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強,河北行唐人,1974年生。1999年畢業于天津美術學院國畫系,現任教于河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文學碩士學位,講師,國畫系主任助理。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工筆重彩畫會會員。
一
我問崔強:“你們畫國畫的人為什么總在重復著幾百年來的梅蘭竹菊。面對當下無限豐富的視覺世界,雙如繁華的街市、林立的樓房。直至城鄉結合處掛著輪胎的車店,以及被砍去樹冠的小樹。你為什么視而不見呢?”
崔強訥然。
再次涉及到類似話題,崔強說:“徐老師,你想,中國傳統繪畫的主體精神都是出世的。”
我訥然。
我隨著這個思路想去。
多年來,我的創作一直在迫使著我的思考。那么,崔強,他追尋什么呢?
有限的閱讀告訴我,現當代西方思想家,從尼采到海德格爾到福柯。他們不約而同地認為,現代人生存于其中的世界是“深淵”,是“獸欄”,是“監獄”。在海德格爾看來。本來的世界是天地人神自由游戲的四方關聯體。而現代世界則是一個以人為中心主宰的場域。一個天地隱匿、諸神逃離、萬物被掠奪的世界不是真正的世界。淵于其中的“現代人,是無家可歸者”。那么“逃離”和“回歸”就成為我們必然的選擇。他甚至不惜“借道”希臘式的藝術作為精神出路,不管這路有多遠。
現代性的這把雙刃劍在使我們獲得某種解放之后。卻不幸又成為自己所建牢籠的奴隸。當“上帝死了”,連“大寫的人”也死了之后,我們可以回家?
當我們可以駕馭自然的時候,我們向誰感恩?當我們驅逐了神圣之后,我們仰望什么?
這些相關的思想支持著我的創作,支持著我忠實地陳述我的熱愛和向往。也使我關注著我周圍的朋友很像一個自然形成的具有“新保守主義”特征的松散群體。
既然我可以追尋有關永恒、崇高和愛的夢,那么崔強為什么不可以去向往他所心儀的自然呢?他或許沒有去研讀海德格爾,希臘離他太遠,從少年起,這個聰慧的孩子,便投向了東方傳統這個澄明的世界。他由衷地選擇從東方的立場出發,暗合了這些偉大的思想。他不是被動的“逃離”者,他是一個信馬由韁的牧童。
二
崔強說,你看到奧運會的圣火了嗎?它之所以神圣,是因為它集中了從雅典出發的所有傳遞者的貢獻,它象征了人類千百年來的理想。因此,它不同于一般的篝火或野火。中國從魏晉以來形成的高尚超逸境界的高峰,也是集中了歷代藝術家和文人的智慧而形成的傳統。作為中國畫的局外人,我深知那是一個汪洋大海。他說:“錘煉筆墨,研讀經典,那是純清和澄明我的心。中國傳統繪畫這個高度是很難逾越的。坦誠地說,我沒有奢想有所突破。你有沒有看見,所有試圖突破的人都失敗了。你又有沒有看見,很多對傳統缺乏深入研究的人,在發展的道路上,時時顯露出捉襟見肘的蒼白?”
我相信他對中國傳統藝術研究的深度和敏銳的眼光。記得有一次我們在翻閱一本國內最權威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八大山人的畫冊,他能明確指出其中的贗品。這些或許與他長期迷戀古玩的品鑒不無關系。
我也能在他傳統花鳥畫創作中看到:他在進行的筆墨修煉。修煉的目的直接培養著他的情懷、性情及品位。俊骨風清。奇崛高古。這些在傳統中國繪畫中被奉為最高境界的品格,逐步能在他的作品中朝向滿盈。他把這類工作稱之為“心中”的繪畫。
我們多么需要一顆寧靜的心啊!
三
崔強并沒有簡單沉迷于傳統方式的創作,他開始心儀于一種圖式風景化的山水,或者稱之為具有山水情懷的風景。只是他希望建立在具有真正東方人高度自由的精神追求之后的對自然相存相依的追問。于是,他開始畫視覺經驗中的風景。他的風景或溫馨、恬淡、親切,或清逸、寧靜、蕭疏和超然。這種人化了的自然,不正是當代人已久違了的家園嗎?這種來自豐富的視覺資源的作品,不是為筆墨而筆墨的語言堆砌,而是使作品加強了人的心境與自然的交融。馬爾庫塞期望著藝術來拯救現代人的心靈,指的并不是具有實驗性的先鋒藝術,而是指那些具有通俗、優雅美感特征的藝術。假如他能真正理解東方藝術的精髓,將會何等的歡欣鼓舞。這些來自視覺世界的風景。對于他而說,這是“眼中”的繪畫。
多么溫厚而智慧的“眼”呀。
四
崔強在繼續思考與尋找。
他試圖運用中國畫的筆墨和圖式去判斷當下的或歷史的問題。一種類似當代藝術中觀念藝術的作品出現了仙鶴、祥云、旗幟、煙囪、水塔、飛機甚至蘑菇云……把各種原本不相關聯的形象并置以形成當下人對社會和歷史問題的思考,是典型的現代藝術,尤其是西方觀念藝術中常用的方式。這是崔強的屬于“腦中”的繪畫。我相信這些嘗試會有利于拓寬他的視野,激發他的思考,培養他的想象力。
這種鍛煉對一個藝術家來說是何等重要啊。
觀念繪畫所需要的思辨方式和圖式選擇與精神批判相吻合所必需的準確性,以及中國繪畫與表達觀念的語言障礙。這些矛盾對他是一個嚴峻的考驗,回應這個考驗,我們只能希望于他的才智。
如果說我的繪畫發展是由具象不斷走向抽象的漸進的三個階段的話,那么崔強的作品是從“心”出發,從“眼”出發,從“腦”出發,并行、并相互交錯反復演進的過程。
我真羨慕他的內心竟如此的豐富機智和積極。也許這也是在回應我們最初的那個對話吧!
我相信他作為一個優秀的藝術家所具備的品質、智慧和勤奮思考努力工作的態度。
崔強,我的兄弟,讀給你一個荷爾德林的詩句:
你夢寐以求的近在咫尺,
已與你照面。
(責編:劉 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