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我們發現運動對于減肥的效果并不如預期的好,或者一些對他人行之有效的運動,作用于自身卻收效甚微。為什么呢?
也許是因為我們運動的時候忘了使用大腦。研究人員發現,大腦在運動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都體會過運動對于腦力的提升,其實反過來大腦對于運動以及運動減肥的促進作用也同樣顯著。
現在開始,我們學習在減
肥過程中用大腦指揮運動
A 一場完美的大腦模擬練習可多消耗15%~20%的熱量
健身舞蹈課程在全世界的健身房如火如荼。除了時尚誘惑力,還有一項重要的原因就是舞蹈是一項“想象完美”的運動。這種“想象完美”不僅是指舞蹈時身體動作的完美,更是學習舞蹈的過程中我們大腦形成的“運動記憶”。
所謂“運動記憶”,是指在學習某項運動時我們的意念在大腦里模擬了整個運動的狀態,比如跳舞前我們在腦子里想象一遍即將進行的舞蹈動作,這樣經一次次地完美想象,“運動記憶”被固化在大腦中?!斑\動記憶”形成后,會在我們真正開始運動的時候像計算機一樣精確地指揮我們身體各方面進行配合,讓動作完美流暢。美國一項研究表明,“流暢”地完成一組動作比“磕磕絆絆”至少多消耗15%~20%的卡路里。
讓我們這樣做:鍛煉之前,在頭腦中將運動的全過程想象一遍,也就是在腦海里模擬一遍即將開始的動作。
B 安靜的大腦多出60%的效果
雖然我們不是運動員,但我們也有最佳運動狀態。研究顯示,當我們處于最佳運動狀態時,大腦的神經活動比平常要少而專注。腦電圖監測表明,此時我們的注意力只集中在視覺和相關運動等很小的區域上,其他的神經網絡區域幾乎沒有活動。最讓人驚喜的是如此“安靜的大腦”卻可以令我們獲得多出60%的運動效果。
讓我們這樣做:集中精神,只關注動作本身。
如果一時進入不了狀態,可以對自己進行“運動催眠”。比如跑步時專注于步伐;擊球時默數擊球的次數;游泳時感受泳池轉彎處雙腳蹬踏池壁的感覺。讓自己慢慢進入專心運動的狀態。
C 30分鐘的剌激提高熱量消耗30%
我們的大腦很容易喜新厭舊,如果你不能經常給它足夠的刺激,它就會懶得關注你的所作所為。甚至用消極的情緒給肌肉下達錯誤的指令,搞得肌肉緊張,動作阻滯。
讓我們這樣做:不斷變換運動方式、運動節奏來刺激大腦。比如在跑步過程中不斷變換跑步的速度,或是幾個跳躍動作后加一段快速跑。這樣的間隔練習會不斷刺激大腦關注運動本身,不走神兒。30分鐘的間隔練習比常規練習多消耗30%的熱量。
D 10分鐘的平衡練習=70卡路里的熱量
練習過太極拳嗎?表面從容不迫,波瀾不驚,運動后卻是大汗淋漓。同樣的效果也出現在瑜伽練習中,看似平緩的瑜伽每小時熱量消耗達300卡路里。究其原因,太極和瑜伽都強調大腦對身體的控制性,即平衡能力,要求練習時腦力高度集中。每10分鐘的平衡練習至少可以消耗70卡路里的熱量,相當于2塊威化餅干的熱量。
讓我們這樣做:①幾乎所有的鍛煉都可以加入平衡練習。比如雙腿站立練習時試一會兒單腿站立;在墊子上做的運動改在健身球上完成。
②隨時可做的平衡。打電話的時候、看書的時候、聊天的時候、吃餅干的時候……請擺個金雞獨立的姿勢吧。
E 3種影響腦力積極運動的負因子
呼吸沒有節奏
運動時呼吸紊亂通常表示你的腦力不夠集中。需要盡快調整,嘗試有節奏的腹式呼吸——讓空氣充滿胸腔,感覺到我們將氧氣直接吸收到肚子里,然后從喉嚨里暢快地呼出。跑步的時候,按照每四步呼氣或者吸氣一次的頻率做均勻的深呼吸。
缺水
如果能量或者水分攝取不足,我們就不可能全神貫注地進行練習,所以要適時地補充能量和水分。在運動前1~2個小時,吃一些低脂肪、復合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同時不要忘了在運動前、運動中、運動后及時補水。
疲勞
不要讓運動來緩解疲勞。疲勞的時候最應該做的是休息。疲勞的大腦就好像被屏蔽了一樣,思維速度會放慢。
堅持瘦思路,讓節食變得輕松自如
吃飽了嗎?聽大腦的聲音!
美國得克薩斯大學醫學中心從肥胖的機制入手進行研究,提出了人的體重是由大腦神經系統體重調節中樞(下垂腦)控制的理論。認為調節中樞中的“瘦素”含量越高,就越能抑制碳水化合物的過量吸收和脂肪的合成,加速脂肪分解。
瘦素是一種由儲存在體內的脂肪分泌的蛋白質,它將停止進食的信息傳遞到下垂腦。如果瘦素能夠正常發揮效用,大腦就會發出飽足信號,我們就不會再繼續吃下去,并且促使身體燃燒更多的脂肪。可惜的是瘦素不一定能發揮作用,它有時會敗給我們大腦的愉悅中樞,于是再吃點兒的欲望撤銷了瘦素發出的已飽信號。久而久之,我們的身體就會陷入一種狀態,收不到瘦素發出的信號了。一個有趣的現象,越是不愛運動的人瘦素的反應越遲鈍,信號越弱。
讓我們這樣做:每天運動30分鐘,提高腦垂體接收瘦素發出信息的敏感度,即時發出飽足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