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北的南潯是江南古鎮,物華寶天,人杰地靈,中國近代史上許多名人都出生在此地,如國民黨元老張靜江、加業堂藏書樓主人劉承干、著名收藏家龐萊臣、周慶云等。古鎮的文化積淀深厚,散落在民間的寶物不少,從普通農家發現幾方吳昌碩的印章,在收購來的舊報刊中找到祝枝山的真跡,都是在這里發生過的真實事情。
20世紀末,我下派到南潯。逢單位里裝修,阿三跟隨師傅來做木工活,由此相識。90年代中期,古董舊家具生意興隆,一些專修古典硬木家具的小作坊應運而生。阿三的師傅年輕時學過修理硬木家具,會雕龍刻鳳,手藝精湛,他的作坊生意比別人紅火。阿三跟著師傅天天圍著明式黃花梨圈椅、清紅木平頭案、民國楠木八仙桌打轉,日子一長,基本摸清了古玩商賺錢的門檻,遂產生轉行的念頭。和師傅商量后,他就在剛開辟的商業街上租了個店面,開起古舊家具店,收購兼維修。開張那天,我還送去一幅字畫表示祝賀。
阿三曾跟隨師傅輾轉雙林、長超一帶打家具,路徑通人頭熟,開業之初就經常結伴到那邊鄉下“刮地皮”。一日,在雙林莫蓉一農家討茶吃時,眼尖的阿三發現陰暗的堂屋角落里有一只長不長、方不方的床榻,兩頭和背面還有一塊隔板,拆散扔在一旁,不由眼睛一亮,上前仔細察看。
“這是啥東西?橫檔太長,豎檔太短。”阿三嘴里自言自語,動手挪動堆放在上面的舊衣棉絮,看清了沒有破損硬傷,用手一抬,很沉,便問道:“這東西啥地方來的,賣嗎?”
“賣!這東西是當年土改從大地主莫家搬來的,不當床不當凳,凈占地方。”主人答道。
“300元,我收去了。”阿三那時剛出道,看見好東西一激動,忘記了師傅傳授的“刮地皮”討價還價要欲擒故縱的訣竅,開價太爽快了,引起了主人的警覺。主人猜想這東西可能真的值錢,馬上抬價到1000元,而且不肯松口。好說歹說,最后以800元成交。拉回店鋪擦洗修補,燙蠟拋光,這只當年大戶人家抽大煙用的雞翅木煙榻(俗稱羅漢床)舊貌換新顏,線條流暢,比例工整,雍容華貴,人見人愛。煙榻很快被蘇州客人以1.5萬元買走。真乃橫財從天降。
頭炮打響,開門大吉。阿三又接二連三做了幾單大生意,于是見識大增,眼力老到。凡人家吃不準的硬木老家具,都會請他出山,瞄一眼摸幾下,就知道是花梨還是雞翅木抑或紫檀,講得出此物是出自大明蘇州作坊,還是清朝廣東巧匠,或民國仿古款式。加上他講信譽,開價公道,做事爽快,很快成了這條街上的古舊家具經營大戶,生意也比左鄰右舍的同行好許多。
古玩行有約定俗成的行規,在此行買東西全憑眼力,一旦買了假貨贗品就等于交學費買教訓,很少能把錢退回來的。近兩年收藏市場火暴,見財眼開、仿造做假的比比皆是,且手段愈來愈高明嫻熟,連阿三這樣的老江湖也有走眼上當的經歷。
那天和幾個朋友在茶室喝茶,阿三內急上“一號”,蹲在半封閉的“包廂”里正用力,忽聞外面小便池有兩人在說話。一人說:“近來生意難做,不如改行收舊家具得了。”
另一位大概有幾分醉意,口齒含糊不清地接腔道:“這有啥難,兄弟我馬上給你指條財路。我們村里有戶人家造房子急等用錢,想將祖上傳下的紅木家具賣掉。鄉下人不識貨,隨便給幾個錢就能買下,到時賺了別忘請兄弟吃杯老酒就行了。”
“你輕點聲,別讓人家聽見了。那戶人家住在什么地方,姓啥?”
“怕啥,這兒連鬼都沒有一個!那家姓邊,就住在長超小學后面,好尋得很。明朝你一早就……”
這可是冷灶頭里爆出顆熱栗子,蹲坑還蹲出一筆意外之財!為搶在別人之前將東西搞到手,阿三第二天起了個大早,開著鈴木工具車直奔長超。很快找到姓邊的人家,三言兩語就將當家的老太婆搞定,從雜七雜八的棉絮下翻騰出一對明式四出頭官帽椅。品相完整,包漿明顯,用水擦拭即見黃花梨特有圓暈如錢的紅黃色,摸上去不像其他紅木那樣冰涼梆硬,而是有種溫潤細膩的手感。阿三心中竊喜,討價還價,終以8000元買進。
東西稍加整理,即被一廣東同行相中,2?郾8萬元成交。那人要阿三幫助將四出頭官帽椅背拆下來,以便裝箱運回南方。伙計剛將椅子最上面的橫檔拆開,阿三就大驚失色,沒想到榫頭竟然是新茬,而且是用現在的白膠粘合的,做夢也想不到這么一對從表面的包漿、做工、來路都無懈可擊的黃花梨官帽椅竟是做舊的新貨。沒轍,阿三只好老老實實將錢退還,又請廣東客戶吃飯,低三下四賠禮道歉,還倒貼一條“軟殼中華”以封住他的口。萬一傳出去自己的面子丟了不說,今后還想不想在這一行里混?
幾個月后,一個偶然的機會,阿三知曉了事情的真相。原來是同一條街做舊家具生意的幾個同行見阿三興旺發達,心生妒意,合伙設了個圈套讓他鉆。那對明式黃花梨四出頭官帽椅是南方新仿的,先放于露天風吹日曬,并不斷往上面潑臟水,反復無數次后,這椅子可謂經風雨見世面,表皮便漸漸變淺,有的地方甚至還發白。然后再打蠟擦拭出包漿,東西事先拉到長超鄉下,雇托兒設局把阿三引到陷阱里。本來,憑阿三多年積累的經驗,認真地察言觀色,還是能發現破綻漏洞的。但這位老兄當時發財心切,加上是“抄后路”搶別人生意,心中有鬼,心浮氣躁,急于求成,根本靜不下心來全神貫注地察看和分析,以至馬失前蹄被人忽悠了,吃虧破財,也不敢公開找對手算賬,只好打掉牙齒往肚里咽,那真叫一個窩囊!
(責編 何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