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ū)<抑С?馮國強(北京大學醫(yī)學部福康之家科學育兒專家委員會副主任)
對世界的好奇推動寶寶邁出人生第一步。從此以后,精彩升級,挑戰(zhàn)也升級。
站不穩(wěn)、站穩(wěn)、牽著兩只手走、牽著一只手走、搖搖晃晃地邁出第一步……這一連串深刻在腦海中的小身影,讓我們感到美好與驕傲。正是在這些微小的進步中,寶寶完成了走向獨立的一大步。
行走意味著什么?
寶寶最美好的地方就在于他那無窮的好奇心,他天生就渴望知道世界是什么樣的,物體又是怎么運行的。正是在這種好奇心的驅(qū)使下,寶寶勇敢地掙脫了你的攙扶,開始獨立行走。
邁出第一步的他,還將面臨一系列課題:如何做到動作協(xié)調(diào)?怎樣掌握平衡?如何避免摔跤……而你也要學著尊重他的發(fā)展節(jié)奏,在放手和保護之間找到平衡。
學步期對于你們而言,都將是一段重要的學習歷程。
背靠背“接龍”
為了更生動地展示學步寶寶的生活,我們邀請了4位媽媽完成下面這個“問題接龍”游戲。每位媽媽都要回答上一位媽媽提出的問題,然后再向下一個媽媽發(fā)出提問。
我們給第一個媽媽設定的問題是:“還記得寶寶第一次獨立走路的樣子嗎?”
第1位媽媽的回答:
當然,永遠都忘不了!那一天是寶寶剛從奶奶家搬回來的第一天,是她滿13個月的日子。當時我在陽臺上,寶寶竟然自己從客廳走到我旁邊來了!而那天之前,奶奶一直認為,寶寶不會走是因為我沒把稻草斬斷的緣故(農(nóng)村里的舊俗:在地上放根稻草,讓孩子從上面跨過去。大人用刀斬草,草如果斷了,意味著孩子馬上會走,否則,就要等很長時間)。
(馨兒,寶寶第一次獨立走的時間:13個月)
對下一位媽媽的提問:“寶寶學走最累人了,你家有什么好方法嗎?”
第2位媽媽的回答:
我一直堅持一個觀點,爬得越好,走得就越好。6個月開始,我們就用各種方式鼓勵芳芳爬。每天晚上都會進行“親情大比拼”,我和她爸爸分別用各自的招數(shù)“引誘”芳芳爬向自己的懷抱。爸爸常用的是:“快點來爸爸這里,在爸爸這里吃香的喝辣的!”而我常用的是:“媽媽有香香的奶喝哦。”多半是我獲勝。突然有一天,芳芳主動改爬變走,從此“親情大比拼”也成了“學走大練習”,在這樣開開心心的玩耍中,寶寶越走越穩(wěn)。
(芳芳媽,寶寶第一次獨立走的時間:11個半月)

對下一位媽媽的提問:“寶寶學走路的時候特別容易摔跤,你會怎么處理?”
第3位媽媽的回答:
那天回到家看到寶寶臉紅紅的,湊過去一看,額頭腫起一個包,眼角還有劃痕,看得我直想掉眼淚。問阿姨這是怎么回事,她卻讓我問寶寶。這時我才發(fā)現(xiàn),寶寶的手不停地指著門口,還沖我“嗯,嗯”地叫:他是在試圖告訴我,就是走到那個下坡的地方摔倒的。通常在這種情況下,我不會責怪任何人。看護學走的孩子特別不容易,而且,不摔跤哪能學會走路!只是,真的好心疼。
(牛仔媽媽,寶寶第一次獨立走的時間:14個月)
對下一位媽媽的提問:“你覺得‘走’給寶寶的生活帶來什么好處?”
第4位媽媽的回答:
寶寶會走路以后,還真表現(xiàn)出幾個好處哦!首先,他睡得比以前好了:一天到晚走來走去,活動量大了,哄睡時,入睡明顯比以往快,睡眠的質(zhì)量也好起來了。其次,他玩得好了:能夠四處走動就像被打開了一個嶄新的空間,寶寶更喜歡玩了,尤其喜歡把東西搬來搬去。有個小人兒在家里走來走去,這是我向往了很久的一個畫面,真的很開心。
(栩栩媽,寶寶第一次獨立走的時間:13個月)
關于走的熱點問答
Q:寶寶1歲多了還不會走,這正常嗎?
A:一歲半不會走是一個需要重視的問題,需要找出真正的原因。有沒有過度保護導致孩子喪失了學習鍛煉的機會?寶寶其他方面發(fā)展的怎么樣,有沒有明顯落后于同齡伙伴的表現(xiàn)?寶寶出生前后有沒有不正常的情況?學走路受許多因素的影響,到18個月完全不會最好請醫(yī)生檢查一下。
Q:寶寶開始學步后,有哪些事情需要注意?
A:隨著活動范圍的擴大,發(fā)生危險事故的可能性也在增大。媽媽們要以寶寶的視線高度來巡視和檢查寶寶的活動區(qū)域是否安全。在室內(nèi),要注意把可能被寶寶誤食的小件物品和易碎物品收拾干凈,同時對有臺階的地方加上護欄。
幫助寶寶練習走路時,應該鼓勵寶寶主動控制平衡,要小手牽大手,不要用力抓著或者架著寶寶替他掌握平衡,否則孩子會感覺到走路的控制是家長的事,是自己一個人不能完成的事,對自信心的發(fā)展有不利影響。
Q:怎樣幫助寶寶學步?
A:扶走階段,媽媽對寶寶學走時的保護和鼓勵是最關鍵的,最好的保護是伸開手隨時準備接住摔倒的寶寶。但這樣半蹲著父母會很辛苦,所以不妨用一塊布圍住寶寶的前胸,從后面提著布來幫他找平衡,這樣就省力多了。還可以讓寶寶試著推小車或者光滑的小箱子練習邁步。
寶寶剛剛能自己走也需要父母的保護,比如父母面對面蹲下,讓寶寶在中間來回走,距離要從近到遠一點點調(diào)整。或者,給他定個距離,比如從床走到沙發(fā),父母最好跟著。
Q:寶寶狠狠地摔了一跤以后,膽子似乎變小了,不肯自己獨立走,怎么辦?
A:雖然寶寶會因為摔跤而沮喪,但走動的快樂遠遠超過了沮喪。他只是需要一段時間來淡忘緊張和恐懼。在地上鋪上柔軟的地墊,讓他隨意地爬、走,鼓勵他的每一個進步,這會讓他感到安全。不用特別著急,如果寶寶的下肢肌肉和平衡能力都沒有問題,他遲早是會站起來走的。
和寶寶一起玩玩鍛煉平衡能力的大運動游戲。在游戲中讓寶寶體會如何才能正確地保護自己,比如,在斜坡上要特別當心,摔跤的時候要向前趴等。
家有學步寶寶:媽媽遇到的“第一次”

第一次帶學步寶寶買童鞋
媽媽經(jīng)歷:女兒剛開始學走路,我怕給她買的鞋不夠合腳,專門帶她去了童鞋店。小童鞋個個都很可愛,她卻一點兒都不“買賬”,到處亂抓亂看,怎么也不肯乖乖坐下試穿!
溫馨提示:
●在去鞋店前,可以提前做一些角色扮演的游戲:你來假裝量她的腳,或者讓她試著脫掉你的鞋。
●選擇一天之中她狀態(tài)比較好的時段去,避開累了、餓了或者情緒煩躁的時間。
●可以帶著她喜歡的玩具一起去。告訴她,玩具要看著她試鞋子。
●和她描繪有雙新鞋的好處:她可以在外邊自由地玩、跑、跳,或者答應她一會兒穿著鞋去公園玩。
●選一雙適合她的鞋。鞋頭要寬松,留有距腳尖0.5cm的富余量,鞋口要大,最好用搭扣,不用鞋帶,以方便穿脫。
第一次帶學步寶寶去動物園
媽媽經(jīng)歷:獅子、熊貓、老虎、長頸鹿……都比不上剛進門那條不起眼的小橋,兒子上來下去,不厭其煩。一會兒累了就張著手要抱,真后悔啊,什么都帶了,就是沒有帶推車!
溫馨提示:
●對于這么大的小寶寶來說,動物園里的動物要比他在電視里和圖畫書里看到的大很多,這有可能會讓他感到害怕。看看就可以了,不要強求他和動物拍照或者進一步接觸。
●充分準備。比如,提前去網(wǎng)上搜集一下是否有動物園的親子游攻略;多帶幾種寶寶喜歡的食物,如果打算在附近吃飯,最好能提前定好餐廳。這么大的孩子很容易疲勞,最好帶上推車。
●留心收看當天的天氣預報。
●合理安排時間。小寶寶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有限,活動最好能控制在半天以內(nèi)。
編輯/申艷(shenyan@bph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