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曾經是服裝設計師、旅行者、游戲宅男,他們背后都有一個關乎“挖掘”的故事。
“我給你一個建議,一個大的改變,你到微軟來工作,搬到中國來住。”
“對不起,我一向是給像斯蒂文·斯皮爾伯格這樣的人工作,我為什么要給你工作呢,你是誰?”

這是一場說服與被說服的對話。
坐在記者面前的微軟亞洲研究院設計中心創意總監Dave Vronay,在給描述當時“獵”人才情景時,神情中還帶著興奮。
Dave的自信是有原因的。2008年5月的一天,當Dave Vronay對Will Robbins提出上面的建議時,Will Robbins甚至覺得Dave的神經有點問題。兩個星期后,Will Robbins賣掉了自己的設計室,來到北京。
事實證明,Dave不僅神經正常,而且在“誘惑”人才方面方法獨到。
少數派報告
Dave既創辦過自己的公司,也有過在世界型企業里的工作經歷,也許是與所從事的設計工作有關,面前的Dave看起來就像一個大孩子。
Dave在工作中常聽到工程院別的部門的同事說,“嗯,你們做用戶界面設計的,看過《少數派報告》嗎,那里面的電腦多酷啊。”當多次聽到這個評論以后,Dave決定把電影里面設計界面的人找出來。
這個人就是Will Robbins。
“我從好萊塢圈內人士的雜志上看到他打算賣掉他的工作室,想要換一換自己的環境。我通過他的代理人找到了他。”Dave說。
當時,Will Robbins剛剛做完電影《島》的工作,導演是拍攝《變形金剛》的邁克爾·貝。Dave對Will Robbins說:“我最近做過的一個產品,每天全球都有十億人花八個小時盯著它看。”這個數字顯然比當時邁克爾·貝導演過《變形金剛》的一億票房多。
Dave Vronay曾在蘋果公司工作五年。其后他創辦了自己的公司Image Engine,從事兒童游戲軟件的開發。后來,他的公司被微軟收購,Dave自然而然地成了微軟員工。現在,Design Studio已擁有超過三十名員工,并已成為微軟亞洲工程院的核心團隊。微軟亞洲工程院設計中心承擔了微軟眾多核心產品的應用界面設計工作,包括Windows Mobile、 Microsoft Surface、Windows Vista、Healthcare、Xbox Live 、Web Search 及其他一些重要產品。
Dave說服Will Robbins 的理由也可以解釋他為何放棄蘋果。“很多設計師他們想要去工作的地方,對于圈外的人來說會覺得難以理解。比方說很多建筑設計師都很愿意去設計機場。如果你能把一個機場設計做得稍微好一點點,你就能夠影響上百萬、上千萬人的生活。”這也就不難理解,Dave從設計感非常強烈的蘋果公司來到相對保守的微軟,某種程度上是為了更大程度的自我實現。
有時候Dave走在街上,看見大幅的廣告,會突然覺得這個人很適合整個團隊,他就會像說服Will Robbins一樣把這個人找出來。HDesign Studio的設計師們常常到798工廠,同那里的藝術家和設計師社團進行交流。這些設計師們來自世界各地,他們擁有不同領域的專業背景,有的從事計算機語言設計,有的是流行時尚界的活躍人物。
現在做Surface項目的任恬,所學專業是物理。他在業余時間會畫一些圖標,設計中心在任恬的博客網站上看見了他的小作品。Dave認為他沒有接受專業培訓能做到這樣,一定要把他招來。

意大利希臘混血兒設計師Ioannis Paniaras,之前在歐洲學時裝設計,現在是醫療健康軟件人機界面視覺設計主管。“盡管我的教育背景是古典派,但是未來,而不是過去,一直是我靈感的深深源泉。科技是和未來世界緊密相連的,并讓我向著那個方向設計出創意表達。”Ioannis Paniaras對記者說。
設計就像杠桿一樣,你翹一點點可以把它抬得很高。但是,需要有很強能力的人。
每個真實的現在都是曾經幻想的未來
盡管之前對設計師們的工作環境有過大膽的想象,但是,當看到他們真正工作的環境時,不由得微微瞠目。
散發著暗紅色光的燈球在天花板上旋轉,整個工作室的氣氛更像是酒吧,每個人的位子上都有一個小臺燈,以辨別色板上的顏色;座位上是設計感很強的小擺設,有變形金剛,有各種表情的公仔,據說可以激發靈感;桌上散落這各種材質的模型,用來選擇把按鈕做成亞麻還是巖石的質感……
在開會區,本想要把墻從地板到天花板全部用玻璃白板蓋上,大家可以在上面展示自己的設計,但那樣就大大超過了預算。“我是全組最高的人,所以把白板覆蓋到我能夠得著的地方。”Dave說,“設計的過程就是一個對不同的方案進行取舍的問題。”
“設計師不會因為你設計空間特別酷就到這邊來工作。”Dave說,“他們都是想要產生影響力。”所以,這些輔助設施、各種其他的條件,都是為了保證沒有什么東西能夠阻止設計師實現他們想要的影響力。
最好的設計是看不見的。純藝術是藝術家自我的表達,設計是以用戶為中心,是解決問題的。所以,在設計當中每一個決定都是有原因的,并不是天馬行空那樣的隨意。
“作為軟件設計師,必須要從體驗上面給你的用戶展現功能,從而抓住他們的情感、他們的愿望、抓住他們的心。”Dave說。
所以,Design Studio的設計師都使用微軟的產品。這樣,就會有可能發現產品設計的缺陷和不合理的地方。設計師的一個重要的技能就是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對別人和對自己的工作結果進行很嚴厲的評價。四周圍著白板的會議區就是設計師們進行展示和接受批評的地方。當然,要成功的進行這種過程,要求團隊有非常強的信任感和依賴感。
在過去的2年間,隨著團隊的不斷擴大,設計中心的職能范疇已從單純的視覺設計擴展到包括交互體驗、視覺設計、用戶體驗、易用性研究、原型開發、設計等各個方面。
在采訪快結束的時候,Dave回想起2005年的世貿天階,那時候世貿天階還只是地上的一個大坑,圍墻上面貼著巨幅的畫,“是那種概念化的照片,描繪一個商業步行街巨大的貼幕。而現在世貿天階真的是像那時掛出的畫一樣了。想要離開北京是很困難的。北京是這樣一個充滿活力、能量、一種對未來保持樂觀看法的地方,別的地方很難體會。”
微軟是一個在信息時代很成功的公司,但是現在,我們人類社會在逐漸地抽離信息時代,而進入以概念為核心的新時代。
“即使在微軟的傳統產品,也會看到越來越更豐富多彩的用戶界面,從色彩上,從風格上會越來越多樣化。”這是Dave的承諾。因為,設計是可以來影響產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