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繁榮發展,金融已經滲透于我們經濟生活的一切領域,成為現代經濟的核心。但是卻很少有人能記住1948年12月1日這一重要日子,它是共和國金融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在這一天中國人民銀行正式成立。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半個多世紀過去了,但是在河北省國家檔案館珍藏的兩件珍貴檔案,可以喚回那塵封60年的歷史記憶。
早在土地革命時期,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1932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正式成立;紅軍長征后,于1935年到達陜北改為國家銀行西北分行。1947年,隨著解放戰爭進入戰略反攻,華北、西北、華東解放區逐步擴大,戰爭對物質資源的巨大消耗,使各解放區之間貿易聯系,物資交流日益發展,但由于各解放區貨幣不統一,貨幣比價不固定,造成經濟發展和貿易交往上的重大障礙,原來的銀行不論在其職能、范圍上都不能適應形勢的需要,為了解決戰爭資源問題,確保解放戰爭的勝利。中共中央決定重建華北財經辦事處,來調整各解放區的貨幣貿易關系,并著手開展貨幣統一工作。1947年春天,華北財經會議在邯鄲冶陶鎮召開,調整各區貨幣兌換比價,并對貨幣統一工作制定了必要的措施。以董必武為主任的華北財經辦事處,1947年8月開始辦公,8月16日中央批準了董必武草擬的華北財辦組織章程,成立的華北財辦有八項任務,其中第五項任務就是“籌建中央財政及銀行”。這時董必武開始考慮中央銀行的名稱,1947年9月14日,華東局的工委書記張鼎丞和鄧子恢,他們給華北財經辦事處發來了一個電報,意思是要盡快的籌建解放區的統一銀行,并且建議這個銀行的名稱或者叫“聯合銀行”或者叫“解放銀行”。在這之后,當時的晉察冀邊區銀行的副經理何松亭,又建議這個銀行的名稱用“中國人民銀行”比較好。董必武經過廣泛征求意見以后,他也認為新建立的銀行不單純是為了統一華北區的貨幣的問題,還要和將來建立的人民共和國要聯系起來,那么現在籌建的中央銀行,實際上就是人民共和國的中央銀行,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聯合銀行”、“解放銀行”都不如“中國人民銀行”好。董老那深邃的目光至今令人嘆服!
1947年10月2日,董必武致電中央建議中央批準成立中央銀行發行統一貨幣并建議使用“中國人民銀行”這個名稱,半個月后,中央回電批準了他的建議。1947年深秋,在距西柏坡約1公里的夾峪村,中國人民銀行籌備處在這里成立,確定曾任陜甘寧邊區財政廳廳長的南漢宸為籌備處主任,并抽調晉察冀邊區銀行的何松亭和石雷參加籌備。11月12日,石家莊獲得解放,至此晉察冀和晉冀魯豫邊區連成一片,但是兩區貨幣不同,商民深感不便,戰爭急需的資源不能順利調配,當務之急,統一解放區貨幣,中央決定對解放區貨幣采取漸進的方式,發行一種新貨幣,逐步實現統一。
1947年底,按照世界各國將開國領袖像印在本國銀行鈔票上的慣例,在阜平南峪村設計的人民幣上曾印有毛澤東像,當票版報中央審察時,被毛澤東主席婉言謝絕。原因是“我是黨的主席,這票子是政府發行的,我是黨的主席怎么能印上呢,以后我當了政府主席再說吧”。董必武讓南漢宸把這票版設計確定為以反映解放區勞動生產建設為原則。1948年初,南漢宸請董必武為重新設計的第一套人民幣票版題寫行名,起初董必武推辭說字寫的不好,請別人寫,但在南漢宸的再三請求下,董必武在西柏坡一個普通的農家小院,普通的住房、普通的桌子、普通的硯臺和毛筆,寫出了極不普通的六個大字“中國人民銀行”以及人民幣票面上的票額數字。至今我們手中的人民幣仍見董老那清秀勁健的墨跡。
1948年5月,毛澤東主席到達西柏坡,中央在西柏坡召開了第一次政治局擴大會議,史稱“九月會議”。會議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研究發展生產,統一財經”的問題,毛澤東強調“金融工作,貨幣發行就必須先統一”。
當年各解放區印制部印制水平最高的票版設計師王益久和沈乃鏞設計的首批人民幣樣稿完成后,8月2日華北銀行總行上報中央關于發行中國人民銀行券的普通意見,并附有5個品種,7個版別的人民幣樣稿,其中有一元、五元、十元、五十元、一百元券,此件經毛澤東等中央五大書記圈閱批準后,上述樣稿立即發往各印刷局印刷。10月3日,中共中央發布了印刷人民幣的指示。當年印刷第一批人民幣是在太行山中一個偏僻的小山村阜平縣南峪村。1948年11月2日,沈陽宣告解放,東北大軍進關,平津解放指日可待。原定1949年1月1日成立中國人民銀行并發行人民幣的決定已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董必武提出要趕在平津解放前成立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人民幣。1948年11月18日,華北人民政府在石家莊市召開了第3次政務會議,已當選為華北人民政府主席的董必武在會上,臨時加了一項,“關于發行統一鈔票問題”的議題,會議一致通過發行統一貨幣,現已刻不容緩,應立即成立中國人民銀行,任命南漢宸為中國人民銀行第一任總經理,后改為行長。
1948年12月1日,華北人民政府和中國人民銀行分別發出布告、通告,正式宣布中國人民銀行成立和新版人民幣統一發行。這不僅解決了保證戰爭勝利的經濟問題,還告訴人們共產黨掌管天下大局已定,共和國正如旭日已出現東方。第一任行長南漢宸特地在石家莊花同飯店設宴慶祝。當天的《人民日報》在頭版發表了《慶祝中國人民銀行成立》的社論,對此給予高度評價。
現在我向大家介紹一下這兩件珍藏在河北省國家檔案館中的檔案:一是華北人民政府宣告中國人民銀行成立的布告;二是當時發行的第一套人民幣中面額為伍拾圓券的人民幣。這兩件珍貴檔案都真實地記錄了中國人民銀行的成立及發行第一套人民幣的歷史,但是可能卻鮮為人知。在中國人民銀行成立即將60周年之際,現將這兩件珍貴檔案公布如下,以饗讀者:
原文如下:
華北人民政府布告:金字第四號
為適應國民經濟建設之需要,特商得山東省政府,陜甘寧晉綏兩邊區政府同意,統一華北、華東、西北三區貨幣,決定:
一、華北銀行、北海銀行、西北農民銀行合并為中國人民銀行,以原華北銀行為總行。所有三行發行之貨幣,及其對外之一切債權債務,均由中國人民銀行負責承受。
二、于本年十二月一日起,發行中國人民銀行鈔票,(下稱新幣)定為華北、華東、西北三區的本位貨幣,統一流通。所有公私款項收付及一切交易,均以新幣為本位貨幣。新幣發行之后,冀幣(包括魯西幣)、邊幣、北海幣、西農幣,(下稱舊幣)逐漸收回。舊幣未收回之前,舊幣與新幣固定比價,照舊流通,不得拒用。新舊幣比價規定如下:
(一)、新幣對冀幣,北海幣均為一比一百,即中國人民銀行鈔票一元等于冀南銀行鈔票或北海銀行鈔票一百元。
(二)、新幣對邊幣為一比一千,即中國人民銀行鈔票一元等于晉察冀邊區銀行鈔票一千元。
(三)、新幣對西農幣為一比二千,即中國人民銀行鈔票一元等于西北農民銀行鈔票二千元。
以上規定,望我軍民人等一體遵行。如有拒絕使用,或私定比價,投機取巧,擾亂金融者,一經查獲,定予嚴懲不貸。切切
此布
主席 董必武
副主席薄一波藍公武楊秀峰
中華民國三十七年十二月一日
第一套人民幣中1948年12月1日發行的伍拾圓券如下:
這張伍拾圓券尺寸為133×69mm;正面主色為淺藍、紅黑,背面主色為黃棕;正面圖景左側為毛驢井邊車水圖,右側為煤礦的煤車圖,背面圖景為花符。票面上“中國人民銀行”六個大字以及票額數字均由當時的華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同志題寫。
河北省國家檔案館珍藏著的這兩件檔案在向人們默默訴說著中國人民銀行和人民幣巨大的歷史變遷。人民幣在我國四千年的貨幣發展史上是可大書特書的,因為歷史上沒有哪種貨幣像它這樣在國際上有著巨大的影響力。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中國人民銀行作為中央銀行在宏觀調控體系中的作用將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