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公募基金不斷縮水,我們是否可以投資一把私募基金,又該如何選擇和加入私募基金呢?
私募基金,是指通過非公開募集方式募集,投資者收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集合資金管理方式。根據投資范圍不同,私募基金可以分為進行直接投資的私募基金和進行證券投資的私募基金。
私募基金運作方式
私募基金主要有三類,不同私募的運作方式也不一樣。
陽光化的私募。這類私募基金是通過信托公司作為受托人發行的,由于有了信托公司的介入,事實上形成了對操作者的保護,通過信托公司的參與,使得合法性得以解決。
賬戶代理制。這其實是目前私募基金的主要存在方式,說白了就是代客理財。這項活動其實屬于一種民事委托行為,甲方委托乙方操作,盈利后給乙方20%~30%的績效提成。此種方法從資金安全性上分析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客戶資金現在是第三方存管,證券公司已經和客戶自己選擇的銀行建立了三方存管關系。在操作層面上,操作者和客戶利益是緊密相連的,所以也不會故意讓客戶賠錢。到目前為止,這類操作方法還沒有發生太大的問題。此種方法所帶來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操作者的權益得不到保護,說來好笑,這種方法,私募基金經理竟然是受害對象,表現形式就是給客戶好不容易賺了50%甚至100%,客戶改掉密碼,從此玩起了失蹤,私募基金經理毫無辦法;另一方面是有些所謂的私募基金經理操作水平低下,但吹起牛來震天響,為了迎合某些客戶的避險心理,直接和客戶承諾采取保底操作的方式,即賺了五五開,虧了由其承擔的方式。
會員制。這類方法一般失敗率較高,都是業務員亂吹分析師帶盤,實際就是胡亂推介幾只股票騙些客戶而已,分析師從來沒有和客戶直接溝通過。原因就是分析師和客戶在咨詢公司的框架內是不能接觸的,如此的模式下如何保證客戶的利益不受損失?有些咨詢公司獅子大張口敢收取幾萬元,這更是徹頭徹尾的欺騙行為,很多投資者匯去幾萬元,公司沒了蹤影,急得直跺腳。至于網絡上的先盈利后會付款的所謂操作方式,更是一場概率游戲,向100個不同的投資者推介100支不同的股票,總會出現30支上漲的,只要其中20%的善良投資者獲利后匯款過來,對于發布者就是無風險利潤。
選擇私募基金的策略分析
上海一位知名的私募基金經理提醒投資人在選擇私募基金時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一,看基金經理。看他的從業經歷和過往業績。私募基金的繁榮發展,衍生出了各種派別,券商派、公募派、留洋派、民間高手派等。有沒有正規的從業經歷,過往業績是否穩定,有無大起大落,尤其關注行情不好時的投資策略及業績。
二,看投資風格。由于目前還沒有監管私募基金的法律法規,私募基金的投資沒有限制,可以很靈活,不僅投資股票,還可能包括期貨、外匯、黃金等,投資人需要在合同中確定投資品種。同時,對于證券投資,也可以參考基金管理公司的做法,對基金經理有個約束,比如多長時間內波動超過50%的股票不能買,或者是哪個行業的股票不能買。
三,看基金規模和進入門檻。每個基金都有自己的成立規模,這與其投資計劃相關。同時,私募基金還有一個門檻問題。比較負責任的私募基金會規定投資人所投資的金額占投資人總資產的比例,不能過高。
四,看模式。私募的模式有很多種,有的是不轉移資金占有的協議式;有的是公司制;有的是合伙制;還有目前比較多的信托式,這是在目前法律環境下,私募基金陽光化的一種模式,由于法律要求資金信托必須托管,那么相對來說,風險低一些。投資人在選擇信托模式時,最好選擇有一般受益人和優先受益人的信托計劃,基金管理公司把自有資金投入與投資人的資金一起操作,自己作為一般受益人,投資人作為優先受益人。虧損時,優先保證優先受益人的利益。
五,看公司管理是否規范。有嚴格的風控制度的公司,相對比管理簡單的公司或者單靠一個明星基金經理的公司安全一些。
六,分成方式。不要完全看收益率,收益率高,不一定自己的投資回報就高,還要看分成比例。隨著收益率的提高,從二八分成直至到二八的比例都有,收益率階段分的越詳細越好,投資人對自己能獲得的收益和付出的報酬有清楚的認識,同時對基金經理也是一種明確的激勵。

七,一定要簽訂合同。即使是股市行情好的時候都有可能引起糾紛,更何況股市行情總是有波動的,虧損的情況下,糾紛更是在所難免。所以,合同是必須要簽的。
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李燕教授提醒投資者在簽訂委托合同時,需要注意一些條款:
1、承諾保證條款?;鸾浝沓兄Z所提供的過往業績資料真實、完整、無虛假記載、無重大遺漏、無重大誤導;
2、約定投資期限。對于證券投資來說,一年是一個比較合理的期限。如果投資人對合作比較滿意,可以在期滿前,書面同意續簽,使得合同相應順延。如果不滿意,期滿后,合同就終止了。如果期限太長,對投資人則風險較大。
3、投資取回的情形。公募的基金一般可以贖回,私募基金的投資取回,需要雙方事先的約定。投資人可以在合同中約定,在何種情況下持續多長的情況下,投資人可以取回投資以及極端情況下基金經理的賠償責任。
4、業績報告周期?;鸾浝矶嚅L時間報告一次業績情況,不宜過頻,也不希望期間太長,一般一個季度報告一次即可。
5、繼承條款。曾經有過一個案例,某投資人的證券賬戶用的不是自己的名字,也沒有跟自己的家人講投資的情況,結果某日猝死,所有在證券賬戶中的財產,都被知情人用不當方法據為己有。
6、不可抗力條款。證券投資的不可抗力不同于其他商務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比如法律政策變化,對于一般商務可能是不可抗力,但是,對于證券投資,并不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