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從未放棄對外太空及未知社會的探尋。一種把整個未來展現在你面前的新技術,恢復了我們最原始的好奇和夢想以及我們骨子里的Geek文化傾向。
三個美國人,亞瑟,克拉克、伊薩克,阿西莫夫和羅伯特,海因萊因共同創造了一個屬于機器人和外太空的世界。就像古希臘的泰勒斯借觀星思考哲學問題,這些紙面上的奇想觸動了人們對未知世界的無盡好奇。它賦予了“幻想”依靠科技在未來得以實現的極大可能,甚至有些“科學幻想”在多年以后,的確成為了現實。
科幻小說和搖滾樂,就像電腦產業革命的兩缸發動機,分別從理性及感性推動了科技愛好者們的腦力激蕩。而一次次的科技浪潮把整個人類社會推向未來。
我們想象不到的,一切可能的和不可能的,一直在變化……
未來,手機、PDA、筆記本電腦和MP3播放機將統統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婦女們戴的首飾都具有這些功能。或者,像紙一樣薄的電子線路將被印刷在皮膚上。我們在大腦內植入電腦和傳感器,它們連接你的神經,了解你的想法并自動實施,監測你的各種健康指標。實現了人腦和電腦的統一,人類的思想和情感都可以保存和下載,并可以發送給任何人。所有人的一言一行都會被記錄在案,每個人都有一個獨一無二的IP地址,整個人類組成一個無所不在的通訊網絡。置于科技巨變的浪潮,社會的基本組成元素“家庭”也免不了受到影響。原來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家庭建筑,現在只需要一臺房間大的巨型機器使用快速原型技術來打印墻,完成砌磚、涂石灰、安窗戶、隔熱保護和預留電線和管道的線路,家庭中的汽車柔軟似棉花,不再剛硬強悍。它舒適又安全,不但更環保節能,還能方便的解決停車難題。
隨著科技變革的不斷深入,人類面臨的是一個量子式的躍進。圖形技術的發展有望實現黑客帝國式虛擬世界。實現虛擬世界現實化,其逼真性完全能夠“以假亂真”……
科技預言是一塊魔鏡。未來社會的點滴碎片清晰可見。
科幻小說家克拉克說:“要發現某件事情是否可能的界限,唯一的途徑是跨越這個界限,從不可能到可能中去。”這句話幾乎代表了科技業的全部精神。諸如《黑客帝國》電影中,許多科幻元素往往化身為高科技裝備。科技和科幻形影不離。
近的,遠的。未來的意義在于不曾被過去所經歷,在于不斷地被更新。人類從過去走來,向未來走去,經歷的是一條不曾重復的奇跡之路,這條路那么遠又這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