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鹿問題奶粉曝光后,迅速傳遍國內外,輿論嘩然。天作孽,猶可恕,人作孽,不可恕,譴責之聲,不絕于耳。一夜之間,三鹿品牌轟然倒塌。國務院迅速采取果斷措施,立即停止銷售問題奶粉,立即重新檢測所有奶產品,立即取消所有食品免檢制度,立即免費檢查、診治所有受害兒童并賠償損失,立即查明原因并依法懲處責任人,立即頒布新的奶產品生產制度,立即按新標準生產合格奶制品供應市場。這一系列的快速反應很快穩定了局面,暴風雨之后又見彩虹,一切重新歸于平靜。
但是,人們難免心有余悸、心有憂思,不禁要問:為什么早有人反映奶粉有問題卻得不到及時處理?為什么三鹿問題奶粉的比例如此之高,一兩家奶農投放三聚氰胺能夠使然嗎?為什么連伊利、蒙牛、光明這些響當當、頂呱呱的著名品牌奶制品也有問題?就連開始沒有檢測出問題準備兼并三鹿企業的三元牛奶,后來也查出有問題,還有哪一家奶制品是可信的呢?牛奶問題之多,舉一反三,其他食品有沒有問題?對所有食品我們是否都有可靠得力的措施?如果沒有可靠得力的措施,又將是怎樣的后果?……
最近流傳一段短信,讀來心情沉重:“中國人在食品中完成了化學掃盲:從大米里我們認識了石蠟,從火腿里我們認識了敵敵畏,從咸鴨蛋、辣椒醬里我們認識了蘇丹紅,從火鍋里我們認識了福爾馬林,從銀耳、蜜棗里我們認識了硫磺,從木耳中我們認識了硫酸銅,今天三鹿又讓同胞知道了三聚氰胺的化學作用。外國人喝牛奶結實了,中國人喝牛奶結石了。日本人口號:一天一杯牛奶,振興一個民族;中國人口號:一天一杯牛奶,震驚一個民族!”
這段短訊雖然尖刻激憤,但反映了問題的廣泛性、累積性、嚴重性,觸目驚心。如果說車禍、礦難、垮壩等事故還有一些客觀原因可講,而往食品里面超量投放有害化學物,尤其是給嬰幼兒食用的奶粉里面投放,則是百分之百的主觀原因了!奶農、檢驗員、生產人員、銷售商、企業老板、技術監督局的職員和干部等等,多少環節的人員在違規、瀆職,甚至是麻木而又清醒的犯罪!這不是污染環境的發展,也不是浪費資源的發展,而是直接以損害同胞的身心健康、直接戕害我們的后代民族的未來的生命為代價的發展!這算哪門子發展?這與“以人為本”的理念相差何止千萬里!由此可見,科學發展觀雖然提出已有幾年了,但在相當一部分人那里根本沒有入耳、入腦,更談不上踐行。為什么要發展?為誰發展?怎樣發展?這些大是大非問題在相當一部分人那里是糊涂的。因此當可理解中央決定全國廣泛進行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意義所在。
生存和發展,第一要素是人。科學發展觀強調“以人為本”,目的就是要在全體國民中樹立起“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和準則,用“以人為本”的尺度來要求與檢驗各項工作。在我們民族的血管里,不僅要輸入、增加道德的血液,尤其要輸入民主與法治的血液。我們的公民在求富求強的路上,不能在金錢面前迷失了前進方向,在暴利面前喪失了倫理道德,在競爭中丟掉了做人底線。否則,既毀了別人和民族,最終也毀了企業和自己。
怎樣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的利益?除了政府職能部門切實負責以外,還要努力創造條件,讓人民群眾能夠有手段及時發現假丑惡,揭露假丑惡,打擊假丑惡,從而有效地保護自己的利益。
胡錦濤同志一再強調全黨同志要增強憂患意識,居安思危,戒驕戒躁,謙虛謹慎,要認識到“群眾在我們的心中有多重,我們在群眾的心中就多重”,務必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溫家寶說:“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能讓你坐在臺上。”時刻不忘憂患,方能“由患生治”。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副總編輯、編審、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