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國目前正處于城市化快速增長時期,城市如何發展,是擺在城市決策者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城市可持續發展作為一種全新的發展觀,已被人們所認可。研究國內外城市可持續發展歷史與理論,為我國城市發展提供理論支持,有助于建立適合中國國情的城市發展機制。
[關鍵詞] 可持續發展 研究 城市
“可持續發展”從字面上理解是指促進發展并保證其成為可持續性,目前一般指人類對自然資源的世代長久持續利用。可持續發展思想的出現和概念的形成,是人類幾千年發展實踐經驗教訓的總結,特別是對自工業革命以來所走過的道路進行反思的結果,也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必然。它的提出將對人們早已習慣了的資源觀、價值觀、科學觀和道德觀等許多基本觀念產生巨大的沖擊,引起深刻的改變,因此它將引導人類文明步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一、國外城市可持續發展研究
自從城市可持續發展這一概念提出后,不同的學者從各自的研究領域進行了廣泛的討論。沃爾特等學者認為,應把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資源以及循環利用資源、保護非再生資源作為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對策。托曼(Toman)從經濟學角度提出了保護資源的兩種途徑,一是建立最低安全標準要求當代人承擔某種貴任;二是借助于費用——效益分析來權衡利弊得失。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應在資源最小利用的前提下,使城市經濟朝更富效率、穩定和創新方向演進。學者們從經濟學角度對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研究集中在如下幾方面:發展可持續的工業和環境保護產業:促使城市更新: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第蘭產業;提倡綠色消費;實施綠色商標產品工程;提高經濟活動的環境效率;實施環境稅收政策:實行可持續商業行為市場化。
圖 可持續的景觀規劃方案
綜上所述,國外學者大多從城市社會、資源環境、經濟等角度來分析可持續發展在城市發展中的應用,城市步入成熟期后,出現了貧富差跪拉大、環境污染、資源過度利用等外部性問題,從而影響到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西方國家城市決策基本上是遵循“先發展、后整治”的道路發展。
二、國內城市可持續發展研究
1.中國樸素的可持續發展思想
中國樸素的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淵遠流長,大體可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1)天人合一、天人和諧的思想。古代思想家認為人是宇宙自然演化所生,人與萬物一體,同屬自然界。如《莊子·齊物論》說:“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睆倪@種思想出發,得出了人要與萬物為友,與自然和諧一致的結論?!抖Y記·中庸》還主張“參天地之化育”,即參與自然創造和養育萬物的進化過程,而不是以欲天役物的態度去征服自然,甚至破壞自然。
(2)尊重生命、仁民愛物、化育并進的思想?!吨芤住氛f“生生之謂易”,又說“天地之大德曰生”。孟子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就是說不僅要愛護自己的同胞,而且還要擴展到愛護自然環境,珍惜自然資源。
(3)主張對生物資源順時取用,反對滅絕種群的思想.《呂氏春秋·義賞》云:“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焚蔽而田,豈不獲得?而明年無獸.”
(4)放眼未來、造福子孫的思想??鬃釉?“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反對“涸澤而漁、焚林而獵”、“殺雞取卵”、“卯糧寅吃”、“急功近利”,而倡導“遠謀近功”、“前人栽樹、后人乘涼”、“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造福子孫萬代。
上述可持續思想雖不能與當代的可持續發展思想同日而語,具有樸素性、萌芽性、零散性等特點,但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中國的傳統和哲學與可持續發展社會的現代觀念是一致的——即在不損害子孫后代可能的選擇和自然環境健康的情況下滿足現代人的需要?!?/p>
2.中國現代的可持續研究
《中國21世紀議程》指出,我國可持續發展城市的目標是:建設成規劃布局合理、配套設施齊全,有利工作,方便生活,住區環境清潔、優美、安靜,居住條件舒適的城市。近幾年,上海、北京、廣州等大城市為貫徹實施《中國21世紀議程》,分別將可持續發展戰略納入市“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規劃中。伴隨著可持續發展實踐工作的開展,我國學者從不同角度對城市可持續發展理論進行了深入研究。生態城市不僅涉及城市的自然生態系統,也涉及城市的人工環境系統、經濟系統和社會系統,是一個以人的行為為主導、自然環境系統為依托、資源流動為命脈、社會體制為經絡的 “社會—經濟一—自然”的復合系統,某市香格里拉游園的景觀規劃方案很好的反映了這一點(如圖)。通過把城市進行系統動態模擬,得出了資源開發利用的生態問題,復合生態系統的結構布局問題,復合生態系統的功能問題。解決這些城市問題,就須促使城市生態系統向可持續發展方向演進,應進行城市生態系統調控。從微觀、宏觀兩個方面定義了城市可持續發展概念,認為城市可持續發展從微觀上而言是城市的結構、功能、規模由小到大、由低級到高級、由非可持續到可持續的變化過程;從宏觀上而言是城市由“覺空”演變、“質空”演化向“時量質空”進化轉變的過程。張新生等從城市系統演變的角度出發,認為城市可持續發展是一個時空復合的反饋—調控過程,并應用系統動力學的方法對北海城市空間增長過程進行了模擬。
我國目前正處于城市化快速增長時期,城市如何發展,是擺在城市決策者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城市可持續發展作為一種全新的發展觀,已被人們所認可。對于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研究,經濟學、地理學、生態學、社會學等不同學科的專家學者,在各自領域研究的基礎上,加強相互間的交流,運用系統的觀點進行綜合研究方可能認識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本質,為城市發展提供決策依據。研究國內外城市可持續發展歷史與理論,可以有助于我們建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運行機制,判斷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進程,在可持續發展條件下進行城市規劃和更新,建立起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綜合決策機制,這些都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研究所關注的焦點。
參考文獻:
[1]盧新宇:城市規劃設計中的可持續發展觀.中州建設[J].2000年第3期,P11~12
[2]熊國平:可持續發展戰略與城市規劃,城市發展研究,1998年第4期,P15~18
[3]王建國,生態原則與綠色城市設計,建筑學報[J],1997,7.P8~12
[4]陳易:《生態危機的對策》.高等教育出版社[M].2001(5)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