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藥效學是提示何時服藥效果最好、毒性最小的一門科學。它用大量的研究結果提請人們注意:就病人孜孜以求的療效來說,何時服藥與服何種藥有同樣重要的意義。
許多病人不是死于疾病本身,而是死于不適當的服藥時間。
美國的研究人員對128名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的兒童所服用的抗癌藥,進行了長達8年的觀察。結果發現,在傍晚時刻服藥的患兒復發機會少得多,是早上服同種藥的1/3。
另一項抗癌藥物用藥時間療效的研究表明,阿霉素在上午6時用藥,血液中白細胞減少的副作用幾乎沒有發生;而氯氨鉑在下午6時用藥,原本出現的腎功能損害也不見了。要是將這兩種藥物顛倒一下,白細胞減少將增加4成,腎功能損害上浮25%。
已經知道的研究成果,使腫瘤專家不無遺憾地指出:約10%的癌患者不是死于疾病本身,而是因為用藥時間不當致死的。
心衰病人可能因為用藥時間不當而死于強心藥(洋地黃類)。
從人體生物鐘節奏看,凌晨4時是24時中最易發生心衰的時候,而時間藥效學顯示,如果在這個最需要強心的時間,使用平時治療用量的強心藥,就可能置病人于死地,因為這時心臟對強心藥的敏感性較其他時間強40倍。由此可見,許多心衰病人很可能是死于救治他們心臟衰竭的藥物。
用藥需要一個科學的時間表。
時間藥效學剛剛起步,不大可能給人們提供一個詳盡的最佳藥效時刻表。就目前已經知道的情況,總結常用藥物的最佳用藥時間是:
1.心血管疾病
預防心臟病和中風的阿斯匹林,在早晨6~8時服用,不僅能及時達到抗凝血峰值,而且作用也持久,早晨6~8時服速尿,能把鉀的丟失量減少到最少。早上服心得安,比任何時間都能減少心頻,起到降壓的作用。而含膽固醇的藥物最好在睡前服用,因為血膽固醇通常是在夜間達到最高的。
2.抗風濕藥
消炎痛在晚上8時用,不僅胃腸耐受性好,且藥性長,作用強。強的松類激素在早上6~8時用,不僅作用時間長,而且副作用小。
3.其他常用藥晚7時后,服安定,其有效時間是其他時間的10倍,含鐵藥在晚7時服用,比早晨7時吸收好一倍。治療胃、十二指腸的制酸藥,應在睡前服用一次,因為胃酸在夜里分泌得多。鎮喘藥在睡前用,因為在次日凌晨2時喘病最容易復發。利福平在半夜服用效果最好,因為此時結核菌對利福平最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