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通過1964年~2000年歷屆奧運會對舉辦國旅游業及經濟影響的分析,對2008年奧運會將給我國體育旅游業的發展前景帶來的影響進行預測。結果表明:2008年奧運會將為我國開辟巨大的國際體育旅游市場;加快了體育旅游的產業化;營造良好的體育旅游發展環境等。
[關鍵詞] 奧運 體育旅游 發展 影響
體育旅游是新興的體育產業,是國民經濟一個新的增長點。在運動休閑已成為時尚的今天,2008年奧運會的召開將吸引全世界各國的體育官員、運動員、記者和觀光者的涌入,這必將促進體育旅游業的快速發展,是我國體育旅游產業發展的一個良好契機。
一、我國體育旅游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1.體育旅游的現狀
在20世紀80年代,一些西方發達國家和地區已經掀起了騎自行車旅游熱、徒步旅游熱、登山旅游熱等。到90年代后,在我國由于全民健身意識的增強,人們的旅游消費觀念由以前的自然觀光旅游、人文旅游向健身、娛樂、休閑旅游轉變。2001年國家旅游局推出以體育健身為主題的旅游活動,極大地開發了體育旅游資源。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各地共有100多個體育賽事和旅游節慶,還有11個體育旅游專項產品。但目前體育旅游只占旅游業5%左右的份額,發展還不成熟,存在一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1)體育旅游資源開發利用程度不夠,項目內容單一,缺乏特色;(2)體育人文資源的開發中觀賞性的多,參與性的少;(3)體育旅游需求不足;(4)體育旅游資源開發的專業人才短缺,營銷人才缺乏以及組織者不專業;(5)體育旅游扶持政策缺乏以及法規政策不完善;(6)從事體育旅游的企業經營狀況不佳;(7)體育與旅游兩種活動的結合還不完善;(8)對體育旅游的理論研究甚少。
2.體育旅游的發展趨勢
根據世界旅游組織的統計資料表明,在世界各國旅游群體中,以娛樂消遣、健身休閑為目的的旅游者所占的比例最大。因為隨著社會的發展,物資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壓力的增大,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加,使越來越多的旅游者不再滿足于觀光時的愉悅,更希望在緊張工作之余,使身心得到放松,增強體魄,以便更好地投入到新的工作。而體育旅游恰好起到這種作用,使體育旅游消費的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因此,體育旅游是旅游業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據世界旅游組織預測:進入21世紀后,中國將成為世界最大的旅游市場。在這市場中,開發更高層次,更有中國特色的體育旅游是我國旅游業追求的目標。
二、歷屆奧運會對舉辦國旅游業及經濟的影響
奧運會不單是一項重大的賽事,它蘊含著巨大的商機,成為拉動舉辦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催化劑。作為奧運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體育旅游業將是受益最大的產業之一,能給舉辦國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以前,舉辦國視奧運為“形象工程”,基本上不帶來經濟效益。但在美國洛杉嘰奧運會的籌備組織工作中,籌委會主席彼得·尤伯羅斯提出“以奧運養奧運”的新思路,使得本屆奧運會不僅沒虧損,而且還盈利2.5億美元,為以后奧運會的商業運作樹立了榜樣。1988年漢城奧運會與旅游有關的收入達14億美元;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旅游收入達30多億美元;而2000年悉尼奧運會旅游收入至少達37億美元。
奧運會作為超大型的“人文旅游品牌”,吸引無數的游客,其對國際游客的吸引力超過了世界上任何的超大型活動。如圖1所示,1964年東京奧運會旅游人數只有7萬, 2000年悉尼奧運會比賽期間共接待國外游客竟高達50萬人次。從東京到悉尼奧運會,旅游人數呈現出了快速上升的趨勢,預計到2008年奧運會我國旅游人數將有個更大突破。除了入境游客數量在逐漸增加外,從圖2和圖3可以看出,參賽隊員和參賽國家也都呈現出上升的趨勢,這也是旅游客源的一部分。
三、2008年奧運會對我國體育旅游發展前景影響的預測分析
1.為我國開辟了巨大的體育旅游國際市場
奧運會對國際游客的吸引力是當今世界任何超大型活動都不可替代的。在籌備奧運會的過程中,我國將成為全世界注目的焦點,這種巨大的聚焦效應,成為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巨大、最佳傳播載體。奧運會舉辦期間,萬名記者的高密度、大強度的采訪報道,成為目前世界上最大、最自然的宣傳報道活動,其規模無與倫比,價值難以估量,影響極為深遠。2008奧運會將使我國體育旅游形象品牌效益超前10年,極大提高了世界各國人民對我國體育旅游的熱情和期望值,對我國體育旅游的國際市場產生了深遠影響。 據在海外專門研究旅游的華安國際旅行社總經理學君保守估測,到2008年奧運會期間,由于奧運會增加的旅游收入總共可以達到1700億人民幣。
2.加快了體育旅游的產業化步伐
20世紀90年代,國家在調整國民經濟產業結構時,將體育化為第三產業。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目標的確立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轉變,1993年全國體委主任會議制定了《關于培育體育市場,加快體育產業化進程的意見》,確立了體育要“面向市場,走向市場,以產業化為方向”的基本思路。廣義的“體育產業”包括三大類:第一類為體育主體產業類,只發揮體育自身經濟娛樂功能和價值的體育經營活動內容,如對體育競賽表演、訓練、健身、娛樂、咨詢、培訓等方面的經營;第二類指為體育活動提供服務的相關產業類,如體育器械及體育用品的生產經營等;第三類指體育部門開展的旨在補助體育事業發展的其他各類產業活動。因此,體育旅游業按照“以體育為主體”的要求,應屬于體育產業的第三類,是體育產業和旅游業的一個新的增長點,是第三產業中極具活力的新興產業,應跟著體育產業一樣走產業化道路。2008年奧運會的到來給體育旅游業提出了更大的挑戰,同時,也為體育旅游新世紀初葉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動力,將直接促進中國體育旅游業在21世紀前10年再上一個臺階,加快體育旅游的產業化步伐。
3.營造良好的奧運體育旅游發展環境
(1)軟環境。通過新聞媒體廣泛地宣傳北京奧運會,提高了公民對奧運經濟和旅游業發展重要性的認識,不斷提升“人人都是旅游形象,處處是旅游環境”的內涵。進一步加強了行業自律,整頓和規范了旅游市場,推動旅游標準化工作,提高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和水平。同時,奧運熱對人們體育健身思想意識具有深刻的觸動。隨著我國“奧運爭光計劃”和“全民健身計劃”的開展,我國民眾的體育健身意識將不斷增強,外出參加體育休閑旅游的次數和人數也將增加,展現出少有的體育旅游熱情,開展更多體育旅游項目,為奧運旅游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2)硬環境。主辦奧運會所帶來的巨大投資規模效應,將對我國體育旅游發展環境有著極大的改善,如加大旅游基礎設施硬件的建設,創造一流體育旅游環境,提高體育旅游服務質量,帶動體育旅游行業水平的全面提高,促進體育旅游業的進一步成熟與發展。2008年奧運會在北京舉辦,作為古都的北京將要凸顯傳統特色與現代氣息的融合。一大批國際一流的、集中體現城市形象的標志性建筑和設施將逐漸出現在城市的主要區域,為古都北京增添新的形象和現代都市氣息。同時,作為北京分會場的青島市,其最大的影響是促使青島市城市建設目標提前10年完成,并及時提出了“珍惜機遇,迎接挑戰,加快建設,努力建設國際化旅游城市”的發展思路和“北京奧運,揚帆青島”的旅游宣傳促銷口號,據此還制定了7年規劃,計劃總投資780億元,全面改造和建設青島市的旅游基礎設施、交通、環保、通訊和比賽場館。2008年奧運會不但是北京及其他5個城市的奧運會,更是全中國的奧運會。在重點建設北京、青島、秦皇島、上海、沈陽和天津的同時,全國各大城市也都在準備,將為中國體育旅游提供自然和文化資源的積累。
參考文獻:
[1]韓紀光:我國發展體育旅游的前景分析[J].體育與科學,2004,(1)
[2]邱小慧 駱玉峰:主辦奧運會對旅游的影響分析[J].體育文化導刊,2003,(7)
[3]常華軍 韓曉慧:我國體育旅游現狀及前景淺析[J].體育文化導刊,2003,(1)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