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電力需求的增長是國民經濟的情雨表。為此本文收集了1980年以來27年電力消費量的相關數據,對此建立多元回歸模型,進行多因素分析,同時對模型意義進行檢驗;以期為今后合理預測電力需求的增長提供依據。
[關鍵詞] 相關分析 變量選擇 逐步回歸 模型檢驗
電力工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產業。近年來,伴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我國能源消費快速增長,電力供應日趨緊張。從2002年6月起,中國電力需求快速增長,陸續有些地區拉閘限電。
基于連年出現的電力短缺,政府出臺了六項推動電力供應的措施,但這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電力短缺問題。電力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具有兩大特性:電力的生產、輸送與消費同時在瞬間完成的特性;電力不可儲存的特性,由此決定了電力需求與經濟發展的緊密相關性。由于電力這種敏感性商品的建設周期較長,至少需要3年的時間,所以為避免其對社會穩定及投資環境的影響,對其建立早期預警系統,做到“電力先行”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是為了探索影響我國電力消費量的主要因素,以期為預測未來用電需求量提供依據,從而對我國制定電力中長期發展戰略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二、數據分析
1.指標選取和數據收集
根據現實的經濟活動,本文收集了1980年~2006年共27年來我國各個地區相關數據(來源于《2007年中國統計年鑒》),共選取了9個指標如下:
Y:每年電力消費量(億千瓦小時)X1:人口自然增長率(單位:‰)
X2:國內生產總值(億元 X3:第一產業(億元)
X4:工業(億元)X5:建筑業(億元)
X6:第三產業(億元)X7:人均國內市場總值(元)
X8:能源消費總量(萬噸標準煤)
2.變量相關分析
為了分析用電量的主要影響因素,首先用Qstat軟件對數據進行相關分析,從分析結果中可以看出我國電力消費量(y)與人口自然增長率(X1),國內生產總值(億元)(X2),第一產業(X3),工業(X4),建筑業(X5),第三產業(X6),人均國內市場總值(元)(X7),能源消費總量(萬噸標準煤)(X8)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8970,0.9931,0.9636,0.9938,0.9898,0.9924,0.9918,0.9864;關系都非常密卻。
從相關系數表分析結果中,可知我國電力消費量與各變量之間的線性關系程度都相當高,由此可以認為所選取的8個指標都與電力消費量存在線性關系。
3.變量選擇
再觀察各影響變量之間的相關系數,有些變量間相關程度也很高。變量間有可能存在多重共線性,如果直接進行線性回歸分析,則回歸的擬合效果可能會受到影響。基于此,先用Qstat軟件對變量進行選擇,這里選用逐步回歸法。
從計算機軟件的輸出結果中,由逐步選擇變量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得到結論:8個變量中存在多重共線性,我們最終選擇加入回歸模型的變量為:X1人口自然增長率,X2國內生產總值(億元),X3第一產業, X4工業,X8能源消費總量(萬噸標準煤)。
4.模型建立
在選取的這些變量的基礎上,我們以我國電力消費量為因變量,以X1人口自然增長率,X2國內生產總值(億元),X3第一產業, X4工業,X8能源消費總量(萬噸標準煤)為自變量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以便建立它們之間的線性回歸模型,同時探索電力消費量的主要影響因素。其回歸分析結果如下:
回歸估計及檢驗(應變量:y)
從上述結果中我們可以得到多元線性回歸方程為:
(1)模型檢驗
從方差分析表中,我們可以由F統計量來檢驗回歸方程是否有意義。由于模型的P<0.001,我們認為整個回歸方程有統計學意義。而且從各個偏回歸系數的t檢驗可見,b2,b3,b4,b8的P值都小于0.01,可認為這四個偏回歸系數是有意義的。b1的P值為0.0499大于0.01,但小于0.05,在0.05的顯著性水平,我們可認為b1可以通過顯著?性檢驗,此方程各系數是有統計意義的。
(2)模型分析
①人口增長率變化對我國電力消費量的影響系數為負數,這反映了一種事實,近幾年來,中國人口增長速度減慢,而電力消費量仍然上漲。說明電力消費量的顯著因素不是由人口變化速度決定的。
②我國電力消費量對國內生產總值的依存度為0.1688,這反映出中國電力需求量與國民經濟狀況的必然聯系。而且從其標準化偏回歸系數(1.4560)來看,也是最大的。經濟的發展成為影響電力需求增長的主要因素,經濟發展迅速時,電力需求增長就較快,一旦經濟發展趨緩,電力需求增長就會步入低谷。換言之,我們可以由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趨勢預測電力需求的增長幅度。
③第一產業和工業對電力消費量的影響系數分別為-0.4464,-0.1503。這反映了近幾年來,由于技術進步在各行各業的滲透,工業內部產品結構的調整,以及節電力度的增加,尤其近幾年來受市場的影響,一些高耗電產品(如冶金、化工、建材等)和傳統行業(如紡織、煤炭)用電減少,低能耗、高附加值行業比重提高,這些都影響到電力消費量的變化。而且,“九五”以來,第一產業的增加值的增長低于GDP的增長,其用電增長幅度也相對緩慢。總的來說,受國民經濟結構調整和能源利用效率提高雙重因素的影響,我國電力需求市場的壓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調整。但工業仍然是電力需求量的主要方面。
④電力消費對能源消費總量的依存度為0.0754,這反映了能源消費總量和電力需求量的相輔相成關系,電力需求高時,對煤需求也高,同時其代替品天a然氣,石油等需求也高。
三、結論
從本文所建立的模型看,我國電力消費量的主要影響因素有國內生產總值,能源結構的調整和技術進步帶來的效率改進,以及能源消費總量。本模型經過參數估計表明參數估計結果在經濟意義和統計意義上均具有較強的可信度,各項檢驗結果都比較理想,而且該模型具有較好的擬合優度,表明此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能用來根據今后幾年國民經濟的發展情況,對電力需求的增長趨勢作出合理的推斷。
參考文獻:
[1]賈俊平:《統計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王斌會:《多元統計分析及Qstat軟件應用》[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3]胡兆光 方燕平:我國經濟發展與電力需求趨勢分析[J].中國電力,2003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