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解讀】
語文高考大綱對現代文閱讀規定:“能閱讀一般社會科學類、自然科學類文章和文學作品。”那么,對小說的鑒賞,也是高考中一個重要的考查內容。
小說作為一種文學樣式,在2008年全國的19套高考語文試卷中,有4套設置了小說閱讀試題,分別是廣東卷選的巴西作家若昂·吉馬朗埃斯·羅薩的《河的第三條岸》,寧夏卷選的美國作家歐·亨利的《二十年以后》,江蘇卷選的中國作家汪曾祺《侯銀匠》,浙江卷選的俄國作家高爾基的《烏米》。由此看出,小說是高考文學鑒賞試題閱讀材料選用熱度僅次于散文的一種樣式。
【技法指導】
小說這種文體的特征是通過環境描寫、情節構思、人物塑造來反映生活,表達作者思想感情、觀點態度的,因此,在鑒賞中,務必以環境、情節、人物的鑒賞及其如何反映小說主題的作為鑒賞重點。
1.從分析人物入手
每篇小說都有其重點塑造的人物形象,我們從分析人物入手去解讀小說的主題,就必須緊扣作者對人物的描寫來分析人物的思想特點、性格特征。對人物的描寫有直接與間接兩種手法。直接描寫就是對人物的肖像、語言、動作、神態、心理等進行直接刻畫,間接描寫的方法有多種形式,比如,通過環境、景物等烘托來表現人物,通過與他人的對比來表現人物,或者通過他人的言行等來反映人物等等。
在對人物的各種刻畫手法的鑒賞時,還要注意從細處入手,比如動作描寫中的細節描寫更能體現人物的個性特點,心理描寫也有直接與間接兩種描寫手法,再如環境、景物對人物的烘托方式有正面與反面兩種方式。
2.從理清情節入手
小說能吸引讀者,跌宕曲折的故事情節是其原因之一。故事情節有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分析故事情節并非一定要按其發展順序進行,比如可以從小說最精彩的高潮部分入手分析。精彩好看的小說,往往故事情節波瀾起伏,一波三折,引人入勝,因此,在鑒賞時體會作者在情節上的精心安排與設置中的獨具匠心。
對于情節的鑒賞,除了完整的故事情節外,還要注意巧妙的伏筆,前后的勾連,倒敘、補敘、插敘等及其對小說人物的刻畫、主題的表達的作用。
3.從觀賞環境入手
小說中的環境描寫,無論是社會環境,還是自然環境,都不是可有可無的裝飾品,而是密切地聯系著人物的思想和行動;也就是說環境與人物之間的關系是密切的,特別是社會環境,它往往決定著人物的命運。因此我們學習小說,也可以從剖析環境入手,去探究人物命運和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會原因。了解了這些,對我們分析主要人物的形象,把握文章的主題是大有裨益的。
小說中對環境的描寫也有直接與間接兩種,特別是對社會環境的描寫,有的時間可以通過人物的言談和著裝暗示出來。
【示例解析】
2008年江蘇卷第五大題現代文文學類文本閱讀必考題解析(選文略):
12.小說第二段(“侯銀匠中年喪妻……很精到”),對全文情節展開有什么作用?請具體說明。
解析:題目對解題內容的指向比較具體,要求分析小說第二段文字對全文情節展開的作用。情節在小說中是一個線性的元素,無論是直的還是曲的,無論有多少起伏波瀾。明白了這一點,就知道無論是小說中的哪一部分內容,對整體情節來說,總會有某種關聯。第二段內容概述了銀匠女兒與別的女孩不同的地方,因此,在解答時,務必要“瞻前顧后”,理清它對情節發展的作用。
答案:①從父女相依為命著眼,為下文選女婿,打陪嫁首飾,在女兒出嫁后父親的孤獨這些情節提供依據。②從突出侯菊的精細能干著眼,為寫侯菊改裝花轎,出租花轎,成為當家媳婦等情節提供依據。
13.文中畫線的兩處,分別表現了侯銀匠什么樣的情感?
解析:(1)說銀匠在為待嫁的女兒制作首飾時“心里有點甜,又有點苦”,說明銀匠對女兒的出嫁內心情感很復雜。“甜”可以從他把女兒撫養成人,并給她找了一個好的婆家,以后有了個好歸宿著想。“苦”當然就要從銀匠喪妻后與女兒相依為命這方面著想了,女兒嫁走后,難免會想到今后自己日子的孤單。
(2)在女兒嫁走后,銀匠還像女兒在家一樣叫她為燈盞拿油,“及至無人應聲,才一個人笑了:‘老了!糊涂了!’”從這個細節可以看得出銀匠難改與女兒在一起生活的習慣,也表現出對女兒思念至深。
答案:①甜:因為女兒終于長大成人了,嫁了個好人家(女兒有了個好歸宿),可以為自己女兒打首飾了。苦:女兒出嫁后自己會很孤獨,女兒出嫁也只能給這點首飾。
②深沉的思念,難言的孤獨,自我安慰。
14.小說中的花轎與刻畫侯菊的形象有密切關系,請簡要分析。
解析:改造花轎是小說中的重要情節,當然對侯菊這個人物刻畫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花轎在小說情節中的侯菊出嫁前、出嫁時、出嫁后都有描寫,因此,在組織答案時要全面組織答案,不可遺漏。
答案:①要花轎早有打算。②改裝花轎心靈手巧。③出租花轎善于經營,賢惠體貼。
15.小說題為“侯銀匠”,但寫侯菊的文字多,請結合全文探究作者這樣安排的理由。
解析:小說題為“侯銀匠”,那么小說的主旨應該在侯銀匠身上。女兒是銀匠一手養大的,因此,寫女兒精于打算,巧于做工,不甘輸于他人的要強性格,則是運用了側面刻畫人物的方法來間接表現銀匠的性格特點。由于父女二人血脈相連,又相依為命,二者之間也會有很多微妙的關系,因此也可把此題當作研究性開放題來解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①小說的主旨是表現侯銀匠,侯家父女相依為命,侯菊繼承了父親的精細、勤勞等品質,寫侯菊就是表現侯銀匠。
②小說的主旨是表現侯銀匠,女兒出嫁是他生活中的大事,更多描寫此時此刻的情景,重點突出,可以避免平鋪直敘。
③小說的主旨是表現侯銀匠,作者截取侯菊出嫁前后的片段,正面描寫侯菊,間接烘托出侯銀匠的人生況味。
④小說的主旨是表現侯銀匠,作者明寫侯菊,暗寫侯銀匠,以有形寫無形,更有情趣。
⑤小說的主旨是表現侯銀匠,更多描寫女兒出嫁前后的情景,在人物關系中深刻表現了中國傳統的人情美、人性美,意味深長。
【強化訓練】
昏迷十八天
黃飛
可以說,馮吉那一刻絕對是有預感的,要不然,怎么會喊出那句話呢?
那時,天陰得很,烏云的怪相似三年沒洗過毛的白獅子狗,臟兮兮地伏在半空中。從娘娘山谷竄出的冷風,尖嘯著在烏云和路面的狹小空間強勁地肆虐。密密麻麻的汽車,萎縮成一只只可憐的甲殼蟲,在天寒地凍的路面上小心翼翼地爬行……
馮吉早就被烏云壓得喘不過氣來。盡管他命令司機開了空調,可滿身還是汗漬漬的。他解開胸前的紐扣,憤怒地吼道:“超車!”
司機將頭扭過來,膽怯而又為難:“馮總……”“超!”馮吉又吼了聲。司機不敢再言聲兒,一咬牙,小車打著滑飛快地擦著前面面包車的車身搖擺著馳過,嚇得面包車上的人一陣驚叫。
馮吉急啊!怎么天下的麻煩事一齊落到自己頭上了呢!他的公司因無錢購料已停產4天了,幾千人的企業一天損失多少?可家家銀行看笑話似的就不貸給款;他的拳頭產品“透心涼”牌空調,被一個奸商搶先注冊,反咬他侵權,明天開庭;兒子參軍,差兩厘米不夠特招線,妻子哭著要他快跑“關系”;還有,不知犯了哪門子邪,外甥女定要來他公司當秘書,他為難,可舅舅已找上門罵了三天了……屋漏偏逢連陰雨,這不,他的心腹財務科長竟私竊公司僅剩的30萬元潛逃。現在,他就是心急火燎地去追他……
手機響了。馮吉剛“喂”了聲,就聽對方罵起來:“你還是不是人!真不要老娘了?”他愣了。是姐姐。可不是,前天就接了姐姐兩個電話,鄉下母親突患腦溢血住院,院方連下三次病危通知。“我……一會兒就到。”馮吉匆匆回了話,雙目緊閉。唉!累!真累!他想,假如現在沒有了他,這個家、這個公司、這個世界都得統統完蛋。
突然,司機怪叫了一聲。朦朧中,馮吉瞥見一輛烏黑的大卡車以排山倒海之勢迎面壓來。他絕望地喊了句:“大爺,再給三天!”只聽“轟”的一聲,他什么都不知道了。
司機當場死亡。馮吉無大傷,卻昏迷了18天。第19天,當他蘇醒時人們告訴他:銀行已貸款,公司已恢復生產;官司打平了,不輸不贏;財務科長已抓住,款已追回;兒子已被特招;外甥女已到公司上班,如愿當了秘書……他呆呆地,身子一下子軟了許多。猛然,他想起母親,不顧阻攔堅決要回鄉下。
母親臉色慘白,目光呆滯,氣若游絲。當馮吉淚流滿面緊緊握住母親的手時,母親的眼睛一下子明亮起來,像一道閃電,緊接著永遠地熄滅了。
姐姐哭道:“娘不肯走,就是要見你一面啊!”馮吉號啕大哭起來。他倏然明白了:其實,這個世界上無論什么事離了他都行,唯一離不了他的只有自己的老娘!
1.文章開篇說:“馮吉那一刻絕對是有預感的,要不然,怎么會喊出那句話呢?”馮吉喊出的是哪句話,從那句話中體現出馮吉當時怎么樣的心理?
2.第二段的景物描寫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請結合文章內容作簡要分析。
3.作者在作品中成功地塑造了馮吉這個形象,請結合作品內容說說從這個人物形象中可以看到些什么社會性的東西。
4.請仔細閱讀并體會最后一段的意思,然后簡要談談自己的讀后感。
本期參考答案
《現代文閱讀之小說鑒賞》
1.那句話是“大爺,再給三天!”從這句話中可以體會出馮吉對時間的渴望,他總覺得自己時間不夠用,總認為自己有那么多要親自去辦理的事情。
作用有二:一是對馮吉心急火燎的心理起到了烘托作用,二是對后來發生的車禍有暗示作用。
3.從作者塑造的馮吉這個人物形象的身上可以看到普遍存在于社會的兩大現象:一是現代人生活緊張忙碌得經常摸不著頭緒,二是現代人心中有太多放不下的東西,從而造成了自擾。
4.很欣賞馮吉能夠在昏迷18天后對人生有了新的態度。一個人的時間與精力以及能力總是有限的,因此要學會選擇,也要學會放棄,在人生路上輕松走過每一天,享受生活的真諦。當然,放棄什么也不能放棄母親,因為母親不僅是我們生命的源泉,也是我們生命的最真誠的保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