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父親去看姑媽,姑媽很高興,每天換著花樣給我們做好吃的。每次吃飯,最后一個吃完的總是姑父。他在飯桌上細嚼慢咽,一直到所有人都吃完離開,他吃飯的速度又變快了,鍋里的剩飯、桌上的剩菜,他風卷殘云般,片刻便消滅得干干凈凈。一次,我去廚房里洗水果,發現姑父正就著一頭蒜,在吃中午剩下的面條。他吃得滿頭大汗,津津有味,全不像飯桌上那樣慢條斯理。
回到客廳,我埋怨姑媽:“姑父都70多歲的人,還讓他天天吃剩飯,吃壞了肚子怎么辦?”姑媽笑著說:“沒人讓他吃剩飯,他自己養成的習慣,改不了啦。”
姑媽說,多年前,她和姑父剛結婚,婆婆和小姑都欺負她。姑媽做飯,做得少了,大家就猛吃;做得多了,大家又都吃得很少。為此,姑媽總挨婆婆的訓。后來,姑父心疼姑媽,每次吃飯,姑父就慢慢吞吞地,等大家都吃完了他才吃。飯少了他就少吃,有剩飯,姑父就全包了。后來有了孩子,姑父仍然是全家最后一個收拾飯桌的人。
姑媽戲謔說:“也奇怪,他的肚子,就像皮球一樣,多也裝得,少也裝得。”
我的心,忽地一熱。一直以為,姑媽那代人的婚姻,完全是聽奉父母之命,不會有真正的愛情。卻原來,他們比誰都懂得愛的真諦。姑父何止是有一個能伸能縮的胃啊,他還有一顆博大寬容盛滿愛的心!
在街上,碰到一位朋友。朋友一臉的氣憤,而輪椅上的愛人笑容溫婉,不斷地細語安慰他。問了才知道:原來朋友去銀行給他愛人辦卡,銀行要求,必須本人親自到場才能辦。可是銀行門前有十幾級的臺階,輪椅根本上不去。就因為這個,朋友和銀行的人大吵了一架。
我吃驚,朋友平時是個脾氣溫和的人,從不跟人發生矛盾,就算吃虧也自己忍著。這樣好脾氣的人,也會跟人吵架?
朋友的愛人笑著說:“別看他平時溫和得像只羊,一發起火來,可兇了。”說著,又回頭嗔怪朋友:“你也是,辦不了就不辦唄,跟人急什么啊?”
朋友仍然憤憤不平地說:“我自己受多少委屈都無所謂,我能忍,我就是不能看你被人欺負受委屈……”
我們都無語了,女人拉住他的手,默默地貼在自己臉上,有晶瑩的淚光在她的眼里閃爍。我的心,也怦然而動。因為,只有深愛一個人,才會用自己的心緊緊地貼著她的心,不肯讓她受半點委屈。
我的新房裝修正進行得如火如荼,可是,為我做木工的師傅,卻忽然說:“我想請一個星期的假,家里要收麥子了,我得回去!”我一聽就急了,說:“我這房子可等著住呢,你怎么能丟下不管了呢?再說,你在這兒干一天賺多少錢?耽誤七八天,損失可大了。寄錢回去,租收割機收,不比這劃算?”
那個樸實的中年漢子,用手撓撓頭,吭哧半天,才靦腆地說:“不回去咋行呢,她一個人在家,身單力薄,帶著孩子,又不會開拖拉機。麥熟一晌,到時候大家都收起來,她一個人沒個幫手還不急死……無論如何我都得回去的,真的,她一個人在家……”他反復重復著“她一個人在家”,一臉的焦灼,仿佛怕我真不讓他回去似的。
我的心,忽然就軟了。“她一個人在家”,簡單的6個字,卻讓我看到了一個男人對一個女人全部的疼惜和寵愛。
原來,我們身邊每一個最普通的人,都擁有最真摯純樸的愛情。他們不像我們想象得那樣浪漫,癡情,轟轟烈烈,卻在最凡俗的日子里,真切地為自己心愛的人心疼著,擔憂著,哪怕只是一碗剩飯、一次爭吵、一點分擔,也是對愛情最美的詮釋。
生活,總是超出我們的想象,總有些愛情在浮世的喧嘩背后悄然綻放,散發著生命最本真的芬芳。
(摘自《雞西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