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普及,在其基礎上形成的計算機網絡飛速發展,“電子化生存”風暴席卷了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電子技術的進步給人們帶來了種種好處,但同時它也沖擊和顛覆著傳統的法律觀念,給法學實踐領域帶來了新的課題——電子證據。
電子證據的概念和法律地位
電子證據,是指以電子形式、電磁形式、光學形式或類似形式儲存在計算機存貯器中的信息,包括計算機程序及程序所處理的信息,如各種系統軟件、應用軟件、文本、圖形等。對于電子證據的概念,目前并無定論,以上定義只是幫助我們初步了解其性質和特征。目前,對電子證據的定義主要有以下幾種:
電子材料說。電子證據是以電子形式存在的、用作證據使用的一切材料及其派生物;或者說,借助電子技術或電子設備而形成的一切證據。
電子物品說。電子證據是指以儲存的電子化信息資料來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電子物品或電子記錄。
網上證據說。網上證據即電子證據,是指在計算機或計算機系統運行過程中產生的以其記錄的內容來證明案件事實的電磁記錄物。
獨立證據說。電子證據是以通過計算機儲存的材料和證據來證明案件事實的一種手段,它最大的功能是儲存數據,能綜合、連續地反映與案件有關的資料數據,是一種介于物證與書證之間的獨立證據。
訴訟證據說。電子證據是儲存于磁性介質之中,以電子數據形式存在的訴訟證據。
電子證據的分類和特征
從電子證據的存在狀態來看,可以分為靜態電子證據和動態電子證據。靜態電子證據是指計算機處理、存儲、輸出設備中存儲、處理、輸出的證據,如計算機信息系統中存儲的計算機文檔、計算機音頻、視頻文件等。動態電子證據是指計算機網絡中傳輸的電子證據,例如網絡中的電子郵件、網絡視頻、音頻文件、正在瀏覽的網頁、正在下載的文件等。
從電子證據的內容看,可以分為內容信息電子證據和附屬信息電子證據。內容信息電子證據是記載一定社會活動內容的電子證據,如電子郵件的正文、網上聊天記錄等。附屬信息電子證據是指記錄內容信息電子證據的形成、處理、存儲、傳輸、輸出等與內容信息電子證據相關的環境和適用條件等附屬信息的證據,例如Word文檔的文件大小、文件位置、修改時間,電子郵件的發送、傳輸路徑、郵件的ID號、電子郵件的發送者、日期等電子郵件的信息等。
由此可見,電子證據具有非常廣泛的含義,將其簡單地等同于計算機證據、數字化證據或者音像證據的觀點是片面的。與傳統證據種類相比,電子證據又體現出以下特殊性:
1. 在存在方式上,電子證據是通過信息中的某些特征值來記載電子信息內容的。數字化電子證據表現為0和1兩個二進制數字,展現給我們看到的是計算機語言、編輯手段及編程方式等演繹的結果。
2. 在保存方式上,電子證據需要借助一定的電子介質。電子證據是以電子形式存儲在各種電子介質上的,與傳統證據有很大不同。例如,傳統書證的主要載體是紙張、布帛及其他可寫物質,傳統證人證言主要借助于記憶等等。
3. 在感知方式上,電子證據必須借助電子設備,否則其內容就無法展示。
4. 在傳播方式上,電子證據可以快速廣泛地傳播。
5. 在安全性上,電子證據容易被篡改、破壞,并且不易被發現,除非借助于計算機專家,才能找到破壞留下的線索。另外一點,原始書證被銷毀后,可能就永遠消失,而電子證據被刪除、破壞后,卻能依據一定的技術手段予以恢復。
應對電子證據問題的現實路徑
電子證據沒有獨立的地位,歸屬于視聽資料一類。目前,我國三大訴訟法均肯定了視聽資料作為一個獨立的證據種類的地位。最高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22條規定:“調查人員調查收集計算機數據或錄音、錄像等視聽資料的,應當要求被調查人提供有關資料的原始載體”;《關于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第12條規定:“根據行政訴訟法第31條第一款第3項的規定,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計算機數據、錄音、錄像等視聽資料的,應當符合以下要求……”。
電子證據問題的解決,應當是一個社會系統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相互合作。在立法上,應當確立電子證據的獨立存在和運用規則,如電子證據原件的認定規則,電子證據復制件的復制程序和認定程序,電子證據的刪除、保管、銷毀,電子證據的審查判斷等。
1.改變目前電子證據的研究現狀,擺脫法律與技術的“兩張皮”現象,加強法律專家與電子專家的合作,共同研究解決電子證據相關問題的對策。已經有相當數量的法學家認識到了電子證據對中國法制建設發展的必要性,但是,目前我國的一個困境是法律界的人士對于專門的電子技術知識不太了解,而那些精通電子技術的人又很少從法律的角度思考問題。
2.加強對司法機關相關人員計算機和互聯網基礎知識的培訓,逐漸消除對電子證據的恐懼感和神秘感。目前,我國司法機關的辦案人員所承辦的案件多以傳統案件為主,與計算機或網絡犯罪關系不大。但是,隨著網絡的普及,越來越多的犯罪,甚至是普通犯罪,也與電子證據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系。
3.鼓勵電子證據領域專業公司的介入,參與電子證據的搜集和鑒定工作。電子證據的搜集,很多都涉及到非常專業、非常尖端的專業知識。我國某些司法機關并不具備應有的研發能力,對于某些涉及尖端科技的電子證據力不從心。
4. 參照國際公約的相關內容,加強電子證據方面的國際合作,做到技術與信息共享。目前在電子證據和計算機網絡犯罪方面還沒有具有約束性的國際公約。但我國可以與其他電子證據制度走在前列的國家加強聯系,學習其先進經驗并建立互助機制。
(作者單位:建設銀行鄭州直屬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