自己的目標客戶群,加之保證技術的優質和產品的質量,就能為營銷的成功創造極大的可能。對于游戲pc的生產商來說,蘋果公司的準高端之路給了我們積極的啟示。
從長遠來講,除了游戲的發燒友們,PC廠商們更希望獲得主流PC買家的認可。而游戲PC能否作為PC之后成為利潤在先,市場跟上的新增長點,成為廠商們的新一輪實質繁榮的契機,是戴爾、惠普、聯想以及所有游戲pc生產商都需要積極思考的問題。游戲pc的明天雖仍不明朗,但它已經開始摸著石頭過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