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15日,22歲的廣西大力士陸永為中國舉重隊贏得了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的第8枚金牌,這是中國舉重大級別的一次突破,全國為之歡呼,家鄉更是為之沸騰!
從1998年練習舉重至今,整整10年過去了,“十年辛苦磨一劍”,陸永付出的,何止是艱辛?
少兒追夢,“我要當世界冠軍!”
陸永是家中長子,1986年1月1日出生于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老堡鄉東竹村東竹屯,父親陸啟玉和母親都是當地普通農民,弟弟小他3歲,哥倆整天跟著父母在田間地頭跑,日子過得艱辛,卻也其樂融融。
小陸永虎頭虎腦的,長得很壯實,個兒比同齡的小伙伴大,吃得也比小伙伴多,村里人打趣說:“瞧這身板,瞧這飯量,還真像個小運動員呢。”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小陸永還真喜歡上了體育運動,經常拉上小伙伴們去跑步、打球……
這一運動下來,他的飯量更是見長,吃飯再不用小碗了,用父母給他專門備的一個大海碗,一次一大碗。或許是多吃多運動的緣故,他的力氣挺大,跟小伙伴玩拋石子,他拿的石子最大,拋得卻最遠。
陸永7歲的時候,有一次,他跟著父母到縣城買化肥,回村的路上,懂事的他主動要求幫父母扛那袋30斤的化肥,父母不同意,怕太重了,他扛不了,結果,他搶過來就掄到了自己肩上,一路小跑著走了。路上的村民都嘖嘖稱奇:“這娃兒力氣不小呀。”從此,小陸永得了一個“人王”的綽號。
被稱為“人王”的小陸永挺自豪,走路都神氣了很多,小胸脯挺得高高的。
1994年7月,廣西三江縣舉重運動員蘭世章在雅加達舉行的第20屆世界青年舉重錦標賽上囊括了本級別的3塊金牌,其中挺舉成績打破了152.5公斤的世界青年紀錄。消息傳到家鄉,人們都激動不已。為了慶祝這一喜事,政府特別邀請他回家鄉做報告。而蘭世章正是陸永的表叔,小陸永得到這個消息,興奮得覺都睡不安穩。報告會那天一大早,他就迫不及待地跑到會場門口等著了。
聽著蘭世章充滿激情的演講,看著他自豪的神情,小陸永深深地被感染了,一個要當世界冠軍的夢悄悄在他心里生根發芽:“我要像蘭叔那樣,當世界冠軍!”
從此,他更加積極地參加體育運動,每天放了學做完作業,一定要去跑步、打球,然后才回家吃飯。
明師激將,“你得替老姐爭回這口氣!”
1998年7月,上小學四年級的陸永來到了三江縣城,投靠在縣城居住的姑姑。換了一個新的環境,他仍然沒有忘記他的體育運動,每天放學后,就和同學一起到三江縣燈光球場打籃球。
11月的一天下午,三江縣業余體校教練蘭燕云很偶然地在燈光球場上發現了正在玩籃球的陸永。見到他的第一眼,蘭燕云就有種感覺:“這個孩子很特別,肩膀寬寬的,臉圓圓的,身材胖胖的,還有挺挺的‘雞胸’,正是練習舉重的好材料。” 就是這次偶然的相遇,改變了陸永的人生軌跡。
在說服陸永和他的家人之后,蘭燕云將陸永收歸門下,練習舉重。從徒手動作到有杠鈴訓練,陸永在舉重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性格豪爽的蘭燕云雖然只是一個縣級業余體校的教練,但非常熱愛基層體育事業,可以說為此付出了全部的精力。她盡力挖掘每個孩子的潛力,培養他們的技能,甚至照顧他們的生活。孩子們的吃、穿、洗、睡,以及復習功課、輔導作業,她都事事經手,有時候,連家長都感慨:“蘭教練比我們這些做父母的還要盡心。”所以,孩子們都和她很親,也愿意聽她的話。因為她年紀不大,孩子們便親熱地叫她“老姐”,陸永叫得特別勤,因為,他對自己的這位啟蒙教練充滿了感激和敬畏。
很多人認為,舉重訓練很苦,也很枯燥。年少的陸永卻癡迷其中,幾乎把上學以外的時間都投入到舉重訓練中。這些,都是因為他心中的那個“冠軍夢”,因為有這個夢想,他比其他孩子沉穩、執著,其他學員嘻嘻哈哈相互打鬧的時候,他總是一個人埋著頭苦練。
一次,陸永正抓著杠鈴練挺舉,突然,“嘭”的一聲,杠鈴重重地從他頭頂摔到了地上,一下子滾出好遠。陸永呆呆地看著杠鈴滾遠,沒有任何舉動。蘭燕云一向容不得學員訓練時有絲毫松懈,看到陸永發愣,她馬上沖過來:“你怎么回事?”陸永這才反應過來似的,慢慢跑過去拾回杠鈴。蘭燕云感到有些不對勁,要知道,陸永訓練從不要人監督,而且都是下狠勁地練,今天的表現有點奇怪。她走到陸永面前,拍拍他的肩頭,想問問怎么回事,突然,手下的溫度讓她嚇了一跳,怎么隔著衣服都那么燙手?!她忙伸手探了一下陸永的額頭——燙得驚人,她的鼻子一下子變得酸酸的:“這孩子,練得也太狠了。”
冠軍之路永遠都不會是平坦的。15歲那年,陸永的右手手腕在訓練中意外受傷造成骨裂。蘭燕云非常擔心,馬上聯系醫院,研究治療方案,加緊為陸永治療。
幸運的是,陸永的傷在很短的時間內恢復了。但這次意外令陸永的父母擔心起來,他們害怕兒子再次受傷,不希望他繼續練習舉重。在父母的勸說下,陸永也有些猶豫了。這時候,恰逢中考來臨,他放松了訓練,復習備考。
覺察到這種變化的蘭燕云焦急萬分,她擔心陸永的舉重運動生涯就此終止,他那么喜歡舉重運動,又有那么好的身體條件,如果就這樣放棄的話,不僅令舉重界損失了一棵好苗子,以后他自己肯定也會遺憾的。為了避免遺憾,她頻頻出入陸永家,想盡一切辦法說服陸永家人,讓陸永恢復訓練。堅持還是放棄,難題擺在了陸永面前。
令蘭燕云感到欣慰的是,陸永最終選擇了繼續進行舉重訓練,原因只有一個,他喜愛這項運動。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特別”男孩陸永的身材并沒有朝著舉重運動員理想的方向發展。他不斷長高,體型也苗條起來。這種變化意味著他正逐漸失去練習舉重的優勢。對于這一點,蘭燕云有著清楚的認識,但她同時也發現陸永有著協調性強的優點,正是這個優點,讓她堅信陸永是個可塑之材。
那段時間,因為成績一直上不去,陸永變得很消沉,看著和自己一起訓練的學員已經入選廣西體工大隊,他的情緒越來越焦躁。這些,蘭燕云都看在眼里,她沒有懷疑自己的判斷,覺得陸永這塊金子始終會發光。但是,必須找辦法及時解決陸永現在出現的問題,否則他的成績很難提高。找什么辦法呢?由于條件簡陋他們沒有正規的心理輔導醫生,什么都要靠自己來。
一天,蘭燕云找陸永出去散步,一邊走一邊說起了自己的運動生涯。說到自己剛開始當教練時,有人嘲諷她:“就你這樣,還想培養一個世界冠軍嗎?”她堅定地對陸永說:“別人越是看低我,我越是要爭氣。陸永,拿個世界冠軍回來,給老姐爭回這口氣。”雖然陸永沒說什么,但是眼神卻變得透亮起來。
這次談話之后,陸永又生龍活虎起來,下了狠勁地練。2002年,他拿到了廣西全區青少年舉重錦標賽的3塊金牌。
大愛保航,“兒子,我們永遠支持你!”
這時,陸永的媽媽把家搬到了三江縣城,擺了一個小小的米粉攤。因為沒錢租店面,本錢也少,她只能在菜市場附近找了一個露天的攤位。她起早摸黑,四處奔波,為的是離兒子近一些,能每天給兒子煮一個荷包蛋。
有時,陸永訓練回來累得一頭倒在床上睡著了,媽媽心疼得直掉眼淚。可是,她知道兒子是個非常懂事體貼的孩子,要是看到媽媽難過,他會非常不安的,那樣勢必會影響到他的學習和訓練。于是,她躲進廚房里,一邊哭,一邊給兒子煮上一碗荷包蛋瘦肉湯……
有一次,受臺風影響,縣城里刮起了大風,下起了大雨。正在米粉攤忙活的陸永媽媽手忙腳亂地收拾起鍋碗瓢盆,但沒等她收拾停當,大風就掀翻了攤頂的油布氈子,大雨傾盆而下,湯菜被澆得一塌糊涂,人也淋了個全身濕透。看著一片狼藉的攤子,陸永媽媽悲從心來,真想扔下這里不管了,回老家過安安穩穩的日子。但一想到陸永,她的心又平靜下來,為了兒子的冠軍夢,她就是再苦,也得挺下去。
2003年,陸永終于如愿進入廣西壯族自治區舉重隊。2004年全國錦標賽上,他獲得了85公斤級抓舉冠軍。2005年,他入選國家舉重隊。
2005年3月,他出現頭暈等癥狀,隊里建議他療養半年,于是,他回到南寧的醫院療養。這次回來,他沒有和家里人聯系,怕家里人知道了擔心。
在醫院里療養的陸永并不“老實”。因為成績正處在上升期,他心里很著急,不想中斷訓練。他想出去跑步,還央求教練陶闖拿杠鈴到醫院里給他練習。最終,禁不住他一再請求,教練只好找來一根竹竿,讓他在醫院里練技術動作。
出院后,他經過4個月左右的恢復訓練后,獲得了亞運會舉重亞軍。
到現在為止,陸永已參加過大大小小幾百場比賽,獲得的獎杯獎牌也裝滿了一大箱子,但是,父親和母親卻從沒有到現場看過一場他的比賽,盡管他發出過數次邀請,但是都被父母拒絕了。有一次,他回到南寧參加全國青年男子舉重錦標賽,這是在家門口的比賽,他極力勸說父母前來觀賽,但是父母仍然沒有答應。他納悶不已:“父母是怎么了,難道他們都不想看看兒子是怎么比賽的嗎?他們不想念兒子,不想和兒子一起分享榮譽嗎?”
后來,還是在蘭燕云教練的追問下,陸永父母道出了實情,原來,他們是心疼兒子,擔心看他比賽會聯想到他吃過的苦,而且還擔心他們在現場,會增加兒子的壓力,他們不忍心讓兒子多一絲辛苦。聽了這似乎不是理由的理由,蘭燕云的眼圈紅了,這一簡單的舉動后邊包含了父母多少的愛啊!
陸永獲得奧運冠軍后,有人問他還有什么心愿,他說:“我的夢想很簡單,就是為媽媽開一家寬敞明亮、能遮風擋雨的米粉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